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破產,是最大的破產

2019-10-30     壹創新商學

我們都聽過《狼來了》的故事,說的是一個熊孩子,在放羊的時候閒來無事,三翻四次欺騙鄉親們「狼來了」,當看到鄉親上當的時候,熊孩子樂壞了,你們這群笨蛋。開始的時候鄉親們聽到後還抗著鋤頭,拿著洋鏟跑去幫他,後來再也沒有鄉親搭理他了。當狼真來的時候,沒有一個人跑去幫他,熊孩子家的很多羊都被狼吃掉了。

雖然這是一個寓言故事,但卻是典型的塔西陀效應。

塔西陀效應是由古希臘歷史學家塔西陀提出的,也叫塔西陀陷阱,意思是說當失去公信力的時候,不管你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是做好事還是壞事,公眾都會認為你在說假話,做壞事。在最開始的時候,塔西陀效應的提出在於對古羅馬帝國的專制和暴政的批判,當政府失去公信力的時候,人民便不再跟隨和順從,甚至會引發社會衝突,暴力對抗事件。

塔西陀效應不僅在社交和政府方面有效,在企業管理和營銷上,也有它的身影。

比如,激勵員工是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那麼如期兌現給員工的承諾也要及時,否則,將來無論你說什麼,員工都認為你是在給他畫大餅,挫傷員工的積極性。當然了,領導也需要員工的激勵和回饋,所以及時完成領導交待的工作,否則會被領導認為不靠譜,不負責。

比如,幾乎每家企業都會做活動,有的甚至為了吸引消費者,會將活動的獎勵設置的非常誘人,但是如果將獎項設置得讓人感覺根本完不成,或者用其他理由拒不承認兌現獎品的。就是在透支消費的信任。

在1995年,可口可樂曾經為了擴大的知名度,也打出了這樣一個廣告:一瓶可樂可以兌換0.5-1個積分,當你攢滿700萬個積分時,就可以兌換一架戰鬥機,而這種戰鬥機在當時市場的售價差不多在3000萬美元左右。

在當時並沒有人將這個廣告當真,就算按一瓶可樂1個積分計算,那麼你至少要買700萬瓶,甚至更多。按一個人100歲計算,就算從他生下來開始喝起,那麼一天也至少得喝掉20瓶可樂。且不說人難以達到如此長的壽命,光是每天購買20瓶可樂,持續100年,也是一筆巨額的費用。

所以可以說可口可樂這個活動是做得非常失敗的。但失敗的還在後面,有一個小伙想到了破解的方法,就是組織了一大幫人一起喝,達成目標之後把飛機賣了大家平分。等到終於攢夠了積分,可口可樂卻以各種理由拒絕兌換獎勵,以至於兩者對簿公堂,一時可口可樂名聲受到質疑。

在任何時候,信用都是我們最大的財富,有時候我們看似占了便宜,避免了損失,但是當一個人或者一個品牌信用被完全透支的時候,就是他們破產的時候。信用破產,才是最大的破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S6-Im4BMH2_cNUgbfh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