狐大醫 | 免疫力也會「衰老」!如何給中老年人免疫力充滿電?

2023-12-15     搜狐健康

原標題:狐大醫 | 免疫力也會「衰老」!如何給中老年人免疫力充滿電?

圖說 / 「提升老齡免疫力,科普行動」座談會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胡鑫

編輯 | 袁月

近期各地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期,多種病原體疊加流行,中老年人免疫系統面臨多重考驗。為此,在12月15日「世界強化免疫日」來臨之際,由人民健康發起,中國老年保健協會、生命時報聯合支持的「提升老齡免疫力,科普行動」座談會在京舉行,來自多學科領域的專家、學/協會代表就中老年人免疫力相關影響因素、免疫力與感染性疾病(流感、肺炎、帶狀皰疹)、如何提升中老年人免疫力等多角度內容展開探討,並發布了《冬季中老年人提升免疫力實用建議》(以下簡稱,《實用建議》)。

免疫力 「告急」,冬季中老年人更易生病

免疫力與疾病往往相互拉扯。進入冬季後,早晚溫差變化較大,病毒相對活躍,中老年人由於全身免疫功能的逐漸下降、抵禦疾病侵襲的能力較弱,一旦遭遇不同病原體的「反覆感染」,身體缺乏康復的「緩衝期」,不僅容易導致本身慢性病控制不佳,造成更多長期健康問題,還會進一步加重疾病負擔。

圖說 /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原黨委書記、院長,老年醫學科教授、主任醫師劉新民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原黨委書記、院長,老年醫學科教授、主任醫師劉新民表示:「對於老年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光治不防越治越忙』,老年人呼吸道疾病重在預防。老年人肺部感染是推倒老年人體重要機能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預防老年人的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是,一是做好免疫接種,二是提高機體的基礎免疫能力,三是科學的做好日常防護。只有這樣,才能夠降低這類疾病的發生與傳播。」

冬季中老年人免疫力面臨三重挑戰:年齡、低溫、多病共存

冬季中老年人免疫力面臨多重考驗,對抗疾病的「免疫儲蓄」往往受年齡、低溫、多病共存以及慢性病控制不佳等因素影響。

一方面,免疫力會「衰老」。50歲後,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骨髓逐漸老化並被脂肪組織所替代,變成黃骨髓,免疫力進一步降低;另外,免疫力也會因低溫變「遲鈍」。研究發現,人體免疫系統具有季節性變化,夏天陽光充足,免疫系統更好,而很多疾病在冬季發病率更高。加上老年人代謝低,體溫往往偏低,對免疫系統的活力也會產生影響;除此以外,多病共存也會給中老年人的免疫力增添額外負擔。

我國中老年人是慢性病患病率和發病率占比較高的人群,其組織器官生理代謝功能和免疫機能逐漸衰減,且常可能同時存在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慢性腎臟疾病等,罹患感染性疾病的風險增加。

以常見感染性皮膚病帶狀皰疹為例,慢性病患者離帶狀皰疹更近。相比於一般人,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類風濕關節炎的患者發生帶狀皰疹疾病的風險增加,如糖尿病患者帶狀皰疹風險增加84%,慢阻肺患者帶狀皰疹風險增加41%。同時伴有基礎疾病的患者發生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風險高於健康人群。

圖說 / 中華預防醫學會老年病預防與控制專委會主任委員、北京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醫師齊海梅

「流感、肺炎、帶狀皰疹等常見感染性疾病很會『見機行事』,一旦中老年人免疫力下降,就會『伺機而動』,尤其是有基礎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更容易遭受這些疾病的侵襲,感染後,不僅對日常生活產生嚴重影響,還會進一步影響本身慢性病的控制。」中華預防醫學會老年病預防與控制專委會主任委員、北京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醫師齊海梅表示,「門診中我們曾遇到過一位70歲的老人,罹患糖尿病、高血壓,日常控制穩定。一次三叉神經痛疊加了帶狀皰疹後出現了嚴重的中風、腦梗及偏癱。因此,本身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要尤為關注自身免疫狀態,例如50歲時免疫力水平是帶狀皰疹病毒潛伏在身體以後被激活的臨界點。呼籲大家平時要多多關注身體的變化,主動免疫,做好疾病的預防和管理。」

皮膚免疫「失守」,帶狀皰疹風險增加

皮膚作為人體的第一道屏障,也是重要的免疫力盔甲,在冬季可能成為軟肋。當皮膚的免疫防線被突破,中老年人罹患常見感染性皮膚疾病帶狀皰疹及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風險顯著增加。年齡、慢性病、免疫功能低下是帶狀皰疹的3大危險因素。其中,年齡是最重要的危險因素,50歲以後發病率顯著上升。即使身體健康,中老年人50歲後患帶狀皰疹的風險仍會陡然增加。中國50歲以上人群每年新髮帶狀皰疹約156萬人。

