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智能相對論
作者|佘凱文
「湖南人性質沉毅,守舊固然守得很兇,趨新也趨得很急。」這是蔡元培在《論湖南人才》中對於湖南的一句評價。
湖南各地或都有自己的品質,但要說「趨新」,首當其衝的還屬長沙,這便也誕生了「敢為人先」的長沙精神,如今這種精神又一次在長沙開始全面綻放。
8月25日,長沙Robotaxi運營版圖再「擴容」,商業運營範圍延至大王山旅遊度假區,在大王山旅遊度假區增設了7個站點,包括湘江歡樂城、華誼電影小鎮、朗豪酒店、歡樂雲巴等,不僅接駁了大王山旅遊度假區內的公共運輸設施,還串聯起湘江新區城市館、李自健美術館、洋湖濕地公園、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等「網紅」打卡點,打通了市民出行、旅遊「最後一公里」。這看似簡單的「商業運營版圖擴張」背後,其實是長沙以智能網聯產業為代表的研發創新能力再一次走向深處。
早在今年長沙2023網際網路嶽麓峰會上,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提出,「正謀劃將長沙打造成為全球研發中心城市,使之成為湖南現階段創新驅動發展的第四項標誌性工程」。隨後也出台了《中共長沙市委長沙市人民政府關於全力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 奮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等一系列配套政策。
這些動作所展現出的是長沙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的果敢與決心,當然光有這些還不夠,從最新的Robotaxi運營版圖擴大也能看到,長沙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還有足夠的「能力」。
鑄就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智能網聯產業為「火絨」
眾所周知,長沙是一座擁有「底層創新能力」的城市。
數據顯示,過去十年,長沙科技創新關鍵指標實現7個倍增。科技創新平台數量從300餘家增長到1532家,增長4.1倍,其中技術創新類基地數量在全國創新型城市中排第二。人才、專利、高新技術企業等關鍵指標同樣實現數倍成長。
特別是在產業端來看,從多年前開啟中國工程機械的全球新格局,到天河超級計算機、北斗衛星、智能網聯汽車等「大國重器」填補國之所需,再到如今通用64位微處理器、高性能GPU晶片、鈉離子電池的誕生,解除相關領域技術「卡脖子」的風險。長沙一直走在產業研發創新的最前列。
其中不少產業更是可以說與長沙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天然契合,就如智能網聯汽車產業。
一方面,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是全球汽車產業的發展未來,同時也是我國汽車產業轉型的戰略選擇。最主要,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其本身就是一個深度具備「研發特徵」的產業。
以技術方向來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大致可以分為車端、路端、雲端三個層面,每個層面又有多級的具體細分重點關注領域,比如車端的重點領域「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路端的「車路協同」;雲端的「雲控系統」等等,這些領域的發展都是從「零」開始,伴隨著智能網聯產業的興起而出現,這就意味著這些領域都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即需要大量的相關研發企業投入其中,而這一家家企業就成為了點燃長沙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激情的「火絨」。
另一方面,智能網聯汽車由於其長鏈條特性,伴隨著產業的發展,所聚焦的不僅是單一的汽車產業,而是集汽車、電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運輸等行業深度融合的新型產業形態。且還有利於提升整體城市智能化水平,促進信息消費和高質量發展。作為數字化和產業升級的有力抓手,它對平抑風險、應對挑戰意義重大。
對於長沙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來說,這也意味著隨著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不斷前進,還會有更多深層次、多領域的產業也將加入其中,並形成一個多元的研發聚集區,徹底「點燃」長沙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格局。
甚至於說長沙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是城市發展認知的一次突破。那麼智能網聯產業對於長沙而言,就一定是立足產業現狀突破的最佳方向。因為通過解構《實施意見》我們能清晰地看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為長沙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所帶來的「三把風」,使其能時刻保持「沸騰」。
「引沸」長沙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打造,智能網聯產業的「三把風」
隨著一系列政策的下達,產業布局的跟進,現階段長沙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已邁向「節點」階段,相當於已經將水燒沸至了99攝氏度,而智能網聯產業的不斷「吹風」則使溫度突破100攝氏度,正在成就「沸點」。
1、聚企業、引人才
通過《實施意見》能看到,長沙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第一個重點任務便是「研發企業 (中心)集聚工程,其中重點工作之一便是「吸引世界500強企業建立研發中心,集聚世界頂尖科技人才。」
而「聚企業、引人才」這正是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專長」,也是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為長沙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塑造所吹起的「第一把風」。
長沙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興起於2016年,到2018年隨著湘江智能產業園、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等企業、平台的設立,長沙智能網聯產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也正是在此之後,長沙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開始集聚大量研發企業落戶,包括百度、騰訊、華為、京東、中車、大陸、博世、中國汽研、舍弗勒等,其中不乏10餘家如百度、騰訊、華為、博世這樣的全球500強企業。
