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備考的三大決定因素:目標、計劃和執行

2020-08-19     景雲人生

原標題:考研備考的三大決定因素:目標、計劃和執行

選定自己的目標院校

首先,這個是最重要的目標。在我們決定考研的時候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我們根據各種情況來選擇自己的目標院校。景雲給大家整了一一些選擇目標院校的依據,希望能夠幫助大家確立目標

1、第一梯隊:名牌大學+優勢專業

範圍:多指985、34所,其分數線絕大多數超越國家線,接受推免生能力大,但她們是牛導、科研項目的彙集地。

適用人群:基礎過硬,學習能力好,自律性好。

評論:難度係數最高,華山論劍,高手過招!

2、第二梯隊:特色院校+強勢專業

範圍:譬如財經類、政法類、紡織類院校等,雖綜合實力稍遜,但其強勢學科往往另名校側目,是專業型考生競相追逐的對象。

適用人群:學習基礎中上,欲在專業上有所造詣的同學,穩中求勝。

評論:行業認可度高,其畢業生求職障礙少,難度略低於第一梯隊。

3、第三梯隊:名牌大學+弱勢專業(新設專業)

範圍:985、34所院校中的弱勢專業,牌子夠硬,但專業實力稍遜,比如語言類院校理工科專業;理工科院校的文科類專業。

適用人群:實力較好,對名校有偏愛的考生;考研投機黨,偶遇名校弱專業的「小年」。

評論:通過報考弱勢學科以降低難度;院校牌子夠硬,不愁就業;注重情報搜集,拼人品。

4、第四梯隊:一般院校+一般專業

範圍:設有碩士點的地方一般高校中的非強勢專業。

適用人群:只以考上為目標,只要保證能有研究生學歷即可的考生

複習計劃

在複習計劃的制定上,我們既要有短期的計劃也要有長期的計劃。

短期的計劃,讓我們能夠明白當下要著手複習的內容,長期的計劃,是前瞻性的,能夠預測我們在接下來一段時間中的複習內容和在某段時間內長期複習計劃的完成情況。

1、制定合理的複習計劃

說到計劃的執行,前提是要有一個可執行的計劃,需要把學習任務具體分配到每一月、每一周、每一天去。計劃的時間跨度不宜過長。

以一周一計劃(或半月一計劃)為宜。因為若跨度太長,則難以做到「具體」。在安排時間複習時也要注意結合自己的實際。

如果你的「興奮點」在白天的話,就可以多安排一些白天時間來學習,晚上多安排一點時間來休息;

如果是「夜貓子」,就可以晚上多安排一些學習時間,中午安排一些時間來休息。

例如你可以每天早上六點起床,晚上約十一點半休息,這段時間除上課、休息等耗時外,還有六個多小時的時間可供自學。

加以合理安排,結果是相當可觀的。

2、如何制定複習計劃

(1)計劃內容一般分為四個部分:

全學期學習的總目標和時間安排。分科學習的目的要求和時間安排。系統自學的目的、要求和時間的安排。堅持身體鍛鍊的目的、要求和時間安排

(2)周學習計劃的制定方法在執行總的學習計劃過程中,還要制定月計劃和周計劃。周計劃最常用,現說明其制定方法:

統計非學習的活動以及這些活動所占用的時間總量(確定不可缺少的時間)。計劃可用於學習的時間及其分配。

3、學習計劃的調整及注意事項

(1)制定的學習計劃要避免對自己提出苛刻的要求,不能有急於求成的心理。

(2)在執行學習計劃過程中,如果發現計劃實施不太理想,或你的活動和應盡的職責有所變動,修改計劃是必要的。因為這是你的計劃,所以應該讓計劃適合你,為你服務。同時制定的計劃應充當嚮導。

(3)由於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不一樣,因而各人制定計劃的重點和要求是不同的,學霸們的方法經驗是可以借鑑,但不能照搬照抄,需要靈活使用。

因此在計劃安排的學習時間裡,有時有學習的願望,但有時候感到學不進去,積極性沒有了,那麼就隨心所欲地娛樂一下,但應有節制。

因為你畢竟是惟一主宰你自己的人。

4、制定適合你的學習計劃

(1)必須注意三個問題。

明確你所要達到的目標。是要夯實基礎,還是要提高答題能力,是要應付即將到來的一次性全部通過,還是準備長期作戰,這一切,心裡總要有個底;

自身的定位。自己掌握了哪些,欠缺了哪些,優勢在哪,劣勢在哪;

時間的允許,最主要的應該是你的學習計劃有時間可執行,而不至於成為一紙空文。

(2)制定學習計劃還有兩個操作性問題要考慮到。

是計劃的周期性。周期過長,計劃就顯得呆板,不切實際:太短了又效果不大。

處理這個矛盾我認為可以制定兩套計劃。一套大計劃,處於綱領性地位。主要規定全國統考的總目標、理想的分數必備條件。

是以月為周期的小計劃,處於戰略性地位。這就必須儘可能地詳細,以至於可達到每天該幹些什麼的詳細程度。

(3)不同科目交叉複習

半天或一天複習一個科目,而且一下複習很長時間,這樣做是不科學的。內容的相似性越大,相互間的干擾也就越大。

而且複習一個科目的時間過長,容易產生厭倦感。所以,在複習時應該不同科目交叉複習,如果能做到文理交叉複習,則效果會更好。

行動

行動是備考過程中的執行力,只有目標和計劃,而不去行動,都是徒勞。

1、抵制誘惑,學會克制

我們都是「社會人」,必不可少地會遇到一些和學習無關的事情,如同學過生日,院系組織的一些活動,同學組織去唱歌等。

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學會克制,既然選擇了考研就需要放棄很多類似的活動。

2、落實到每一個小時的時間管理

考研複習最終要落實到每一天,每一天的時間安排也很重要。

一定要知道每天的每個時間段自己做什麼,避免出現拿起政治看了兩頁覺著英語需要看,英語看了十分鐘又轉而去看數學的情況。

3、勞逸結合

勞逸結合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這確實很重要。在制訂計劃之初一定要把這點考慮進去,要有固定的休息時間,適當地給自己放假。

比如每周的周六休息一天,上午睡到自然醒,下午處理諸如洗衣服等雜事,晚上就是玩。

這樣的好處就是避免了平時學習過程中的鬆懈,因為知道周六會休息,有盼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MMBCXQBURTf-Dn5Uyb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