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全年不斷,熱售破千萬,王一博的《無名》值得走進電影院嗎?

2023-01-14     閒人電影

原標題:熱搜全年不斷,熱售破千萬,王一博的《無名》值得走進電影院嗎?

春節檔大戰已拉開帷幕,七部電影磨刀霍霍。

除了《中國桌球》因故延期兩三天上映之外,其餘六部電影都已開啟預售。

《無名》以破千萬的成績名列前茅,似有大黑馬之勢,一掃以往「程耳導演,票房必低」的陰霾。

程耳導演作品並不多,僅有四部和一部未定檔的《不浪漫》。

但《邊境風雲》和《羅曼蒂克消亡史》讓大家看到了他的風格,暗黑、詼諧、執拗。

與一眾商業片導演不同,他在裡邊像股清流,不怎麼屈服於商業,卻也遵守藝術的底線。

這兩者都兼具的中年導演裡面,也就剩寧浩和程耳了,所以程耳時隔七年的作品怎能叫人不期待。

目前《無名》共放出五款預告片,每一個預告片都細節滿滿。

雖然還未上映,但可以透過預告片,欣賞其中的電影美學、電影技法與思想主題。

30秒和一分鐘兩版本的預告片側重於電影美學。

一是色彩,色彩集中於兩點,黑與白,中間穿插了暖色調黃色。

黑色是所有色彩中明度最低的色彩,象徵著黑暗、迷茫和罪惡,容易使人聯想到苦難和憂愁,而且能夠引發低沉、凝重和莊嚴的情緒。

如一分鐘預告片中,黑色是主色調,黑色的服飾、黑色的走廊、黑色的陰影,整個城市都籠罩在黑色中,讓人明顯感覺到陰暗和壓抑。

而驅趕黑夜最有效的方法是白天的來臨,同理,退散黑自然要用白。

白色是明度最高的色彩,象徵著光明、穩定,具有虛無、和平的感覺,白色的表意作用也可以深刻地表達人的觀念和信仰。

如30秒預告片里,王一博和王傳君在處理一個人,但是他們並未在夜晚進行,而是在白天光明正大的辦事。

這是一種寓意,暗示無名犧牲的黑色的夜終將被白天取代,勝利終會見於天日,先輩們也不必再像以前一樣小心翼翼。

此外,預告片中出現的短暫的黃色並不是無謂的點綴。

與黑白一樣也是用色彩講故事的手段,黃色能帶給人明亮和歡樂的感覺,預示著幸福和溫馨,即對未來充滿希望。

換句話說,暖色調為影片定下了基調,那就是《無名》的主題不是悲涼,而是希望,一種勝利即將來臨的希望。

二是構圖。

30秒和一分鐘預告片中出現了兩種構圖,一種是規整的走廊,一種是低於地平線的海灘。

第一種構圖,角色時而消失,時而出現,似被大網框住,身不由己。

再搭配節奏感極強的音樂,營造出了強烈的視覺效果和藝術效果,讓人深感主角所處環境的壓抑和危險。

第二種是不規則構圖。

預告片的畫面中的地平線不是按黃金分割的比例來設計,有種問蒼天,問大地,何時才能結束戰亂的觀感。

三是攝影。

從預告片中可知,《無名》的鏡頭都以近景和遠景為主,景別的變化所傳達的鏡頭語言各有不同。

程耳導演藉助攝影機的推拉搖移跟升降,演員的走位,以及打光和布景,詮釋影片的含義,並輔以表不少主觀鏡頭,表現顛倒黑白的現實與神秘莫測的故事。

四是黑色幽默。

這個從30秒預告片中一眼就可以看出。

導演通過對比的表現手法來解構影片,一改以往故事先行的電影構成方式,而是以存在主義為主。

人本身是沒有意義的,但是可以通過自我成就、自我塑造變得有意義。

可《無名》的背景又是戰亂頻發的時期,朝不保夕,身不由己,又何談活得有意義,正是這種人與時代的反差造就了影片的黑色幽默。

這就是能從《無名》30秒和一分鐘預告片中看出的電影美學。

儘管《無名》的故事還不知道如何發展,但是僅憑這些藝術風格就可以斷定,《無名》不會差。

甲乙篇兩款預告的信息量超大,需要一一解析。

首先映入眼帘的自然是預告片中依舊沒有台詞,主演們也沒有飾演的角色名。

從中可以看出四個字,暗流涌動,無聲代表無名,無名表示行動的危險性與特殊性,他們必須隱去所有,才能馬到成功。

他們用無名跟無聲,在犬牙交錯的上海,與敵人周旋,既要送出情報,又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這就涉及到了《無名》的第三個特性,也是很多國產片都沒有的優點,那就是講清楚了什麼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在很多抗戰片中,抗日成了一小撮人的事。

