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
全球登革熱疫情形勢嚴峻
已成為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
廣東省6天報告775例
廣東省已進入登革熱流行季,疫情傳播風險逐步增高。8月廣東報告登革熱1220例,較7月增長了987例。
據廣東疾控,9月9日至15日,全省新增報告775例登革熱病例,較上周增加73例,其中本地病例768例,輸入病例7例,無新增重症病例、死亡病例。
這6天裡,佛山報告登革熱本地病例296例,成為同期廣東省地級市中報告病例最多的城市。目前,佛山已採取系列措施,嚴防嚴控登革熱疫情。
另據深圳市疾控中心消息,截至9月14日,深圳市14個區域正在開展登革熱本地病例疫情處置,存在登革熱傳播風險,請市民注意做好防範。
今年登革熱全球病例激增
登革熱是經伊蚊(即花斑蚊)叮咬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徑傳播。
該病不見面也能傳染,主要依靠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傳播。
感染後會出現發熱、皮疹、肌肉及骨頭痛,嚴重者會出現出血甚至死亡。目前還沒有特效藥物和疫苗,控制媒介伊蚊、預防蚊蟲叮咬是避免登革熱的最佳方式。
今年以來,全球登革熱疫情形勢嚴峻。截至8月底,已有80多個國家/地區報告了超過1000萬例登革熱病例和6000多例相關死亡病例,發病數為2023年同期的3倍。
登革熱的典型症狀
登革熱的典型症狀可以歸納為:突發高熱+三紅+三痛+皮疹。
突發高熱:體溫可在24至36小時內升至39或40攝氏度。
三紅:即面、頸、胸部潮紅。
三痛:劇烈頭痛、全身關節痛、肌肉酸痛。
皮疹:四肢軀幹或頭、面部出現充血性皮疹或點狀出血皮疹。
哪些人容易感染重症登革熱?
老人、嬰幼兒和孕婦。
伴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消化性潰瘍、哮喘、慢性腎臟疾病及慢性肝病等基礎疾病者。
伴有免疫缺陷病者。
廣東疾控提醒:
每3—5天清理一次家居和外環境小積水(蚊蟲孳生地)是登革熱防控的關鍵措施。請廣大市民從自我做起,清積水、滅成蚊、防叮咬,預防登革熱。
市民一旦出現發熱、皮疹、肌肉關節疼痛等登革熱相關症狀,應及時就診,並告知醫生具體的症狀及住家周圍是否有人感染登革熱的情況。發現蚊蟲多、蚊媒孳生地多等問題,可以向12345熱線反映、投訴。
準備前往有登革熱疫情地區的外出和旅行的人員,應做好做足個人防護。在登革熱流行區旅行結束後15天內,如出現發熱、皮膚潮紅、肌肉、骨骼疼痛等症狀時,應儘早就醫治療並向醫生說明旅行史。
來源:新聞晨報、南方都市報、央視新聞、國家應急廣播等
責編:房淑婧趙鵬 高琳哲
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