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自身擁有美麗、自信和覺知,才會擁有「高配版」的孩子

2022-07-20     沫沫的靜好歲月

原標題:媽媽自身擁有美麗、自信和覺知,才會擁有「高配版」的孩子

在某快餐店裡,一位身材比較臃腫的媽媽,一邊啃著奧爾良雞腿,一邊還不忘喋喋不休地嚷著身邊同樣胖胖的小姑娘:「你看看你同桌,又白又瘦,氣質那麼好。你天天吃吃吃,胖死了,怎麼看怎麼不好看!」

這位媽媽聲音的確太大,以至於讓半個餐廳的人都忍不住抬頭去看她們母女二人。

小姑娘應該不到10歲,對比於同齡的孩子,的確是略微胖了一些,不過若是她的媽媽對比於同齡人,應該是非常胖了吧!

所以,我想很多人都會有同感,自己這樣的身材,怎麼去要求孩子呢?

我記得我家大寶上幼兒園時有個同班的小姑娘,那個小姑娘就非常不樂意在放學的時候讓自己的媽媽去接她放學。

因為小姑娘的媽媽的確有些不修篇幅,總是一身睡衣睡褲,邋裡邋遢的往幼兒園班級門口一站,擠著前面排隊等待的家長,粗著嗓門叫著小姑娘的名字,總是會引起大家的側目。

老師也略微尷尬的提醒她接送孩子都要排隊,這位媽媽卻大大咧咧的嚷嚷:「家裡有急事兒,有急事兒!」然後,次次有急事兒……

等到幼兒園大班的時候,小姑娘在班裡看到媽媽站在班級門口,就趕緊往外跑,她媽媽在後面拉都拉不住。

若是在襁褓之中的寶寶,需要的是溫暖、柔和的媽媽,哪怕是身材走樣、哪怕是衣冠不整,但只要聽到溫柔的聲音,聞到屬於媽媽的氣息,感受到媽媽的存在,小寶寶就會感到非常幸福的話;那麼隨著寶寶的不斷長大,他們對媽媽也會有著一些憧憬和盼望。

他們憧憬自己的媽媽無所不能,可以為了保護他們,穿得了一身鎧甲,也擁有一身溫暖的絨毛;可以手執利劍披荊斬棘,也可以懷捧鮮花光鮮亮麗……

他們盼望自己的媽媽獨一無二,在眾多的媽媽中可以脫穎而出,可以卓爾不群,可以讓他們為之驕傲和自豪,這源自於他們內心世界天然而生的善與惡、美與丑的原始概念……

所以,隨著寶寶的不斷長大,媽媽也應該有所改變才對。

一位時刻注意自己妝容得體,談吐大方、乾淨漂亮的媽媽,養出的孩子,絕對不會邋裡邋遢;而一位不修篇幅、無所事事、天天沉溺於家長里短、與社會全然脫離的媽媽,也很難養出氣質泯然眾人的孩子……這就是父母對子女潛移默化的影響。

父母對子女的教育,身教永遠大於言傳。

尤其對於一位母親來講,既要努力做一個溫暖的好媽媽,同時也不要忘記取悅自己,讓自己變得更美、更好、更強大和博學,這樣才會成為孩子心目中的驕傲。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早在1977年出版的《什麼是教育》一書中,很經典地提出: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所以,父母養育孩子的過程,又何嘗不是一個自我學習、自我覺醒的過程呢?

在有些時候,靜下心來父母就會發現,我們在養育孩子,孩子也在不知不覺中改變著我們。讓我們逐漸意識到:要先做好自己,才能做好媽媽。

要知道,媽媽的氣質和容顏中,藏著孩子的未來。

說到底,什麼是最美好的親子關係?

難道不是「在成就孩子的同時,也在成就自己」嗎?

我們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不妨先讓自己成為那樣的人;想要養育出優秀的孩子,不妨先努力成為優秀的自己,才能成為優秀的媽媽。

媽媽和孩子,一直就是在互相成就,相互影響,彼此滋養啊!

明白了這個道理,親子關係才會融洽和諧,媽媽和孩子才能共同成長,共同進步,共同達到人生的新高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3411a8c7895cc81259e833865d6c8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