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重要的事情早一點做完很重要。有時候發現自己有一個毛病,就是容易偷懶,就是有些本來早上要做的事情,結果一直拖到後面還是沒有做,而且越往後,壓力會越大,因為本身其它的事情也會出現。
人如果每一天只做一件事,那麼還是很簡單的,如果要做很多事情,那麼對於自己的壓力就很大了,因為考慮的就多了,考慮多了,是很消耗精力和心力的。
人生匆匆幾十年,如果最後一事無成,這對自己來說也是比較可悲的,這時候就需要自己不斷去覺察目前的處境是怎麼樣的,如果處境不好,需要及時做出調整。
決定一個人的變化不是睡得有多晚,而是能夠起來有多早。起早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夠有空餘的時間做自己的事情,而且把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給做完。在早起的那一刻,就需要前一天晚上早一點睡覺,不然起床還是比較困難的,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何保持自己的精力能夠充沛起來,這是非常關鍵的。
有些人早起後看書閱讀、運動健身、直播講課、寫作錄視頻、回覆郵件、專攻某一項興趣愛好等等,把一天中自己認為非常重要的事情給做完,那一刻就會覺得自己的時間真的是賺了。當別人剛剛起床,自己已經做完了這麼多事情,頓時人生充滿了自信。
起早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但是早起的感覺是很舒適的。在早起後,自己的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會隨著清晨的平靜緩慢打開,在那一刻感受生活的美好。
所以這時候遇到一個問題:早起要做什麼?是當天要想呢還是第二天要想呢?
相信很多人都有外出旅行的經歷,當前一天晚上定好第二天要早一點出發,那麼就會定好鬧鐘,等待第二天的來臨,就會有一種期待感。對於我們來說,自己是否有期待感呢?有了期待後,就會早起方便。
所以這時候,我們在前一天晚上睡覺前,給自己確定第二天早上起來應該要做什麼?可以寫下來,到了第二天早上起來,洗漱完畢,就根據前一天制定的日程表,進行操作。這種操作不用去再次思考自己應該要做什麼,而是自己去做。
比如第二天早上起來要跑步3公里、要寫一篇1000字的文章、要錄製一個視頻、要看書20頁等等。越詳細越好,越量化越好,就這樣在第二天早上起來後直接去執行完成。
當自己能夠把清單上的任務完成後,自己就會產生一種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會帶來一天美好的精氣神。有些秘密是大佬不願意說的,但是能夠明白他們背後肯定有一套自己的做事的底層邏輯,這種底層邏輯一般他們不會說,或者說了很多人也不願意去聽和實行。
一天的時間只有24小時,不可能是24小時零一秒,超過了那一秒,已經是第二天了。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創造更多的可能性,這就需要自己的時間優化能力了。不停地優化,從而隨著時間的積累,自己就在人群中開始變得鶴立雞群。這就是早一點把事情做完的收穫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