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飲品艱難的2022年,縣鎮市場卻迎來增長機會。
最近,我發現了一個在縣城、鄉鎮開店的品牌,在疫情下營業額漲60%,上半年拓店數量超過去1年總和,去年營業額近2000萬。
而且,在與蜜雪冰城、益禾堂、古茗、書亦的「縣城交鋒」中,他們成為當地茶飲熱銷、好評榜第一名。
大品牌夾擊下,這個品牌是如何生存的?我來了一次實地探訪。
縣城茶飲突圍:
大連鎖夾擊,仍做到熱銷第1
茶飲下沉幾年後,縣城市場的增速有點出乎意料。
寧陵縣,一個人口僅有67萬的中部縣城,在2019年剛剛實現脫貧,就在這個縣城,誕生了一個土生土長的茶飲品牌:茶芙茶可。
這個品牌打法十分清奇:沒有公眾號,不玩微博,沒拍過短視頻,沒投過廣告,除了門店開業之外,常年堅持不打折不促銷,卻常年穩居當地茶飲熱銷榜、好評榜第一名。
和大城市的簡化菜單不同,茶芙茶可的產品非常全:
菜單上僅水果茶就有23個SKU,算上奶茶、奶蓋茶、益生菌、手工特調茶和冰淇淋,一共有73款產品。
在當地被稱為「奶茶街」的珠江路,蜜雪冰城在街頭、街尾和對面有3家店,以三角之勢包圍著茶芙茶可。
而幾步之隔的轉角,古茗、書亦燒仙草、益禾堂等品牌毗鄰而開,在2公里內,還有滬上阿姨、吾飲良品、CoCo都可、悸動燒仙草、一芳水果茶等連鎖品牌。
在大連鎖的前後夾擊之下,茶芙茶外賣平台的月銷量也保持領先,最近因為氣溫高單量猛增,每天還要停掉外賣4小時,只做堂食。
茶芙茶可定位的是鮮果茶,產品均價9元,客單價13元,今年生意普遍難做,但這個品牌卻迎來高光時刻,創始人邱亮告訴我,「今年營業額提升了60%,4個月新開門店35家,超過了2021年全年的開店總和。」
目前茶芙茶可在寧陵和周邊的縣城鄉鎮,已經開出了85家門店,幾乎覆蓋到了寧陵縣下轄的每一個鎮,而且迄今為止,主動關店率幾乎為零。
這個不足百家的小品牌,在與這麼多大連鎖貼身肉搏中,找到了一套接地氣的生存法則。
縣城茶飲頭牌
5個「接地氣」的生存法則
1、不投廣告不營銷,但顧客到手的東西都不差
老闆邱亮是個90後,他說乾了十年茶飲,幾乎沒有花過廣告費,門店除了開業時做幾天買贈之外,其餘時間從不打折促銷。
但顧客到手的產品和物料,絲毫不含糊。水果儘量原產地採購,牛奶用的是認養一頭牛,果汁類產品也是從國內Top5供應商中精選。
2017年,縣城普遍都用軟塌塌的吸塑杯時,茶芙茶可就使用了硬度不輸大牌的注塑杯,配上克萊因藍的杯蓋,拍照十分好看。
顧客點外賣的物料,也儘量用最好的材料,「不能讓顧客拿著覺得丟面子」。去年,他們還做了品牌的定製口罩,顧客點單就送。
「在縣城、鄉鎮,老闆和顧客的關係就是鄉里鄉親,不能玩虛的。」邱亮說。
2、錨定水果茶,一做就是10年
水果茶,是茶芙茶可的主打,夏季的銷售占比超70%,在茶芙茶可的外賣頁面有個banner,「10年專注手作鮮果茶飲,陪伴寧陵人最久的飲品」,格外引人矚目。
2012年,邱亮在縣城開出了第一家奶茶店,在廈門上學的姐姐,建議他嘗試一下水果茶。
當時的邱亮,自己研發起了水果茶,用新鮮橙子和橙汁做出了一款,「可以說是我們縣城的第一杯水果茶了。」
因此,在00後縣城年輕人心目中,茶芙茶可的水果茶是「從小喝到大」的。
在2019年開始規模複製前,邱亮一連好幾年守著2家小店,直到縣城迎來水果茶風潮,消費意願提升,才迎來了發展期。
