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大家都愛怎麼玩?花式旅行大盤點→

2024-10-08   大眾網

play stop

mute max volume

repeat

金秋時節遇上七天假期,愛國氛圍疊加出遊熱情,這個「十一」,人們滿懷對祖國的祝福對生活的熱愛奔赴山海。從國旗下的熱淚盈眶,到國潮熱的方興未艾;從聽風賞景的悠然自得,到文博場館裡的流連忘返,一幅情懷交織、人文交融的國慶文旅圖景,折射出活力中國。

去飽覽江山、去追尋文化、去團聚休閒,這個國慶假期,人們的出遊熱情不斷釋放。同升一面旗,共祝祖國好。一抹抹「中國紅」,將大街小巷裝點一新,令國慶氛圍深入人心。打卡紅色地標、觀看紅色展覽、聆聽先烈故事,已成為人們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的一種潮流。在線旅遊平台數據顯示,今年國慶假期,國內紅色旅遊日均訂單量同比增長40%。福建古田會議會址迎來大批遊人,陝西延安寶塔山下,遊客們齊聲唱響《我和我的祖國》,並觀看大型紅色沉浸式歌舞劇《延安十三年》。

人們高漲的愛國之情,也體現在對中華文化的熱愛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深入充滿傳統文化氣息的旅遊景區看非遺、聽戲曲、品茗茶。國慶假期,在湖南常德河街,遊客們體驗製作藝術木雕,繪製風格獨特的麻質畫,感受傳統文化的魂和根。在山東臨清,駕鼓、龍燈和魏門武術三大非遺輪番上演,生動再現了明清時期的繁榮盛景,讓人們感受到了運河文化的獨特魅力。

這個國慶假期,以自然山水、美食體驗等為主題的鄉村游也非常火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奔向縣城和郊區。在線旅遊平台數據顯示,近一半的「奔縣」旅遊者集中在「90後」和「00後」,這些年輕人多來自北京、上海、成都、廣州等城市。專家表示,當前文旅市場消費活力持續釋放,文旅業已經成為重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在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引導擴大消費、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文博游火出圈 為了一座館奔赴一座城

國慶假期,走進珍寶薈萃的博物館成為眾多遊客的不二選擇,大家「為了一座館,奔赴一座城」,感受燦爛文化的絢麗多彩。

根據國家文物局最新統計,國慶7天,全國博物館和世界遺產地等文博場所,推出眾多新展覽、新項目,接待遊客超6000萬人次。

在湖南省博物院,「生命藝術——馬王堆漢代文化沉浸式數字大展」綜合半個世紀以來馬王堆漢墓學術研究和整理修復成果,通過超高清文物掃描、裸眼3D等先進的數位技術生動展示了馬王堆漢墓的墓室構造以及紛繁器物絢麗的紋飾和色彩藝術,讓公眾對文物的深刻內涵有了更感性的認識。

在陝西,西安博物院推出新展「探長安」,30多個重要考古發現出土的精品文物集中亮相。唐代的胡人樂俑、唐三彩來通杯、隋代的駱駝俑等,都承載著中西方文明交流融合的生動歷史,讓遊客在觀展中解讀文明,感受歷史文化魅力。

博物館裡不僅可以欣賞國寶文物,還可以來一場跨越時空的尋寶遊戲,在漢中博物館,漢風·君子「六藝」打卡活動,吸引了不少前來闖關的遊客。

上海博物館則是聚焦文明交流,重磅推出「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彙集古埃及珍貴文物788件,吸引不少遊客慕名而來,十一假期專門增設夜場,開放時間至每天21時。

上海博物館館長 褚曉波:我們希望未來創作出更多更好的展覽和文化產品,做出更多有益的探索,不斷刷新遊客在博物館中的文化體驗。

精彩紛呈文化活動 禮讚時代新貌

今年國慶期間,繽紛多彩的文化演出活動,點亮了人民文化生活。精彩的戲曲、旖旎的舞劇、思辨的話劇、題材豐富的美術展等一大批精品薈萃,交織成了一個文藝氛圍濃厚的國慶假期。

品厚重文明,享多彩生活,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令人目不暇接。

在北京,「與時代同行 與人民同心」——新時代優秀舞台藝術作品展演好戲連台,贛南採茶戲《一個人的長征》、雜技劇《先聲》、民族歌劇《沂蒙山》等聚焦革命歷史題材;越劇《錢塘里》、話劇《尋味》等以小見大,體現真情大愛;川劇《草鞋縣令》、京劇《陽明悟道》則展現歷史上的傳奇人物。展演集中展示了40部原創優秀作品和經典舞台佳作,為觀眾假期帶來七天不重樣的觀演「菜單」。

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到豐富多彩的藝術演出,2024紫金文化藝術節將越劇、錫劇、黃梅戲等多個劇種的優秀文藝作品齊聚江蘇,鄉鎮街道、社區里都能看到文藝工作者的身影,讓百姓近距離感受藝術之美。

觀看畫展開啟一段藝術之旅,成為許多人休閒放鬆喜愛的選擇,假期期間,中國美術館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內熱鬧非凡。正在兩館舉辦的「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進京作品展」彙集了中國畫、油畫、雕塑、藝術設計等優秀作品686件,聚焦飛天圓夢、大國工匠、民俗風情、山川美景等主題,抒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生動描繪百姓的幸福生活。

閱讀迎國慶 書香慶華誕

假期這幾天,從公共圖書館,到城市書房,從農家書屋,到特色書店,都人流爆滿,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翰墨書香中,度過一個安靜祥和的假期。

十一長假期間,北京市1000餘家實體書店策劃超3000場閱讀主題活動,為市民群眾帶來豐富精彩的精神文化服務。「地壇書市進保定」首次走出北京,推動文化資源區域聯動,累計接待讀者31.67萬人次,總收入478.64萬元,舉辦活動52場,近萬人參與。

在這個國慶假期,文化游異常火爆,許多開在景區的書店深受青睞。遊客同時也是讀者。位於敦煌市區的敦煌書局,外觀、內景裝飾設計等均取材於敦煌壁畫,陳列2100多類、25000餘部敦煌題材書籍。壁畫臨摹、木骨泥塑、做一本「敦煌書」……多種體驗方式,讓來旅遊的讀者,沉浸式感受敦煌文化與藝術的魅力。

在戲劇大師湯顯祖故里江西撫州,經營了20多年的湯顯祖書屋,每天顧客如織。這家收藏了萬餘冊關於湯顯祖的戲曲、文學著作的書店,還精心準備了崑曲戲服、配飾等實物展示。

有人親近自然,也有人尋覓書香。素以藏書聞名的浙江寧波,圖書館成為市民、遊客的打卡地。每天清晨,寧波圖書館的自習室和閱讀區都座無虛席。國慶期間,寧波圖書館三個館舍已累計接待讀者超5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