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太平堅持『創新引領、價值導向』的戰略方針,積極探索金融科技新技術,主動擁抱數字化轉型新趨勢,穩步推進科技創新的金融雲平台改造,為滿足傳統業務和業務創新的雙重需求打造堅實的雲基座。
——太平金融科技服務(上海)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江子龍
在金融新基建、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大潮下,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太平」)一直圍繞更好地滿足業務應用和運維管理需求,從IT基礎設施升級到私有雲平台的建設,全力推動數字化轉型,加速保險科技創新發展。
2017年,中國太平成功部署集團首個私有雲系統,著重完成了多地域、多數據中心資源的統一管理,並為全集團提供統一、快捷、按需申請的基礎設施服務。之後中國太平加速推進「科技賦能」落地,加大信息化建設投入。
在「十四五」時期,中國太平正努力建設成為中國保險業最具價值成長的國際化現代金融保險集團,其中,數字化轉型更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戰略舉措。如何為加速進行的數字化轉型夯實底座,為業務的可持續創新提供動能,成為了中國太平科技工作者思考的關鍵問題。
「中國太平需要一個全棧科技創新的私有雲。一方面要安全合規,滿足國家和上級監管部門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能夠兼容不同平台、不同資料庫,實現科技供應鏈的安全管理。」太平金融科技服務(上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江子龍表示。經過前期在雲平台、IT基礎設施建設上的積累,中國太平開始積極謀劃建設科技創新的雲平台,進一步提升IT基礎架構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滿足業務持續創新發展需要。
對於私有雲平台的要求江子龍總結到,中國太平的雲平台需要支撐傳統業務與創新業務,面向傳統業務的信息系統需要穩定可靠;而面向創新業務的信息系統,則更加聚焦客戶體驗和市場競爭,需要快速疊代的敏捷開發模式。這對同時支撐穩態開發和敏態開發的雲平台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國太平從業務需求角度出發,提出了五大訴求:
安全合規
從整體上,要滿足國家和上層監管部門要求,再者,在網絡安全尤其是數據安全方面要有高度可靠的保障。
先進的架構
從傳統的IT架構到開放式架構,再到科技創新的開放式架構,過程並非一蹴而就,這其中需要有經得起大規模應用的負載能力,滿足構建超大規模、多地多中心等金融級高性能、高可用底座的能力。
全棧科技創新
同時支持業務的雙模和IT的雙模。業務的雙模是穩定的保障,IT的雙模需要優秀的開放性。
運維自動化
隨著雲平台的發展,IT規模越來越大、技術架構在增加,運維場景個性化也進一步增強,運維安全和敏捷性要求同步提升,急需通過自動化運維的建設,提升企業運維效率。
業務快速創新
利用雲平台豐富的服務組件和能力實現業務的快速創新與行業共享。
基於以上的訴求,中國太平選擇與華為雲Stack攜手,從建、上、用、管四個維度全流程的完成了全棧創新雲平台的構建。江子龍進一步介紹了目前中國太平創新雲平台的建設成果:
建雲
目前已初步完成了集計算、存儲、容器、大數據等雲服務為一體的一站式供給、全棧創新雲平台的構建。在短短一年時間內,從50多個節點擴展到測試生產雲一共300多節點,整體規模增長600%。
太平私有雲提供安全可靠的資源集中供給平台,避免多個項目重複建設基礎設施環境,提高基礎設施資源利用率,降低信息系統建設中對基礎設施的投入。
上雲
使用華為雲Stack提供的專業服務,解決應用團隊在上雲的過程中碰到的痛點和難題,同時利用華為雲技術社區,賦能應用團隊,同步推動應用遷移上雲。
用雲
全棧雲提供豐富的雲服務,不僅提升了業務集成部署效率,同時,利用平台具有的資源彈性伸縮能力,也降低業務使用基礎設施的總體擁有成本。在應用層,也基於服務組件持續使能業務創新。
管雲
充分利用雲平台提供的運維管理工具,及時分析資源使用情況,提升了資源利用率。同時,以業內相對規模較小的團隊實現了對規模大幅擴張的雲端平台的運維管理,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通過與華為的合作,中國太平快速建立了一個大型的全棧創新的私有雲平台,在這個平台上,數字化轉型正在穩步前行,業務創新也在持續加速。
2022年12月,利用全棧雲平台整合多地資源,中國太平開出「澳車北上」第一個保單,迅速落實「澳車北上」新政策;在電子投保方面也通過雲應用,將投保時間從過去的平均5分鐘壓縮到最快1分鐘以內…
江子龍表示,華為雲Stack為中國太平建設科技創新的全棧雲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座,未來,中國太平將持續構建安全、可靠、創新的雲數據中心,進一步打造多活數據中心,為業務創新提供更加堅實、更加穩固、功能更加豐富的雲底座。
關注@華為雲,了解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