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兒媳,我來幫你帶孫子」「現在才來,您孫子都8歲,不需要了」
三點老師您好:
我跟老公都是生於農村,進城打拚定居的年輕一代。雙方家庭在物質方面對於我們都沒有什麼可以幫助的地方,畢竟情況擺在那裡,若非家境不好,當年我們也不會年紀小小便背井離鄉。
因此,我們結婚之時,關於彩禮陪嫁什麼的,便沒怎麼要求了,與婚禮相關的一切,都是我們兩自己用打工的錢完成的。從高中認識,畢業一同出來,在城市裡面奮鬥八年,我們直到26歲結婚,為的就是結婚時不用再靠家人,房子,也是自己兩個人買的。
錢方面,我們沒跟雙方父母添麻煩,是我們身為兒女的想法與心意,可是後來在我生孩子這件事情上面,兩家大人表現出來的態度與做法,就不得不讓我產生了一些反思與意見。
當時,全程就我娘家母親跟我老公在照顧,我婆婆從頭至尾就是不願意來。她給出的說法是,自己沒讀過什麼書,對城裡的一切都不習慣,來過我們家裡之後,就連如何開啟樓道門、進出電梯都弄不懂,更不要說家裡那些大大小小的各種電器了,看了頭暈。用這樣一種說辭搪塞推辭之後,那段時間,自己在老家逛、打牌、大跳廣場舞各種玩,快活似神仙。
02
她也並不是完全不想再帶孩子,在我生下孩子一年之後,她居然幫自己女兒照顧了兩年外孫,只不過不是我們這個省會城市,是離婆家鄉下不遠的小縣城。
她說,縣城小,自己才好融入。後來小姑子的孩子兩歲她又回老家,繼續過得很瀟洒。這麼多年以來,大多數時間都是我一個人帶著兒子。
小的時候不放心他留在家中,就得拜託我媽白天幫忙帶,自己上完班再接回來;稍大些他可以放託兒所了,早晚也得接送;再大些他要上學了,我還得早上送晚上接。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麼煎熬過來的,人很累,操心也重,頭髮掉
得很厲害,腰也痛。我婆婆從來沒管過,就等於白撿了一個孫子,當了一個便宜奶奶。
上次她大壽,我們回去了一趟,原本倒很開心,我沒想過再提以前的事,畢竟時過境遷,就是再提也於事無補,反而有可能影響一家人的和睦。
只是沒想到,我不說,不等於別人也會有同樣的想法。我那個小姑子在得知我們給的紅包跟她一樣之時,馬上便說我們給兩千太少。
03
說我們當兒子兒媳的,在這種事情上面還抵不過一個女兒,不配為人子女。還說我們才是這個家裡對婆婆最應該盡孝的人,畢竟當地觀念,女兒出嫁之後是外人,我們才是這個家裡的主人。
我當時聽了就火大,本不想重提之前的委屈,可那天,當著婆家一眾親戚的面,我把婆婆一天都沒帶過孫子,反倒幫我小姑子帶自己外孫兩年之類的什麼都說了。
然後反問我小姑子一句:「這是婆婆心裡把我們當親人,把你當外人的做法嗎?」她這才閉了嘴。
我當時帶著兒子不顧老公挽留起身就離開了。不管婆婆心裡如何想,我小姑子得了便宜還賣乖,不知好歹的嘴臉我便忍不了。
04
回來不到一個月,我婆婆就打來電話,一開口便親熱地跟我說:「兒媳,我來幫你帶孫子。」我一聽,半秒鐘的猶豫也沒有,直接對她說:「現在才來,您孫子都8歲,不需要了。」
這時候想起我們還有什麼用?而且我也算是看透了,直到這時,也不是她想進城,農村都是隔牆有耳,她這是被別人在背後說得坐立不安了。
再加上自己也老了,得為自己的將來尋求養老,她女兒不可能到時候會管這些,因此也在背後指使了,幾方面的原因加在一起,她不得不試圖做出亡羊補牢之舉。
我拒絕了,將來的事情如
何發展我現在還不知道,可是像我婆婆這種躺在理所當然的老觀念上等著坐享其成的做法,從內心來講,我是相當反感與厭惡的。任何事情權利也好、責任也罷,都是相互的,大家認為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