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孕期焦慮?損害母嬰健康,這些措施預防很有必要

2021-12-12     紅衣育兒

原標題:孕婦孕期焦慮?損害母嬰健康,這些措施預防很有必要

大家都知道產後抑鬱會讓產婦情緒低落、膽小害怕、焦躁不安、悲傷哭泣,嚴重的甚至會失去自理能力,再或者出現自殺行為。

可你不知道的是,這類產婦在孕期已經有了焦慮的症狀,從而致使她們成了產後抑鬱的高發人群,這不僅嚴重影響了孕婦的生活質量,給新生兒健康發展也留下了潛在危害。

▍孕期焦慮呈「高發態勢」,威脅母嬰健康,提前干預很有必要

近些年,產後抑鬱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網絡之上時不時會看到「某地某某產婦跳樓身亡」的新聞。

每當這個時候總有人會說:「有什麼想不開的跳樓,可憐留下那么小的孩子,也太不負責任了」。其實,說這話的人真的不理解抑鬱患者,因為處於焦慮中的她們始終說服不了自己,才讓自己不得已走上了這條絕路。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孕婦出現焦慮以及抑鬱的情況?

大多數女性都是感性的,多愁善感的她們在孕期生理髮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於缺乏對妊娠分娩知識的了解,以及家庭、經濟、自身角色的專業,導致她們出現了各種心理問題,焦躁不安也就油然而生。

身體的變化

對於女性同志來說,最為重要的就是顏值和身材,懷孕前也許你是一個摩登女郎,懷孕後就會變成邋遢大媽,原來平坦的小肚子變成了大西瓜,以及爬滿肚皮的妊娠紋,臉上的妊娠斑、發福的身體等等,都足以讓人失去自信。

孕期准媽媽的身體變化最為明顯,所以越處於孕晚期孕媽的心理也就越大,為什麼一懷孕自己就變成了這個樣子,真的是讓人難以接受。

角色的轉變

很多孕媽剛剛步入結婚殿堂,後腳就不得不接受自己懷孕的事實,甚至有不少的孕媽是奉子成婚,這一轉變讓原本還是青春少女的她都來不及思考。

或許此時孕媽的心理還不成熟,再或者沒有做好迎接小寶寶的準備,使他們出現強大的心理壓力,焦慮也就在所難免。

經濟條件的影響

現在懷孕生娃以至於孩子生活、教育費用都不是一筆小數目,尤其對於家庭條件不好收入較低的孕媽來說,孩子的到來意味著要花很多很多的錢,生活壓力會壓得她喘不過來氣,從而使她們脾氣暴躁、焦慮。

身體激素的困擾

懷孕後,准媽媽的孕酮、孕激素會不斷的升高,無形之中影響到了大腦中調節情緒的神經傳遞功能。

另外,激素還會導致孕媽出現嚴重的妊娠反應,嘔吐、食欲不振、夜不能寐致使孕婦比以往更焦慮更抑鬱。尤其進入到孕晚期,分娩的疼痛更是帶來強大心理衝擊,常常會讓她們陷入到痛苦和失望的情緒中不能自拔。

配偶關係不融洽

孕期是女性同志最為脆弱的時候,原本承受著一切痛苦為愛人生兒育女,可是面對丈夫的不作為和不關心孕媽最為失落。

所以,不論是孕期焦慮還是產後抑鬱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夫妻關係不融洽。

遺傳因素

如果家族或者個人有抑鬱史,懷孕後這類人群在孕期更容易發生焦慮以及抑鬱的情況,這就像一顆毒瘤一樣隨時都有可能在你的身體里暴發。

有研究發現,有過生育史的孕婦發生焦慮、抑鬱的可能性更大,尤其之前出現過習慣性流產、胎兒畸形、胎停發育、流產、早產等異常情況,再次妊娠都會有一定的恐懼心理,從而也會孕期焦慮不安。

孕期焦慮對自身和胎兒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孕期焦慮,對於自身和胎兒來說都百害而無一利的,除了影響孕婦的情緒以及生活質量,對胎兒也有極大的危害。

影響胎兒的大腦發育

孕期焦慮會使孕婦產生一種神經的遞質,而這種遞質會通過血液循環流入到胎盤之中,靠著胎盤接受營養的胎兒則成了受害者,尤其在孕早期胎兒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母體的焦慮會直接影響到大腦正常發育。

影響胎兒出生後的行為和情緒

為什麼有的寶寶出生後總會出現失眠、哭鬧不安、容易驚醒,長大後還不願意與人交流、注意力不集中、過度活躍等現象。其實,這和孕媽的孕期情緒有直接關係,娘胎情緒不穩定不僅會影響到胎兒的健康成長,出生後還會影響到其性格。

引發早產、流產等不良妊娠結果

孕早期如果持續嚴重焦慮,會加重妊娠反應的風險,甚至在嘔吐過程中引發腹部痙攣、疼痛、陰道流血等先兆流產現象,孕晚期不良的情緒也會致使孕婦激動、發脾氣、哭鬧等情況,繼而也加大了早產的、難產不良妊娠結果。

▍如何才能讓身為準媽媽的你擺脫焦慮的困擾呢?這幾點一定不要忘記

做好迎接新生命的準備

孩子不是你維持愛情、婚姻的附屬品,寶寶的到來應該是你和准爸爸一生中最為幸福的時光,不論是經濟能力還是心理,都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再去懷孕,這是對新生命以及家庭最基本的尊重。

保持孕期良好的情緒

建議懷孕後的媽媽先不要著急離職,畢竟長達十個月的時間待在家裡,百般無奈地生活會讓你情緒更加焦慮。適當的工作可以讓你接觸到不同的人,和大家聊聊天、吃吃飯、談談育兒心經,這些遠比自己一個人面對無聊的孕期要好很多,也是保持良好情緒的最佳方式。

多和家人、朋友溝通交流

不論是夫妻之間,還是婆媳、朋友之間,遇到事情更應該多交流,把心中自己不開心的話題說出來,經常溝通交流才能讓大家更和睦的相處,也為孕期情緒奠定良好的基礎。

對孕期、產後重點知識做全面的了解

有人孕媽聽別人說誰家孩子生出來不健康,又聽某某說生孩子有多痛,這些無疑會給自己加重心理負擔。不要道聽途說,學習孕期、分娩以及產後的一些專業知識,可以避免孕期帶來的過度焦慮和恐慌,讓自己擁有健康的身心去迎接寶寶。

孕期焦慮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信心去打敗它,請記住你是寶寶的守護天使,無論任何時候你永遠都是她們強有力的後盾,克服恐懼、戰勝焦慮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媽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07379936_121111255-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