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兩個維度解析,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到底有多大?

2020-08-08     育兒小娜

原標題:《安家》:兩個維度解析,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到底有多大?

提起來原生家庭,很多人都有想要發言的慾望,多數都是控訴。原生家庭對孩子帶來的影響,真的太大了,體現在方方面面,甚至有人覺得「自己被原生家庭毀了」。言下之意,都是沒有一個好的原生家庭。

作為80後,我上有姐姐下有弟弟,夾在中間,可想而知我小時候的境遇。儘管如此,我仍然覺得,對自己的原生家庭很感恩。因為我覺得,從中我得到的,並不比姐姐和弟弟少,即使爸媽的關愛,稍有偏頗。

晚上碼完字,我就會刷劇,讓自己放鬆一下。不得不說,這幾年家庭劇越來越多,有些真實反應了家庭矛盾,獲得不俗的評分。比如最近在追的《安家》,也是一部家庭劇,而且反映了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由此還引發了我的一些思考。

《安家》:兩個維度解析,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這部劇是孫儷和羅晉主演,按照日劇《賣房子的女人》的故事構架來的,劇中不僅講了買房子人的工作過時,還有他們和他們客戶之間的家庭故事,看起來錯綜複雜,卻每個都像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讓我們想起自己的原生家庭。

1)

原生家庭影響孩子成年後的行為。

《安家》中的博士醫生宮蓓蓓(海清飾演)和老公是一對恩愛夫妻,他們擁有高學歷、好工作,但在一線城市卻買不起大房子,不得已一家兩代五口人住在一室一廳的小房子裡。

在兩代人的相處中,宮蓓蓓發現自己教育孩子的理念,和公婆完全不同。公公一口一口喂著已經可以獨自進餐的大兒子歡歡吃飯,兒子邊吃邊盯著ipad不肯移開。宮蓓蓓剛開始還能忍著脾氣,但歡歡卻不聽,反正有爺爺奶奶打掩護。她實在忍不住教訓了兒子,沒想到歡歡哭了,公婆也指責她,一旁的老公不僅沒有幫她,甚至一起埋怨起來。

宮蓓蓓明白,自己的孩子不能再這樣讓公婆帶下去了,她要換掉現在的房子,換一套他們一家四口住的房子。

老公一看沒有自己父母住的地方,馬上跟他翻臉,還指責她膨脹了,換工作都不跟他商量了等等。

宮蓓蓓的老公,習慣了爸媽的照顧,成年後即使有了自己的家庭,也不會過多考慮身邊人的感受,變得凡事

「以我為中心」

,我覺得不好就是不行,即使宮蓓蓓加班48小時後,還讓她出去買早點,嫌棄油條太涼,讓她換一根熱的。

我忽然明白了,當時我嫁人,媽媽跟我說的那番話:

「囡囡,你要嫁人,媽媽怎麼會不高興?只是,以後大亮(我老公的名字)欺負你了,你記得回來跟媽媽說。我知道他的家庭情況,也了解親家母,你去了,要吃不少苦頭!」

那時候的我,還覺得媽媽是多愁善感,卻沒想到,一直被婆婆照顧很好的老公,著實在婚後讓我吃了不少苦頭。

他沿襲著自己以前20多年的生活習慣,衣服髒了丟在髒衣籃、家裡地髒了會指揮我拖,沒事兒就抱著手機刷,吃飯都是飯菜上桌才肯挪屁股。這些年的磕磕絆絆,如今有了孩子,他才意識到,自己以前的行為有多不妥。常常跟我說:「委屈你了,老婆。」

一個人從小的生活方式,從原生家庭帶來的習慣,會影響他成年後的行為,甚至變得沒有主見,凡事都等著別人幫忙,自己不會主動思考。出了事兒,則會怪罪別人,一切都是別人的問題。

2)

、原生家庭影響孩子成年後的情緒。

房似錦(孫儷飾演)由於出身貧寒,再加上媽媽重男輕女,從小就受到苛責待遇,嚴重缺乏安全感。所以,她認為,只有錢能讓她安心。她那麼拚命努力賣房,也是為了給唯一偏愛她的爺爺住醫院治病,沒想到卻被媽媽騙去給弟弟。她在跟媽媽攤牌後,也沒有掉下一滴眼淚,甚至弟弟追上來後,她跟弟弟說,以後你是你,我是我,我再也不會管你了!