圖說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皮膚性病與醫學美容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醫師劉方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皮膚性病與醫學美容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醫師劉方表示:「皮膚是身體健康的第一面鏡子,一旦皮膚免疫『失守』,各種皮膚疾病就會頻繁出現。除了冬季寒冷乾燥帶來的皮膚瘙癢外,冬季中老年人免疫力下降明顯,帶狀皰疹門診量有所增加。如春節值班,帶狀皰疹的門診諮詢比例接近60%。罹患帶狀皰疹後,病情嚴重且反覆。我們曾在接診過程中,遇到一位84歲的老奶奶,50多歲後得了下頜骨癌,術後疊加帶狀皰疹。此後,每年冬天帶狀皰疹復發一次,來諮詢的時候,已經反覆發作20多次了,非常痛苦。」

圖說 /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預防保健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劉兆秋

那麼,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可以接種疫苗嗎?接種疫苗需要注意什麼?

對此,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預防保健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劉兆秋建議:「慢性病不是疫苗接種的絕對禁忌。慢性病人群因其免疫力低下,更易患感染性疾病,亦會加大慢性病管理難度,可以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科學選擇疫苗接種時機,通過接種疫苗,主動預防疫苗相應疾病。」

老年人接種疫苗需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綜合考慮自身健康狀況,重點把握疫苗的適用年齡、保護效力、禁忌證這三大關鍵詞,選擇適合自己的疫苗。

首先,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自身免疫力下降,接種疫苗可以幫助提高免疫力,減少疫苗所針對感染性疾病的發病風險。由於疫苗接種都要遵循一定的接種要求和接種方案,因此,老年人首先要關注適合自己年齡的疫苗進行接種。

其次,要關注疫苗的保護效力。如果疫苗的保護效力為80%,接種後能幫助受種者減少80%感染疾病的風險。當然,不同技術路線的疫苗,保護效力也有所不同。最後,關於疫苗的接種禁忌,劉兆秋強調,一般有3種情況需要特別注意,一是對疫苗成分過敏者,則不能接種該疫苗;二是如果患者處在慢性病的急性發作期或者正處於疾病的急性期,建議暫緩接種;三是對於患有免疫功能缺陷或是免疫抑制疾病患者,不能接種減毒活疫苗。

關注免疫力下降5個信號,主動免疫積極預防

近期《生命時報》對免疫力相關認知做了微博小調查,問及冬季免疫力低與哪些信號有關?

大部分參與調查的網友認為冬季免疫力低和多種病原體入侵/流感、肺炎等高發(34%)、氣溫低(31%)、免疫力下降(33%)有關,很少網友認為與慢病影響/本身患有慢病(2%)有關;關於免疫力下降身體有哪些表現,大部分網友認為身體變冷(46%)、經常咳嗽(43%),很少網友認為易患帶狀皰疹(4%)也是免疫力下降的表現。

關於中老年人如何提高免疫力?大部分參與調查的網友認為改善生活方式,例如,足夠睡眠(21%)、適量運動(20%)、心態放穩保持快樂(21%)、補足營養(20%)可以提高免疫力,對於接種疫苗(18%)來提升相應疾病的預防能力有一定認知但需進一步提升。

對於中老年人可以接種的疫苗有哪些?參與調查的網友認為最多的是帶狀皰疹疫苗(46%),其次是流感疫苗(32%),第三是肺炎球菌疫苗(21%)。

結合以上調查,《生命時報》社總編輯兼總經理丁文君對此次公布的《實用建議》進行了解讀,強調了愛生病且不易好轉,皮膚瘙癢、疼痛,睡眠不好易疲勞,腸胃不適,精神恍惚易忘事是中老年人免疫力下降的5大信號。

《實用建議》還整理了中老年人提升免疫力容易陷入過度運動、大魚大肉、過分信賴保健品這3大行動誤區,而對於如何提升冬季中老年人免疫力,《實用建議》指出,一方面,要通過科學的方法如均衡飲食、適度運動、補充營養、做好本身慢性病的管理等守住免疫缺口,打造屬於中老年人自己的「適老化」方案。另外一方面,需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及時合理的接種流感、肺炎、帶狀皰疹等疫苗,幫助提升老年人對特定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力,做好疾病的特異性預防。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俞華表示:「中老年人群是各種傳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加強中老年人疾病科普,幫助他們了解疫苗對於預防疾病的重要價值,促進健康老齡化的同時,也能實實在在幫助他們在健康實踐的過程中真正做到『知信行』,提升老年生活質量,助力健康中國2030建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50c91e9c42fb3aa474e7cf6406d2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