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無論混得好孬,也別讓兒女做這6種職業,給多少錢也不幹

2022-05-15     職場火鍋

原標題:人到中年無論混得好孬,也別讓兒女做這6種職業,給多少錢也不幹

今天,一位中年父親諮詢我一件苦惱之事:他的寶貝兒子在春招時簽了一個offer,人還沒去公司報到呢,解約電話先打過來了。公司昨天給他打電話,由於公司業務板塊重組,撤銷了這次招聘的崗位需求,擬對簽約人員進行解約,請來公司約談賠償問題。

這位中年父親非常焦慮:這叫什麼事兒?招聘季已經過去了,兒子還沒上班就被辭退了。公司早幹什麼去了?現在突然解約,大規模校招都結束了,兒子的大學和專業都不錯,也難以找到心儀的公司了,這不是白白耽誤孩子的前程嘛!

這位應屆生遭遇的事情還不算最慘的。前幾天,還有一位中年家長諮詢:女兒在去年底剛入職一家大廠,進入的是公司新成立的事業部,本來以為加入了一個新項目,發展空間大、前景好呢,誰料想市場風雲變幻,今年五月份,大廠整體撤銷這個新項目,整個事業線的幾百人全部被裁員,包括去年底才入職的應屆生。他的女兒剛上了幾個月的社保,不但工作丟了,應屆生的身份也沒了,找工作更難了。

人到中年,正是為兒女就業發愁的年齡。有些父母有職位有人脈有資源,能夠直接給兒女找到優質崗位;有些父母雖然沒有能力直接安排兒女進好單位,但是擁有閱歷有經驗有格局,能為兒女求職提供指點;有些父母既沒有資源也沒有見識,不能幫助孩子,而不是指點孩子,任由孩子獨闖天涯。還有一些父母,幫不了兒女吧,還「瞎」指揮,不懂裝懂,道聽途說,人云亦云,盡幫倒忙。

人到中年,無論自己混得好孬,也要知道一些求職的底層邏輯,但凡孩子能找到正式工作,就別讓兒女從事這6種職業,給多少錢也不幹。有些工作,當時就吃虧,有些工作,乾得越久越吃虧,有些工作,早晚要吃虧。如果有條件迴避,就要迴避,何必冒那麼大的風險呢?人到中年無論混得好孬,也別讓兒女做這6種職業,給多少錢也不幹!

【一】不靠譜的創業公司。

有些創業小公司,連辦公場所都沒有,搞一個共享空間,畫幾張藍圖,懷揣一個夢想,就開始招兵買馬。這種創業小公司,從本質上就是個體戶,幾個人湊點錢就幹起來。

招聘廣告,真敢「把夢想照進現實」,忽悠得一些應屆生激情澎湃、熱血沸騰,不顧一切地加入。結果,沒幹幾個月就倒閉了,應屆生也失去了應屆生的身份,再想找穩定的工作已經很難了。

所以,對這種小型創業公司求職一定要慎重。不是不努力年輕人有夢想、敢追求,而是要選擇靠譜點的創業公司。目前,中小型創業公司的2年存活率已經不足20%,大多數都很快倒閉了。

【二】不正規的小公司。

當下,求職就業形勢嚴峻,一些不正規的小公司卻如同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應屆生心急如焚,很容易被他們忽悠了。有些小公司本身就不靠譜,也有些小公司的老闆不靠譜,父母給點啟動資金,自己有個好點子,就敢成立公司。

這些小老闆打著一些新職業理念,忽悠一些「熱血青年」加盟。這些小老闆從本質上就是想「空手套白狼」,自己想創業當老闆,卻讓一群職場小白「陪葬」。

凡是遇到讓員工自己帶筆記本電腦入職的、讓員工租電腦的、讓員工交抵押金的、讓員工交錢入股的、讓員工共擔風險的、讓員工眾籌資金的小公司,原則上就不要入職了。不是騙子公司,也是不靠譜、活不長的草台班子。

【三】勞務派遣或業務外包型的工作。

現在很多公司都搞勞務派遣制或業務外包制員工模式了,這種用工模式本身就是「舶來品」,跟國情、企情和職業文化是不相融的,本應該「水土不服」,卻被一些無良企業的歪嘴和尚念歪了經,反而被大規模應用起來,對應屆生的職業生涯造成巨大傷害。

勞務派遣制和業務外包制,從底層邏輯上看,就是有利於僱主的利益、侵害勞動者的利益!企業用人,為什麼不用合同制,非要「脫褲子放屁」採用勞務派遣制呢?歸根結底,是為了省錢、省力、省事、省心,代價就是侵害勞動者的權益。

給企業做事,卻不是企業的正式員工,薪酬福利只有正式工的一半,還要被勞務公司和外包公司「雁過拔毛」一遍。勞務公司和外包公司多數是「皮包公司」,賺得就是「人頭」管理費和剋扣員工的費用。他們沒有心思也沒有能力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不能有效保護勞動者。

【四】考核機制不合理的公司。

前幾天的新聞讓人既氣憤又心酸。某公司員工辛辛苦苦幹了三個月,不但沒拿到一分錢工資,反而要賠公司幾千元。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但是,出現這種噁心的公司,真是見了鬼!

看這家公司的考核機制:每天發朋友圈,少發一條扣100元;每天要拉多少客戶,少拉一個客戶扣100元。忙忙碌碌一個月,不但掙不到錢,還要倒賠公司錢。

凡是遇到這種考核機制、倒賠公司錢、剋扣員工過重、處罰極其嚴苛、千方百計扣錢的公司,扭頭就走,千萬不要抱有僥倖心理。這種公司存在的意義,就是「壓榨」員工,你非要給他們機會嗎?

【五】不交社保的公司。

有位中年家長諮詢我:兒子入職一家公司,公司讓兒子簽一個自願放棄社保的申請書。老闆說,員工自願放棄社保,每個月工資加200-500不等,這麼做是為了員工好,交了社保也拿不到手,毫無意義。

我當時就駁斥了這種無良的觀點:公司給員工交社保是法定責任,即使利誘員工自願放棄社保也是違規行為,只要員工申訴,統統要給員工補繳。社保是員工的保底機制,讓員工看得起病,養得起老,低息進行房貸。

凡是不交社保的公司,無論老闆吹得天花亂墜、無論大餅畫得多大、無論以什麼理由,堅決拒絕這種公司。如果已經加入了,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社保。老闆給你加200元,其實,讓你至少損失2000元,讓他得利至少4000元。

【六】可替代性的職業。

有些職業,已經屬於夕陽西下的職業,遲早要被智能化、機械化、自動化取代。這種的工作,只能當臨時性的過渡職業,千萬不能幹長久,等你被干廢了,年齡大了,職業也消失了,你想轉行都來不及了。

記得新聞報道過:高速公司大批裁減收費員,有位30多歲的女士哭喊著,我就會收費,什麼也不會,你們把我裁掉,我能幹什麼呀!未來的智能化是大勢所趨,板上釘釘的事情,千萬不要抱著僥倖心理。職業的取代,是非常現實,也是非常殘酷的,可能在一夜之間,一個職業就被替代而消失了。

凡是通用性的職業,比如,司機、理貨、收銀、保安、流水線作業工,等等,即使它們不能完全被取代,也是大部分被取代,必然會造成「飽和內卷」,長期被壓低工資水平,年齡越大心理越焦慮,所以,但凡能找到正經工作,就不要長期從事這類可替代性的工作。

PS:職場火鍋,二十年央企經驗,更多乾貨,請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職場火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f90ebba7a69bf364ec983742ce4b8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