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楠
最近,江蘇的一名老人,在幹完農活之後,突發疾病被送醫,不久後,同樣的病徵居然再次發生在老人的兒子身上。
在老人病重期間,她的兒子一直在貼身照料母親起居,然而不久後,兒子居然也倒下,並且出現了發燒、血小板減少等症狀。家里人把他送到當地醫院就診,被醫生確診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和老人的病徵是一致的,其後老人不治身亡,老人的兒子由於比較年輕、身體抵抗力較好,加上病毒的載量比較低,在經過了一周的治療後就康復出院了。
其主治醫生表示,去世的這位老人,是因為被蜱蟲叮咬後,發現得不及時,送到醫院的時候,血小板已經在減少,鼻腔和牙齦都有出血,並且處於意識欠清的狀態。
01
蜱蟲叮咬也會「人傳人」?
這兩位母子患得病叫新型布尼亞病毒,又稱「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病毒」,常備稱為也蜱咬熱、蜱蟲病,顧名思義是蜱蟲叮咬導致,在每年4月到10月高發,在青壯年中更多見。
根據北京市疾控的通報,截至2021年,這個病在中國發病數已超過1.8萬例,死亡率5.11%。
感染了這種病毒之後,一般是會經過1~2周的潛伏期的,然後就會突發急病。這種病主要的臨床表現是發熱(38℃以上),嚴重者會持續地高熱,一般可達到40℃或以上,部分的病例發熱過程會超過10天以上。
像這對母子的情況,可能是這種病毒出現了「人傳人」跡象,不過專家認為雖然「人傳人」在一定幾率上是存在的,但不需要過於擔憂或恐慌會出現流行性感染。只是在某一些極特殊的情況下,比如說接觸者自身皮膚破損或黏膜接觸到了患者的血液,才有可能出現「人傳人」。相比起狂犬病毒可以通過唾液傳播,這種僅靠血液傳播的蜱蟲病其實流行性更低。
02
被蜱蟲叮咬後要正確處理
被蜱蟲叮咬後,如果處理不及時或者失當,有可能會把蜱蟲的口器留在人的皮膚裡面,這樣就容易感染到病毒。
因此,一旦發現被蜱蟲叮咬了,建議立刻就醫處理,如果沒辦法及時到醫院,可採用以下方法自行處理:
1、仔細觀察被叮咬皮膚,找到蜱頭部的區域。一般蜱蟲咬人的時候,口部會嵌入到皮膚里,軀幹的部分會留在皮膚外面。
2、用鑷子等精細的夾子,夾住蜱蟲最接近皮膚的那個部分。千萬不要夾蜱蟲的肚子,也不要嘗試用手指去抓蜱蟲。
3、用比較均勻的力度把蜱蟲緩緩向外拔。注意拉動鑷子時要固方向不可以扭動,否則蜱蟲的口器就容易被扯斷。
4、拔除蜱蟲之後,要用酒精或碘伏對傷口進行消毒。如果沒有消毒物品,可以用溫水和肥皂代替進行清洗,洗的時候要將傷處和手的其他部分同時洗乾淨。
除了正確的處理方式,在蜱蟲病高發的時候,到野外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儘量不要走到草叢深處,不得已到野外,要穿著長袖長褲對皮膚進行保護,尤其是活動力比較強的年輕人和小朋友,一定不可以掉以輕心,因為有可能被蜱蟲叮咬自己也未能發現,即使知道如何正確處理,也未必能及時處理。
體內有癌,「睡眠」先知?睡覺時出現3種異常,需警惕!
腸道里長了息肉,身體會亮出「紅燈」,別等到中晚期了才發現
尿液黃、有泡泡、氣味重?警惕這些大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be631d42645a5701759415e7b03c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