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汽車被「幼稚的」軟體bug絆了一跤

2024-01-07     市界

01、被「幼稚的軟體bug」絆了一跤

短短三天元旦假期,智己汽車的客服電話就快被車主打爆了。

作為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團聯合打造的汽車品牌,智己汽車在2024年1月1日當天,才宣布2023年12月銷量首次破萬的好消息,沒成想卻被一個「非常幼稚的軟體bug」給掃了興。

元旦當天,多位智己LS6的用戶普遍反映,雷達和轉向沒有提示音,有些用戶還因此和別人發生了碰撞、剮蹭的情況。

一位剛剛提車20多天的用戶表示,自己在2023年12月31日晚間吃完飯回家,啟動車輛時發現主駕駛屏的行駛速度、導航、檔位等數據平白無故地「消失」了,包括汽車的左右轉向聲音也沒了,就算重啟汽車也沒用。

詢問客服後,她得知是車機系統故障,但因在元旦期間,工程師們可能反應不及時,暫時無法解決。最後,客服給出的方案是:先把車停著不要再啟動,或者選擇拖車回家。

「智能座艙啥都好,就怕系統bug要你命。」另一位LS6的車主吐槽,新年第一天,自己成了新能源汽車的實驗小白鼠,儀錶盤既不顯示車速,也不顯示能耗,左右盲區顯示也失效了。雖然不影響駕駛,但「盲開」下去,他很害怕行駛過程中,會出現意料之外的問題。

對於用戶反映的問題,1月3日,智己汽車表示,密切關注到部分用戶的車輛出現屏顯信息和倒車提示音缺失的問題,深表歉意。經查,是由於IMOS集成的PDC(倒車雷達)提示音渲染器中存在一個時間戳衝突問題,導致部分車輛在2023年12月31日20點以後出現倒車提示音缺失的問題。同時,對於未在2023年11月底升級最新版本的部分車輛,會出現屏顯信息缺失的問題。

何為「時間戳衝突」?大致意思是在同步過程中,系統的時間發生了不同步的情況,對網絡通信的效率和數據完整性產生了影響。簡言之,就是車機系統出現了一個小bug。

據了解,智己的IMOS車機系統最早於2021年廣州車展推出的,是基於Linux內核自主研發的作業系統,曾被稱為「另一個華為的鴻蒙」。2023年9月,智己汽車進行了一次OTA升級,提供了近500項功能升級和優化,這也是智己IMOS發布以來,14個月內進行的第10個版本的疊代。

疊代速度太快,難免會摔跟頭。

當晚,智己軟體及用戶多元觸點執行總監李微萌發微博致歉:「作為 IMOS 的負責人,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幾天一直在忙於軟體版本的修復和 OTA 的推送,未能第一時間與大家進行溝通。就在剛剛,已經完成全量的修復版本的 OTA 推送。」

隨後,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轉發該微博,並表示「銘記經驗和教訓,再次深表歉意」。

儘管管理層認為,此次事件是一個非常幼稚的軟體 bug,但車機系統相當於電動汽車的靈魂,是智能座艙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當前,各大新能源汽車品牌的競爭,就是圍繞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展開的。在行業如此「內卷」的情形下,任何一個小問題,都可能影響用戶對車企的信任度。

此次事件發生前不久,2023年12月27日,近700名智己LS7的車主聯名維權,要求解決車輛存在的問題並保障車主權益。

02、「中國特斯拉」能成麼?

智己汽車一出生,便被巨頭的光環籠罩。

天眼查App顯示,上汽集團及張江高科等合夥成立的上海元界智能科技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為公司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約66.35%,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約為16.59%。

智己汽車被上汽集團寄予厚望,被內部稱之為「一號工程」,上汽集團希望將其打造成「中國特斯拉」。

在光環圍繞之下,2022年8月,智己汽車完成了A輪股權融資協議,這是智己汽車首輪市場化融資,此輪融資完成後,智己汽車估值達到了近300億元,其背後不乏交銀投資、工銀投資、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等知名投資機構。

彼時,才正式啟動交付1個多月的第一款車智己L7,剛完成了累計超1000輛的交付成績。

也是從2022年7月份開始,上汽集團將智己汽車的銷量納入到了每月的產銷快報中,當年7月份,在只有一款車L7(售價33.88萬-57.88萬元)的情況下,智己汽車的銷量為816輛。之後的8月、9月,智己汽車都突破了千輛的數據。

這樣的成績,雖然對剛剛誕生不久的新品牌而言十分不易,但放眼整個造車新勢力,銷量表現弱了很多。

2022年10月份開始,智己汽車銷量明顯下滑,到了2022年12月,月銷量只有455台,成為智己汽車面世以來最低的數據。2022年全年,智己汽車累計銷量只有5000輛。

對於銷量不佳,上汽集團在投資者平台回應稱,相比其他自主競品,智己汽車目前尚處於品牌的起步期。每一個新品牌都經歷過起步的艱難和爬坡的坎坷,「懇請給上汽自主品牌多一些耐心和時間。」

2023年2月份,智己汽車旗下第二款LS7正式上市,當時售價為30.98-45.98萬元。新上市的車型,確實在銷量上帶來了一定的刺激作用,在1月份只有507輛的成績下,2月銷量直接翻倍。

緊接著,2023年6月份,智己在LS7的基礎上,推出了兩款新增車型,LS7 Urban Fit 和LS7 Urban Fit Pro,而售價則為28.98萬元和30.98萬元,進一步拉低了消費者的購買門檻。但到了2023年9月份,智己汽車在銷量上無法再突破2000輛,L7和LS7兩輛車在售,銷量卻只有1805輛。

直到2023年10月12日,智己汽車旗下第三款車LS6上市,售價區間來到了21.49-27.69萬元,銷量也漸漸上漲了。去年第四季度,智己銷量攀升速度極快,到了12月份,該品牌首次實現破萬。據悉,智己LS6貢獻的銷量占比達到90%以上。

在行業人士看來,作為大中型純電SUV,智己LS6的價格,相比阿維塔11(30萬起)和大眾ID.6系列、小鵬G9(售價26萬起),在這一細分領域更有競爭力。

面對市場激烈的競爭,和價格底線相比,智己汽車此時只想衝量,擠占市場份額。儘管智己很努力,但上汽集團轉型新能源賽道的壓力仍在。

在2023年5月底的上汽集團職工代表大會上,智己汽車CEO蔣峻、上汽乘用車公司總經理、飛凡汽車CEO吳冰等高管曾簽下軍令狀,承諾到2025年,上汽集團新能源車年銷量計劃達到350萬輛。

對上汽集團而言,不把新能源轉型的重任放在一個籃子裡,多個品牌同時發展。2023年12月,為了進一步完成轉型重任,上汽集團宣布了重要的人事任命,上汽大眾總經理賈健旭、智己汽車CEO蔣峻、上汽乘用車分公司總經理兼飛凡汽車CEO吳冰升任上汽集團副總裁。

但對智己來說,面對和「兄弟」品牌同台競賽,和外部友商戰鬥博弈,2025年要想完成整車年銷量30萬輛的成績,蠻有壓力。

不過,2023年12月份,智己汽車剛剛拿到了行業L3級別自動駕駛測試牌照。近日,劉濤表示2024年要「決戰智能化」。而且面對來勢洶洶的小米汽車,他也表示,對智己而言,動力大於壓力。

既然管理層已經意識到了未來車企競爭的走向,那麼留給智己犯小錯的機會可能不多了。

(作者 | 楊 俏,編輯 | 田晏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4398f206158aa58d35592fba9ad58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