從此,她不相信友情和愛情。

不過,好在後來在徐姑姑的感召下,她內心的堅冰開始融化,慢慢開始信任、關心他人。她在工作上的努力和跟客戶之間的關係,把這個人物形象,塑造的豐滿且邏輯自洽。不得不說,房似錦是比較幸運的,而現實中我們很多人,並不能做到這樣。

我的一位大學同學,爸媽很早離婚了,她一直跟著媽媽生活,日子過的清貧,而且媽媽常常打她,身上多處都有傷,有次看到她抹藥膏,她說是自己摔得。同學們都很少見她買新衣服,打飯也常常是最後一個。

她說,最後一個打飯,給的多點,晚上還能再吃一頓。後來畢業了,就在當地找了一個對象結婚了。聽同學說,她經常打罵孩子,也會被老公家暴。我想,這些和她的原生家庭有關吧,曾經自己經歷過的,現在在孩子身上,又一一上演。

我們常說的原生家庭,其實核心就是家庭教育的問題,如果你在一個沒有愛的家庭中成長,長大後,怎麼會有愛人的能力呢?家長的情緒不穩定,孩子也會效仿,並且認為這是很正常的,長大後也難對身邊的人有穩定的情緒,遇到事情,只會學著父母的樣子來處理。

原生家庭不是「罪」,卻有最深的影響

我看過一篇文章,標題是

「你是一個低自尊的人嗎?」

看完這篇文章,我想起了我的那位大學同學,在學校里,無論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她都是那個習慣性順從的人。

其實,所謂的低自尊,是說一件事明明你沒做錯,對方板起臉或者一副盛氣凌人的態度質問你時,你就會情不自禁的示弱,無條件順從了。就像我的那位同學,她在家裡也是如此,只要媽媽嗓門一大甚至咳嗽一聲,她都會無條件順從,不管是對的還是錯的,都會去做。這和她的原生家庭有關,我們說,原生家庭不是「罪」,但卻對人有最深的影響。

我們有很多事情都無法自己選擇,但如果問什麼是決定一個人未來的重要因素,一定是你的原生家庭。

我們還小的時候,並沒有形成自己獨立的價值觀和完整的生活經驗,需要家長給我們指引。我們從小所處的家庭,決定了我們的心理健康程度,從某種意義上,也就決定了我們一生的命運,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一輩子可能都無法擺脫的。

因此,父母營造好的家庭氛圍,用恰當且科學的方式教育孩子,這無疑是給孩子童年最好的禮物,這更是孩子一生最好的禮物。

首先,經營好自己的婚姻。

一個和睦的家庭,最需要成人維護,幸福的家庭,夫妻肯定是恩愛的,他們的孩子也能因此而受益。我們常常說,爸爸愛媽媽,就是最好的愛的教育,確實如此。

其次,耐心聆聽孩子的心聲。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總是擺出一副

「我是老子,你必須聽我的」

姿態。跟孩子的溝通,一定是平等的姿態,否則你無法獲得,你想要的信息,更不能起到好的教育結果。在遇到孩子情緒不穩定時,不妨先抱抱他,聽聽他的委屈,之後再跟他探討,到底問題出現在哪裡?

最後,跟孩子一起成長。

孩子的成長是飛速的,而我們家長吸收知識,則沒那麼快了。所以,在孩子學習和進步的同時,我們家長也應該如此,才能跟上他們的腳步。

媽媽來叨叨

所謂原生家庭的「罪」,大概就是我們成年後的醒悟,但卻不一定全正確。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確實很大。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快樂的長大,擁有幸福、和諧且輕鬆的原生家庭,成長路上少些坎坷,不至於像《安家》中的房似錦一樣,長大後還是那麼沒安全感。

一位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往期精彩內容推薦:

終於知道孩子為什麼討厭我了!寶媽:都怪我沒做好這3點!

父母自己是笨鳥飛不起,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這樣做對嗎?

《囧媽》觀後感:一直被「改造」的孩子,長大後怎麼樣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ehLzHMBd8y1i3sJmwC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