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枚陸基彈道飛彈,加上110枚核彈頭,能滿足印度需要嗎?

2019-09-24     諍聞軍事

印度並沒有公開發展洲際彈道飛彈,只是表明有能力發展射程為1萬公里的飛彈。這不是空想,而是在印度現有能力範圍內。然而,到目前為止,印度政府還沒有把重點放在烈火-V之外的飛彈上,儘管印度正在考慮研發一種名為烈火-VI的飛彈,其表面射程為6000公里,有多枚彈頭。據報道印度還在開發一種更加秘密的、名為「蘇里亞」的飛彈,射程超過1.2萬公里,但迄今為止沒有證據或跡象表明這種飛彈的存在,目前參與飛彈開發計劃的印度科學家也沒有提供確鑿證據。

在處理印度的飛彈武器庫時,經常迴避兩個問題-數量和生產能力。印度烈火飛彈部隊的力量顯然是一個嚴密守衛的秘密。有人稱,印度有編號334和335兩個飛彈發射群,各自裝備烈火-I型和烈火-II型有335枚飛彈,各自擁有8-12輛機動發射車。雖然有人說烈火-III也出現了另一個飛彈發射群,但它的編號尚不清楚,而且飛彈發射車的數量也同樣不清楚。

如果烈火飛彈的總產量仍然保持在每年較低的個位數,那將是非常奇怪的。根據前DRDO執行長S.Christopher博士對2015年生產會議的評論,只有20%的需求能夠滿足。雖然Christopher博士繼續表示Agni-I和Agni-II飛彈的產量將會增加,但事實是,產量與高層要求之間似乎有很大的脫節。正如前面提到的,早在1998年,印度就發出了準備每年生產多達12枚烈火飛彈的指示,但現在仍然無法滿足要求。

印度是否擁有大量的飛彈似乎仍然是一個謎。美國的評估表明,在烈火-II和烈火-III飛彈只有不到10個發射車在服役。這可能是基於早期的報告,即每個飛彈群只有八個發射車。這可能是不準確的,因為這些數字沒有考慮Agni-II和Agni-III的公路機動型號,也沒有考慮儲存在倉庫中的飛彈和發射器。

外界猜測印度至少有兩個火車機動發射的烈火-II飛彈,可能每個都能有多達八個發射器。而從烈火-III開始,系統將不再是鐵路部署的,而是存儲在加固的山區隧道綜合體中。這對於印度飛彈的生存性將具有相當大的意義。可以預期,現成和儲存的飛彈將會進入山洞洞庫。

到目前為止,印度已經進行了12次烈火-II測試,十幾次烈火-I測試,8次烈火-III測試和8次烈火-IV測試。印度有在三次成功的技術試驗後開始部署飛彈的習慣。假設在第三次成功的技術試驗之後開始生產,那麼每種類型的生產都會超過二十枚飛彈,即烈火I至IV各種型號各有20至24枚在服役,這將使印度的可部署力量可能達到96枚陸基飛彈。這也可能與印度所持有彈頭數量的粗略估計相符。外界猜測印度核彈頭的數量在110至130枚之間,96枚陸基彈道飛彈的數量基本滿足可投放彈頭的總數量。

外界對印度飛彈武器庫的保守估計如下:烈火-I飛彈有1個飛彈發射群,有12個發射器和24枚飛彈;烈火-II飛彈有1個群,有12個發射器和24枚飛彈;烈火-III飛彈有1個群,有12個發射器和24枚飛彈;飛彈有1個群,烈火-IV飛彈有1個群,有12個發射器和24枚飛彈,另外訂購了12個發射器和24枚飛彈;烈火-V飛彈有1個群,有12個發射器和24枚飛彈,另外訂購了12個發射器和24枚飛彈。

至於印度的核彈頭,將可能是當量5萬-10萬噸TNT的大型裂變武器,可能涉及使用過多的裂變材料,但裂變材料的庫存可能會阻礙印度繼續選擇這條路線。因此外界推測印度的未來核彈頭將是增強型裂變武器。當量在15萬-25萬噸TNT之間。眾所周知,烈火系列飛彈的有效載荷能力在1000至1500公斤之間。這個有效載荷應該能夠滿足需要。雖然增強裂變彈頭確實可以達到50萬噸的當量,但印度核機構自1998年以來聲稱只設計了20萬噸的當量,因此也許表明印度部署的增強裂變武庫的當量達到了設計上限。

總而言之,印度的彈道飛彈計劃已經從最普通的能力轉變為能夠開發具有多枚彈頭的洲際彈道飛彈。這並不是一條容易的道路,飛彈試驗招致負面評論,壓力和制裁的威脅。毫無疑問,許多早期烈火項目出現了嚴重延誤,原因既有外國壓力的因素,也有本國的技術問題。

現在,印度飛彈計劃朝著提高精確度的方向發展,實現飛彈的更大射程和更小的彈頭。這始終是一項正在進行的工作,印度正朝著這個方向邁進。但早晚印度將面臨一個重大抉擇:它將不得不就是否發展多彈頭技術作出決定,並可能考慮修改飛彈的彈頭設計,減小體積增加殺傷力。同時,是否發展洲際彈道飛彈也將考驗印度高層。顯然相比彈頭技術,這個決定更是政治上的,而不是技術上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wAXYm0BJleJMoPM4EO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