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自己存錢養老,不想繳納社保?幾十年後你可能「餓死」自己

2019-07-29     東南財富網

如今社會,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沒錢卻是萬萬不能的。曾經有個小品說過,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人活著錢沒了。這句話看似一個玩笑,卻也非常得現實。因此,如今的很多人都在為了達到「人在錢在」的目的,而在不斷的奮鬥當中。

但奮鬥歸奮鬥,大家還是有著一些不同的想法,而這種差異,主要體現在是否交社保方面。在很多人看來,交社保是一種不划算的事情。因為,他們每個月就這麼幾千塊錢工資,已經不夠用了,每次還要因為繳納社保,而扣除個好幾百,真的讓人很不爽。

在他們看來,繳納社保其實沒有太大的必要,雖然社保包含了醫保、養老等眾多方面,但他們覺得生病和養老離他們太過遙遠,沒有太多考慮的必要。因此,相對於繳納社保,他們更願意自己存錢,來讓以後的自己生活。畢竟,這樣更加的靈活、方便。

有這種想法的,大多為年輕人,他們的社會經驗相對較淺,也不太願意為以後的生活擔憂,而更願意按照自己的意願「活在當下」。而且在他們看來,與其每個月繳納社保,不如自己每個月存點錢留著以後使用。

那麼,這些人的想法究竟有沒有道理呢?讓我們用數據來說話。

首先,咱們來談一下繳納社保。眾所周知,要想享受社保帶來的各種福利,有一個最基本的繳費年限——15年。只有繳納滿15年的人員,才能夠享受到養老金福利。目前,大部分人繳納社保,都是由單位承擔部分、自己繳納部分。但如果是個人自己繳納,需要每個月支付1000元左右。換句話來說,繳納社保每個人需要支付1000元。

目前,國內的法定退休年齡為男性60周歲、女性55周歲,也就是大家從60歲開始能夠領取養老金。大家每個月的養老金額呢,主要是按照當地的人員平均工資來計算。也就是說,只要平均工資上漲,那麼大家的養老金也會跟著漲,不需要太過擔心通貨膨脹的問題,是足夠大家日常生活的。

但如果是大家每個月自己存1000元存15年,也就是18萬的總額,每個月又能有多少錢的生活費呢?假設大家退休後能夠生活15年時間,那麼就是每月1000元生活費,似乎也還能接受?但大家不要忘了,那是幾十年後的1000元,能和現在的1000元相比嗎?通貨膨脹,可是一直存在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30年前大家的工資可能也就幾十上百塊,但如今呢?很多三四線城市的基本工資就已經接近2000塊錢了,這樣的通貨膨脹,幾十年後1000元錢能幹什麼呢?

因此,相對自己存錢,繳納社保才是最划算的。而且,社保除了養老金福利,還包含了多種保險以及醫療保障,大家可以用自己的醫保卡看病、買藥。

看到這,大家還會選擇自己存錢,而不去繳納社保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eSfQmwB8g2yegND_Bt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