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興平博士:小小銀杏果,威力不容小覷——警惕刺激性皮炎!

2023-11-15     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

原標題:尹興平博士:小小銀杏果,威力不容小覷——警惕刺激性皮炎!

秋高氣爽,銀杏葉黃,丹桂飄香。銀杏樹下,放眼望去,金黃色的樹葉鋪成一道靚麗的風景,而抬頭可見的銀杏果也深受人們的喜愛——小小銀杏果,別具風味,不僅營養豐富,而且是良藥,但也要警惕它特殊的威力!

近日,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皮膚科門診來了一位患者,其頭面部大片水腫性紅斑,眼瞼腫脹,雙手密集針頭大小的紅色皮疹,伴灼熱、瘙癢。尹興平主任詳細詢問患者近日有無特殊接觸史,患者說昨天剝了一些銀杏果,還吃了不少,半夜開始臉上、手臂癢,今早起床發現更嚴重了。此外就沒有接觸其他的東西了。經過仔細分析,尹主任考慮患者病變是接觸銀杏果引起的刺激性皮炎。

診斷明確後,尹主任交代患者避免接觸各種刺激,給予專科特色舒敏之星抗過敏治療,口服及外用抗過敏藥等綜合治療,兩日後,患者複診,皮疹明顯好轉,瘙癢減輕。

小小銀杏果為何危害如此之大呢?發生了過敏應該如何處置呢?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尹興平博士為大家一一解答。

白果引起皮炎,與白果皮或者果仁中的白果汁含有的有機酸有關,其中主要成分是白果酸,會對皮膚產生刺激性反應。白果酸在新鮮的白果皮中含量很高,在果皮被剝離或接觸的過程中,或在腐爛的狀態下,白果酸隨著汁水被釋放出來,人體接觸汁水後可能在手掌、面部、四肢、軀幹等處出現皮炎,表現為紅斑、瘙癢、腫脹、灼熱、灼痛等症狀。手掌皮炎一般因直接接觸果皮果仁所致,如果不注意洗手,手掌殘留粘附的致敏性物質可能會被攜帶到身體其他部位而致病。

發現白果過敏應該怎麼處理呢?尹主任介紹,日常生活中,如果接觸白果後出現皮膚紅斑、丘疹、水腫,首先應注意儘量避免接觸白果,用冷水清水洗臉或患處。皮損主要集中在面部、症狀較輕者,予以口服抗組胺藥,如左西替利嗪或者氯雷他定,外用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或地奈德乳膏,3%硼酸液冷敷。皮損面積更大或累及部位更多者,建議及時就醫,可抗組胺藥物口服、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和爐甘石洗劑,同時予以糖皮質激素口服或靜脈滴注。尹主任特別提醒,採摘或挑選、清洗新鮮白果時,最好戴上塑料手套,減少直接接觸的機會!(王娟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ca9cce80eb5a13d4cae05fc0bbf2c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