渲染「中國威脅」,澳大利亞計劃提高飛彈產量

2024-10-30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據路透社10月30日報道,澳大利亞國防工業部長帕特·康羅伊當天表示,澳大利亞正計劃與美國、日本和韓國等國家合作,提高飛彈產量,以增強自身飛彈防禦和遠程打擊能力。他在講話中渲染「中國威脅」,聲稱澳大利亞需要更多飛彈用於「威懾」。

康羅伊在澳大利亞國家新聞俱樂部發表演講稱,「印太地區」正處於「新飛彈時代」的開端,「我們為什麼需要更多的飛彈?因為美國和中國之間的戰略競爭是澳大利亞安全環境面臨的主要問題,這種競爭在我們所在的『印太地區』尤為激烈。」

康羅伊在講話中主動提及中國,稱澳大利亞對中國9月進行的洲際飛彈試射「深表關切」。他聲稱,澳大利亞不僅要獲得更多飛彈,還要在國內生產更多飛彈,「澳大利亞必須向潛在對手表明,針對澳大利亞的敵對行動不會成功,衝突也無法持續下去。」

澳大利亞國防工業部長帕特·康羅伊澳大利亞新聞網

澳大利亞政府計劃在未來十年內投資740億澳元,用於飛彈採購和飛彈防禦等項目,其中包括斥資210億澳元用於資助澳大利亞「制導武器和彈藥企業計劃」(GWEO)。根據康羅伊公布的藍圖,該計劃旨在快速加強澳大利亞的本土武器製造和遠程打擊能力。

康羅伊透露,澳大利亞將在驅逐艦上部署美製「標準-6」防空飛彈,以提供防禦彈道飛彈的能力。澳大利亞還計劃與美國軍工企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合作,投資3.16億澳元在澳大利亞境內建設工廠,生產制導多管火箭彈(GMLRS)。

他預計,該工廠每年可以生產4000多枚GMLRS,相當於GMLRS當前全球產量的約四分之一。澳大利亞國防部長理察·馬爾斯表示,這座工廠也將具備製造其他武器的能力,並為澳大利亞在各個地區「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貢獻生產能力。

此前,澳大利亞已公布過多個飛彈合作項目。今年8月,澳大利亞宣布將與挪威康斯伯格防務和航空航天公司合作,在澳大利亞東部港口城市紐卡斯爾建立工廠,共同生產該公司的「海軍打擊飛彈」(NSM)和「聯合打擊飛彈」(JSM)。這將成為兩種飛彈在挪威境外唯一的生產基地。

本月早些時候,澳大利亞又宣布與美國達成一項價值70億澳元的協議,為澳大利亞海軍採購美製「標準-2」Block IIIC和「標準-6」防空飛彈。

澳大利亞國防部在一份聲明中稱,阿爾巴尼斯政府正在與澳大利亞軍工企業和盟友合作,增加澳大利亞的彈藥庫存和增強製造制導武器及彈藥的工業基礎。康羅伊也宣稱,GWEO計劃將提升澳大利亞國防工業的信心,增強澳大利亞生產國防物資的主權能力。

據微信公眾號「國防部發布」消息,9月25日8時44分,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向太平洋相關公海海域,成功發射1發攜載訓練模擬彈頭的洲際彈道飛彈,準確落入預定海域。此次飛彈發射,是年度軍事訓練例行性安排,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

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張曉剛大校在9月26日的記者會上表示,我們組織洲際彈道飛彈發射實驗是為了檢驗武器裝備性能和部隊訓練水平,是例行性軍事訓練活動,完全合法合理。中國的核政策具有高度的穩定性、延續性和可預測性。我們始終恪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核政策,堅定奉行自衛防禦核戰略,不搞軍備競賽,明確承諾不對無核武器國家和無核武器地區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堅持將自身核力量維持在國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此前表示,中國一貫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有關軍力發展不針對任何具體國家。我們沒有像美國一樣的全球作戰戰略和計劃,也無意針對澳大利亞,更沒有與別國開展軍備競賽的興趣。中方敦促澳方客觀評估自身安全利益需求,多做有利於增進地區國家間互信、促進本地區安全穩定的事情,而不是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