這種長年累月的心智占領,以及陪伴成長的情感羈絆,不是外來大連鎖能輕易撼動的。
3、73款產品,抖音上的爆款「應有盡有」
茶芙茶可的菜單,就像是「大燴菜」,73款產品,各大品牌的招牌同款應有盡有,價格卻不到大牌一半。
比如喜茶的多肉葡萄、芝士奶蓋;奈雪的霸氣水果茶,寶藏茶;蜜雪冰城的檸檬水,森林玫果、CoCo都可的奶茶三兄弟、益禾堂的蜂蜜柚子茶。
再加上雙皮奶和冰淇淋這兩個引流殺器,基本上小鎮青年在抖音上看到的爆款,在這裡都能找到同款。
「縣城節奏慢,點單可以慢慢選,很多年輕人就像是打卡一樣,每天一杯不重樣,喝遍茶芙茶可,也是一種談資。」邱亮告訴我。
4、找准市場空隙,做大品牌的平替
茶芙茶可的產品,每款都能被找到3個喝的理由。
比如夏季爆款霸王水果茶,1000毫升的杯量,含有金桔、檸檬、鳳梨、百香果、西瓜、芒果6種水果,12元/杯。
比如多肉葡萄,700毫升,豐富的葡萄果肉,僅售8元,加上奶蓋之後,售價10元。
相比於蜜雪冰城,茶芙茶可貴出3~5元,但鮮果價值感明顯。相比於古茗、書亦、益禾堂這些有果茶的品牌,價格卻要低上5~10元(鮮果與罐頭類產品復配)。
因此茶芙茶可水果茶的平均毛利在50%左右,但加上奶茶,綜合毛利仍能超60%。
表面上,和大品牌貼身肉搏,事實上,茶芙茶可找到了價值空白點,再加上本土情懷,成功卡位「高性價比本土水果茶」。
5、定製小料,每種原料最少復用3次
今年,茶芙茶可上新了5款產品,但沒有增加任何新原料,都是使用原有材料重新排列組合而來。
邱亮有個研發原則,任何原料,最少要在3~5款產品里被用到。
再看茶芙茶可的菜單,雖然有73款產品,但品類之間都有原料連接,比如鮮果茶和芝士奶蓋系列,原料基本相似,只是增加了奶蓋。
因此茶芙茶可SKU雖然多,但原料並不多。
今年,縣鎮茶飲迎來風口期
守在縣城10年,邱亮發現,縣城消費者的變化,真的很大。
2015年前後,一杯水果茶他只能賣5元左右,「稍微貴一點,就沒人買了。」
但現在因為新茶飲的市場教育,讓「新縣城人」也有了支付意願,10元左右的產品都能接受。
曾有很多鎮上的朋友來找他加盟,他根本不敢答應,因為開店一定會賠錢。但現在,茶芙茶可幾乎在寧陵下轄的每個鎮上都開了店。
商丘市寧陵縣黃崗鎮門店
「鄉鎮的店比縣城存活率更高。」邱亮舉了個例子,在鎮上,一個50~100平的鋪位,一年的租金可能只有1萬左右,甚至不少是自家房子,沒有租金,「他們一天賣500~1000塊錢,都是賺的。」
第二個大的變化,是消費者對茶飲的態度。邱亮說,以前茶飲就是用來解渴,所以價格很敏感,但現在在小鎮青年的交際中,茶飲已經是社交貨幣了,所以願意為此付出更高的溢價。
另外還有客群的拓寬。以前喝茶飲都是年輕人,現在50歲左右的中年人,小學生,也是茶芙茶可的重要客群之一。
去年,茶芙茶可還打造了一個高端品牌,售價在13~19元,做天然鮮果茶,按照邱亮的想法,屬於「布局測試占位」。
「再過兩年,縣城消費者的健康意識升級了,我就可以無縫銜接了。」
大城市裡,已經喝膩了水果茶的年輕人可能不知道,很多縣城人,是在今年才喝到人生第一杯水果茶。
中國,就是這樣一個多層消費浪潮並存的市場。
正是這樣的市場豐富性,才讓大品牌有大品牌的打法,縣城品牌則有縣城的生存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