除了對外來研發力量的吸引,長沙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還在不斷促使本土研發力量破土,如今年正值湘江智能成立5周年之際,5年來湘江智能持續孵化了大量優質企業,去年湘江智能更是獲批2022年湖南省科技企業孵化器,也是中部地區首個智能網聯領域省級科技企業專業孵化器。今年上半年就實現孵化器入孵企業42家,其中在孵企業32家,畢業企業10家。
憑藉對企業和人才的不斷催化,不誇張地說智能網聯產業已成為長沙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建設的「基礎底座」之一。
2、搭平台、鑄生態
此外,《實施意見》中也明確表示,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還需要構建高水平創新平台、高能級產業集群。而這也是長沙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裏手」。
近年來,透過智能網聯產業以為長沙聚集上下游生態企業350餘家,年產值逾800億元。而作為長沙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重要平台,湘江智能在「搭平台、鑄生態」方面也有著不俗成績。
其本身建設運營了國內一流的智能網聯新基建,且還在不斷夯實長沙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基礎,搭建了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長株潭)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創新中心、湖南省製造業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湖南省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部地區首個智能網聯領域省級孵化器、長沙市智能汽車產業促進會、智能網聯產業鏈專項基金等一批產業服務平台;並通過建設全國首個智能網聯產業園,不斷豐富長沙智能網聯汽車生態,最終打造出產城人一體化融合發展示範園區。
另外,相比讓平台建起來,長沙智能網聯產業更難能可貴的是能讓平台「活起來」,這也是長沙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平台、生態的一個明顯特徵。湘江智能2023年上半年就舉辦了產業鏈活動23場,共有80餘家鏈上企業參與了活動。
通過長沙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相當於看到長沙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聚合生態的一個先行模版。
3、重應用、興產業
《實施意見》同樣指出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還需要具備高效能成果轉化體系。畢竟創新研發的最終一站都是「應用落地」,無法落地的創新研發終究都是「無根之萍」,而應用落地也正是長沙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最為「出彩」的領域。
早在2019年,Robotaxi在長沙就實現了國內的首次落地,截止目前蘿蔔快跑Robotaxi在長沙完成自動駕駛里程超過了150萬公里,安全服務乘客達15萬人次;2020年嶽麓峰會期間,在湘江智能的推動下,長沙又實現了「車路協同」技術的商業化落地;2022年7月, Robotaxi在長沙開啟了示範運營,面向公眾提供自動駕駛出行收費服務;今年上半年持續完成了智能環衛、智慧物流、智能零售等創新應用場景在新區景區、園區全面落地;隨著今年8月25日長沙Robotaxi運營版圖的再「擴容」,其商業化探索就更走深走實了。
能看到,長沙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正以每年一小步的姿態「聚沙成塔」,在完成產業落地的同時,也形成了「智能網聯起步北上廣,落地看長沙」的行業格局。而這種經驗或許正是當前長沙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所需要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加入,將為長沙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提供良好的助力,或也能成為長沙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的「沸點」所在。
「添柴」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打造,智能網聯產業的持續價值
2020年9月,總書記親臨湖南,為湖南統籌出「三高四新」這張美好藍圖。而所謂「三個高地」之一,正是「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將長沙打造成為全球研發中心城市,亦是湖南加快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服務「國之大者」的重大抓手與重要載體。
但顯然,無論是哪個目標都無法一蹴而就,這其實在考驗的是長沙乃至整個湖南持續創造價值的能力,換句話說就是面向未來的能力。
這也是為什麼說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將成為長沙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除了前面提到的「已創造的價值」,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還有更多的「未來價值」。
其一在於「智能網聯產業」的不可替代性。衣食住行是人們生活的四大基本環節,智能網聯汽車正是其中一環。
其二則是依託與智能網聯產業的復合性所產生的「強價值鏈」。智能網聯技術可以促進產業鏈縱向延伸,不斷加大產業鏈長度,進而實現產業鏈重構;智能網聯技術還可以促進產業鏈的橫向拓展,拓寬產業鏈的寬度並形成產業集群。
這二者的存在,既是智能網聯產業未來價值持續產出的保障,也相當於為長沙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上了「保險」。
另外,生態興而產業興,產業興則企業旺,企業旺則創新強,可見生態、產業、企業是長沙塑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的核心關鍵。相比晶片、處理器等產業長沙智能網聯產業「夠老」,老到形成了完整的生態體系及市場環境;而相比工程機械等產業智能網聯產業又「夠新」,其代表的不僅僅是汽車產業的未來,亦是國家支柱性產業轉型的戰略選擇。
故而,縱觀當前長沙的產業集群,最具市場潛能,最有研發動能的毫無疑問將屬「智能網聯汽車產業」。
總而言之,在長沙堅定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的目標格局下,智能網聯產業已經通過充分展現自身價值的方式,成為了其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立足點」以及「破局點」,也不負長沙年來對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不懈付出,其成果已經開始反哺長沙使其走向更高高度。相信在未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還將在長沙實現持續發光,依託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的建設,讓長沙從中國的「星城」變為全球的「新城」。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