但在《無名》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工人、記者,達官貴人和地下工作者。

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為抗戰出一份力,讓觀眾對那段歷史和許多無名的先輩們有更深的認識。

這就是《無名》,用全方位的真實還原歷史,用精彩的技法以正視聽,用少見的諜戰題材豐富市場,用全明星陣容讓年輕人了解歷史。

《無名》別說話預告有三點重要信息。

第一是視覺符號,這是電影文本設計的關鍵之一,有助於讓觀眾理清線索,便於觀影,也是解構影片的方式。

在預告片開篇有兩隻狗。

一隻是坐在廢墟之上,四處觀望,無助嘆氣的聖伯納犬,而聖伯納犬的產地是瑞士,瑞士在二戰期間是中立國。

由此可以得出,在那個戰火紛飛的上海,無人可以倖免,不論是租界,還是中立都免不了被敵人的炮火染指,可知當時時局的危險與敵人的殘忍。

隨後鏡頭又給到了另一隻狗。

身穿飛行員裝備,春風得意,趾高氣昂,這隻狗的品種是秋田,秋田是日本國犬,導演程耳用此來指代誰就不言而喻了。

一方面反映敵人的傲慢,根本沒有把我們放在眼裡,畢竟那時的上海流行xxx與狗不准入內,所以敵人帶狗出戰,有強烈的諷刺意味。

另一方面也說明彼時敵人確實強大,他們竟然與我們對戰時,都是輕鬆寫意的態度。

可見在當時我們與他們確實差距過大,也從側面能夠看出地下工作的艱險,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命喪當場。

第二是角色的身份。

由於《無名》是諜戰片,物料放出了很多,但人物到底是好是壞一直不明朗,只是從之前的三款預告中推測王一博是好人,因為他打了敵人。

但在別說話預告中,又可以推測出兩個人的身份,梁朝偉和黃磊也應該是好人。

因為梁朝偉在預告中有前往店鋪傳遞情報的舉動,黃磊則與人接頭,與梁朝偉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三是程耳又運到了經典懸疑元素錯誤引導。

根據之前的推測王一博和梁朝偉都是好人,但是在預告片將近結束時,他又讓梁朝偉和王一博纏鬥在一起,兩人的身份再次變得撲朔迷離。

但這一焦點轉移並不影響他倆的身份,他倆極有可能同為好人但互不相識。

這在以前的地下工作中是常事,敵人的內部有好幾個自己人,為了保密和安全,大家互相都不知道,但後面王一博和梁朝偉應該會互亮身份,然後一起合作。

除了對預告片本身進行解析之外,從這五版預告片中也可以看到程耳對懸疑元素的嫻熟運用。

《無名》是一出諜戰戲,注重的點有三處,陰影、麥格芬、片尾反轉,這四大要素構成了電影《無名》。

只要我們稍微看一下就能分辨出,《無名》全員幾乎都處在陰影當中。

這就給人一種神秘感,究竟誰是好,誰是壞,最後誰將被誰制服,誰將取得勝利?由此懸疑感出現,麥格芬隨之而來,

麥格芬是電影表現的一種手法,即某人或某物不存在,但對電影劇情推進很關鍵。

有了這個解釋,讓我們再來看《無名》的麥格芬是什麼,那就是身份,每個人的身份不同,故事走向便不同。

預告片中的王一博、梁朝偉、周迅、張婧怡都是側身,大鵬、王傳君等人則是正面,而王傳君是唯一一個笑著的人,這就說明他們中的某個人或某些人是對立的。

片尾反轉是《無名》的最後一個元素。

這部電影肯定不是五幕劇的古典派敘事,而是打亂時間線,打破空間限制的非線性敘事,讓人為故事和反轉而著迷,享受猜測的樂趣。

由此可知,《無名》的技法、美學和思想都在水準之上,值得我們買一張電影票,走進電影院。

但相較於國產電影來說,市場需要《無名》來打破單一性。

這些年的電影市場基本都是喜劇片天下,這對於電影的多樣化來說是不利的,國產電影想要百花齊放就得容納不同的類型片。

《無名》是近年來國產電影里少有的諜戰片。

這種電影向來不怎麼受市場的青睞,上一部被人們提及的同類型影片還是張藝謀的《懸崖之上》,再往前數就只有2009年的《風聲》了。

所以《無名》是對稀缺片種的補充,更是對類型片的一種推進,國產片的百家爭鳴需要更多無名的類型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fe218261e2d15929e0e0d68f93e7e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