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策略密集出爐 下半年公募看好新能源、消費、科技等領域

2023-07-06     數據雜誌

原標題:中期策略密集出爐 下半年公募看好新能源、消費、科技等領域

中期策略密集出爐 下半年公募看好新能源、消費、科技等領域

轉眼間來到年中階段,各家公募也相繼發布中期策略,對下半年市場進行展望。7月6日,博時基金在深圳舉辦25周年高質量發展論壇暨2023年中期投資策略會。此前,平安基金也在北京召開2023年中期策略會。整體來看,人工智慧、「中特估」等熱門話題被各家公募頻繁提及。若從2023年下半年投資方向來看,新能源、消費、科技等領域多被公募看好。但也有業內人士提醒,投資過程中需重點關注政策預期偏離的風險以及警惕單一行業或板塊交易過熱的風險。

公募熱議人工智慧、「中特估」

2023年公募中期策略進入密集發布期。7月6日,博時基金2023年中期投資策略會在深圳召開。此前,平安基金也率先在6月召開2023年中期策略會。從這兩家公募的中期策略內容來看,人工智慧、「中特估」等話題頻頻被提起,並成為業內在下半年的重點關注方向。

例如,平安新興產業混合(LOF)基金經理翟森提到,人工智慧是接下來最值得重視的方向。他認為,所有的科技產業最大的投資機會都是由技術創新以及應用創新來推動。從此前的移動網際網路浪潮,到如今的人工智慧浪潮,2023年可能是整個產業落地的第一年,也應該是一個元年的時間。

正如翟森所言,人工智慧的投資碩果在2023年上半年已逐步顯現。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6日收盤,人工智慧指數年內漲幅已超38%。而截至7月5日,數據可取得的24隻名稱中帶「人工智慧」的主題基金(份額分開計算,下同)年內收益率均為正,更有16隻產品的收益率超30%。其中,萬家人工智慧混合A/C的年內收益率已高達43.99%、43.42%,領先其餘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鵬華基金也於7月5日發布「六大指數基金經理展望2023下半年ETF投資重點」。其中,鵬華量化及衍生品投資部基金經理羅英宇提到,AI主題仍值得高度關注。人工智慧進展尚待進一步落地,市場等待前進信號:AI的應用推進是漸進式的,人工智慧主題性投資快於產業進展,在經歷大幅估值拔升後,板塊進入調整階段,進一步上行需要業績逐步兌現。上市公司在AI應用上的嘗試初步分化,而相關商業化多數處於初期,因此相較於初期的普漲行情,投資人更關心具體AI應用落地的確定性和深度。

此外,博時基金董事總經理、權益投研一體化總監、基金經理曾鵬也提到,2023年上半年以來,人工智慧、「中特估」的表現突出,這兩個行業背後主要靠估值驅動。而「中特估」的本質是我國高質量發展的價值體現,不是簡單的估值。如今發展階段從量到質的轉變,意味著經營效率和經營能力的提升。總體來說,縱觀下半年整體的趨勢機會好於上半年,應該是從「一枝獨秀」過渡到多點開花的格局。

三季度或成為A股盈利新一輪擴張新起點

回顧上半年市場走勢,A股三大股指漲跌不一。交易行情數據顯示,截至上半年末,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報收3202.06點、11026.59點、2215點,在上半年的漲幅依次為3.65%、0.1%、-5.61%。面對已經到來的下半年,如何抓住投資機遇,做好資產配置這一問題,也成為業內人士的關注重點。

展望2023年下半年,博時基金總經理高陽表示,隨著各項宏觀數據呈現回升態勢,後續穩增長政策將借勢發力,2023年三季度有望成為本輪A股盈利新一輪擴張的新起點,盈利端對A股構成向上指引,在經歷了2021-2022年連續估值壓縮之後,目前權益市場,大部分的產業主題方向均處於估值時期的低位和地步位置,後續權益市場面臨盈利改善和估值端逐步修復的雙基機會,在存款利率下行的大趨勢中,權益資產的吸引力將持續增強。

泉果基金近期發布的半年度策略觀點也指出,權益市場的築底階段,或許就是機遇來臨的時候。以新能源行業為例,行業的成長空間還十分巨大,優秀公司的壁壘並未能打破,相信未來的利潤增速仍可觀,股價經過較為充分調整後,投資的性價比已經較為突出。對於消費板塊,下半年整體行業可能仍呈現溫和增長態勢,旅遊出行、電商消費預計還會表現相對亮眼,食飲日用品維持穩健,地產鏈家居等消費品與新房銷售相關,還有進一步回暖空間。

就具體領域而言,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從國家調整產業政策來看,未來可以看好的行業主要集中在三大領域,第一是大消費,第二是新能源,第三是科技。大消費包括白酒、醫藥、食品飲料等,新能源包括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光伏、風電、儲能等,科技則是包括人工智慧、晶片半導體等行業。在投資上來看,下半年在布局上可以多布局業績優良的主動基金。

長城基金副總經理兼投資總監楊建華也提到,下半年可重點關注AI、「中特估」以及可能出現的新主題,如蘋果新品、特斯拉機器人、華為產業鏈等或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此外,從防禦的角度來看,可繼續關注受宏觀經濟影響不大、無政策負面壓制因素的個股。如果出台比較有力度的拉動內需的政策,相關順周期板塊也有望迎來業績的修復和估值的提升。

此外,楊建華提醒,下半年投資過程中,建議重點關注政策預期偏離的風險,由此可能引發市場風格的切換,另外因今年結構性行情較為極致,需警惕單一行業或板塊交易過熱的風險。海外方面,需關注美國經濟走勢、通脹變化及美聯儲調整利率的節奏,以及可能存在的金融體系風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c278b46ecef0ea8936676a48f8f36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