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舉報比亞迪給質監部門出了一道難題?

2023-05-26     藍科技網

【藍科技觀察】長城公開舉報比亞迪事件正掀起汽車行業的新一輪「風暴」。5月25日,長城汽車毫無預兆地以一紙聲明將比亞迪推到風口浪尖。

根據聲明顯示,長城汽車已向生態環境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多部門遞交舉報材料,就比亞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採用常壓油箱,涉嫌整車蒸發污染物排放不達標的問題進行舉報。

考慮到長城汽車和比亞迪這兩家車企的影響力,以及近年來新能源車產業的熱度,長城汽車的舉報可謂是「細思極恐」。

如果長城汽車的舉報內容是真的,這就意味著國內最大的新能源車企比亞迪旗下產品存在環保性能不達標、產品質量存疑,甚至是檢測造假、灰色交易等等可能問題,每個問題都會在行業中掀起巨大的連鎖反應。

考慮到在長城汽車發布舉報聲明的25日,正是比亞迪宋Pro DM-i冠軍版上市的時間,所以針對這場舉報事件,很多人都會將矛頭指向長城汽車的「不正當競爭」可能性。

比亞迪在第一時間發表了回應聲明,表示「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並保留法律訴訟的權利」。比亞迪方面認為長城汽車送檢之後的檢測報告無效,強調自身產品及相關檢測符合國家標準。

輿論戰之下,比所謂的行業醜聞更重要的一定是事實,所以針對比亞迪旗下兩款車型排放到底達不達標這一核心事實問題,有關方面需要儘快給出一個結果,才能真正平息這場事件。

縱觀此次舉報事件,其實長城汽車和比亞迪說了什麼並沒有那麼重要,因為有沒有問題最終還是要權威部門和質監部門說了算。

長城汽車擁有公開舉報的權利,比亞迪也有回應的權利,但是這件事情無論結果最終怎麼樣,或多或少還是在某種程度上給質監部門帶來了難題。

特別是在坊間傳言滿天飛的情況下,權威質監部門一日不能給出權威結果,就一天無法消解公眾的質疑。

目前,行業內已經有不少從業人員表達了長城汽車舉報信息「是真的」的立場,「因為多家自主品牌技術中心都進行了市場車輛的逆向排放測試,CD模式測試確實過不了」,「長城舉報之前,做了充分地準備,而且這個問題在行業內已經是一個普遍地質疑了」。

考慮到國內在法治環境建設和行業監管層面仍處於不斷成熟的階段,且質監部門對於自主品牌的確存在相對寬鬆的「灰色地帶」,所以此次長城汽車「掀桌子」的行為將直接讓相關質監部門遭遇靈魂拷問。

若經過權威檢測查出來真有問題,那麼一定會有對於當時比亞迪為何能夠通過質檢測試的回溯;若檢查結果表明比亞迪沒有任何問題,那麼長城汽車在相關部門的檢測結論又是如何得出來的?這是不是與權威機構的結論相反?

如果沒有合理的解釋,那麼質監部門的公信力仍將遭受挑戰。

按照一些行業內人士的說法,在汽車領域,油耗、排放、有害物質檢查的「灰色地帶」一直是個「黑洞」,尤其是對自主品牌。在過去,車企一般來說就是「看破不說破」,可隨著本次舉報事件的擴大化,行業勢必會迎來一場腥風血雨。

不管怎樣,這起事件對於國內造車環境將帶來重要影響,也是對於比亞迪現如今市場地位、技術能力的一次挑戰。若比亞迪能夠經受住挑戰,那麼就能夠充分證明其實力;若無法經受住挑戰,則說明它一直以來所遭受的各種質疑的確存在著一些合理性。

當然,企業的市場與產品探索離不開監管法規層面的框架約束,相關質監部門應該儘快拿出成熟的方案,推動市場環境向著開放透明、有規可依、賞罰分明的方向發展。只有這樣,中國造車品牌才能擁有更好的未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e204d49db49ec62c493fe2aa8edc6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