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樓夢》的眾多人物里,北靜郡王是身份尊貴的王爺,他在書中出場不多,可能有的讀者初讀時對其並沒有印象,那麼為什麼身份地位高於賈政之流的他,卻只是一個旁枝斜出的角色,除了他不是書中的主角外,還有什麼原因呢?他在書中的意義是什麼呢?
紅樓夢
北靜郡王路祭
北靜郡王的第一次出場,是寧國府的長孫媳秦可卿死後出殯的路上,北靜郡王前來路祭死者。聽說王爺前來祭奠,賈政連忙前去拜見,北靜郡王說道想見貴府銜玉而生的公子,賈政只好叫寶玉過來。見了寶玉,因見他樣貌生得極好,便向賈政誇讚寶玉,讓賈政好心教導。
曹雪芹通過賈寶玉的眼描寫了北靜郡王的形容,見了北靜郡王,賈寶玉心中嘆道好個秀麗人物。
自從賈寶玉見了北靜郡王便經常到北靜王府走動,書中說北靜郡王不以官俗國體所縛,賈寶玉對此早有聽聞,這次相見更是意外之喜,而北靜郡王對賈寶玉也有惺惺相惜之情。北靜郡王少時必是不喜讀書,對世俗官場極其厭惡的風流人物,這和賈寶玉的性子是一樣的。
北靜郡王路祭
書中第十四回北靜郡王前來路祭看似偶然,其實通過書中北靜郡王和賈政的對話,可以看出北靜郡王對賈府是很支持的,他與賈府是世交。賈府與北靜王府的來往從祖父等上幾輩延續至今,他們之間的關係恐怕與四大家族一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賈府與北靜郡王的親近有很多例證。宮中的老太妃薨了,隨班按爵守制時,賈府和北靜王府都租了同一家官員的家廟歇息。賈府賃了東院,北靜王府賃了西院,其間王府太妃少妃與賈母等相互照應。書中的這些描寫說明北靜王府和賈府關係密切。
再有賈母祝壽時,來客中品級地位最高的是南安王太妃和北靜王妃,入席時,賈母並未坐上席,而是讓兩位王妃坐了上席,可見兩家與賈府關係非同一般,可能是屬於同一個陣營。
眾人送別探春
北靜郡王知道賈府的情況,主動問賈政銜玉而誕者,而賈寶玉也聽說北靜郡王是個賢王,而且性格瀟洒,因此兩人一見面,便細看其形容。從這些也可以看出兩府之間很是關心,不然對對方就沒有了解。
而此時賈府和北靜王府都面臨著同一個問題,就是爵位越來越低,後輩卻越來越不爭氣。四大郡王和賈府恐怕同病相憐,所以才互相走得近。但是北靜郡王的個性並不是賈府的依靠,北靜郡王並不醉心於治國理政,他是個下雨天在家穿蓑衣、斗笠的風流雅士。
這對王府和依靠他的政治集團並沒有好處,賈家的敗落或許就是王府敗落的前兆。
南安王太妃
北靜郡王與賈寶玉
北靜郡王和賈寶玉是什關係呢?書中寫他們見面只有一次,就是路祭秦可卿,曹雪芹詳細描寫了兩人的穿著外貌,他們的外貌和衣著都有相似之處。
似乎是想把北靜郡王寫成賈寶玉的映照,讓人不禁想要是賈府最後沒有被抄家的話,賈寶玉會不會活成北靜郡王的樣子,不僅富貴,而且洒脫。
北靜郡王第一次見賈寶玉,便對賈寶玉關愛有加,問他幾歲了,讀什麼書?這顯然此時賈寶玉年齡尚小,據書中描寫北靜郡王此時雖未及弱冠,但已有王妃,而且比賈寶玉大差不多九歲,只能說是長輩對晚輩的關愛。
不能說是他們之間有情。並且賈政當時也在場,北靜郡王還以「過來人」的身份提醒賈政,要好生教養,不可太過寵溺。北靜郡王對賈寶玉只有提攜扶持的想法。
北靜郡王對賈寶玉
第一次見面北靜郡王便讓賈寶玉常到府上去,說如果賈寶玉在家沒法用功的話,就可以到府上見見名士,以期待能長進學問。這次見面之後,賈寶玉經常去北靜王府,雖然他在那裡一待就是一整天,可是他的學問並沒有增長。
不僅學問沒長,還多了紈絝子弟的風氣。也見了些讀書上進,看重功名的人,這更讓他對名祿產生了反感。在第十九回里,襲人在勸他的時候說他給那些人取名字叫「祿蠹」,而後面就很少提到去北靜王府,由此可見一斑。賈府的祿蠹肯定不多,而北靜王府的肯定不少。
賈寶玉的性子改不了,去北靜王府只不過圖了個新鮮。北靜郡王可能和賈寶玉是一類人,一樣的不喜歡功名利祿,一樣的不合時宜。
在北靜郡王那裡,賈寶玉可能更多地學到了紈絝氣息,更加深了對名祿的厭惡,而北靜郡王也算得上是賈寶玉的人生導師,他們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紅樓夢
北靜郡王對情節的作用
北靜郡王的存在,對故事情節沒有很大的作用。但書中有一些故事情節是和北靜郡王有聯繫的。北靜郡王仿佛是一個很重要的存在。
北靜郡王第一次見賈寶玉的時候,便贈給他一個鶺鴒香念珠,後來,黛玉從揚州回來,他便送給黛玉,但黛玉擲而不取,還說道:「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東西,我不要它。」
於是賈寶玉只好拿回。從這個情節可以看出黛玉的清高和對賈寶玉的情有獨鍾,誠然,她閨閣女子,除了賈寶玉,沒見過其他男子,但她說北靜郡王是臭男人,可見黛玉心裡只有一個寶玉。
黛玉和寶玉
第二個情節便是在一次酒席上,賈寶玉見了忠順王府唱戲的琪官,因兩人有意,便藉故離席,互相交換了汗巾。而蔣玉菡系的汗巾是北靜郡王賞給他的,他給了賈寶玉。而後來,賈寶玉又將這條汗巾子給了襲人。
按照紅樓夢一貫的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的寫法,這裡暗示了後來襲人在賈家敗落後,嫁給了蔣玉菡。
第三個情節便是汗巾子惹出來的大風波。忠順王府的長史官到賈府里向賈政要人,說是忠順王府的戲子琪官出走,與賈寶玉交往密切,特來詢問琪官的去向,而且還說出他們交換汗巾子的事情來。
紅樓夢姐妹
賈寶玉被嚇得不行,但又不敢實話實說,只好說琪官在外面買了房舍。但這卻惹惱了賈政,作為父親,看到賈寶玉如此不知上進,勾引戲子。
又加上賈環告密說賈寶玉對金釧強姦未遂,導致賈政氣不打一處來,便命人將賈寶玉捆在板凳上,打了幾十大板,驚動了王夫人和賈母,最後賈寶玉也被打得皮開肉綻。
那麼琪官蔣玉菡最後真的被忠順王府的人帶走了嗎?其實並沒有。從後文看,賈寶玉與蔣玉菡還保持著比較親密的關係。那麼忠順王府的長史官說的話可信嗎?從賈寶玉第一次見琪官的情形來看,琪官是一個戲班的台柱子,而且這個戲班是獨立的。
紅樓夢
不然琪官不可能名馳天下,也不會與貴族子弟交遊,賈寶玉也不會對他早有聽聞,他不可能和忠順王府的戲班的人來往。或許忠順親王府來要琪官,就是想給賈府一個難看罷了。
這也說明忠順王府與賈家不合,當賈政聽說忠順王府的人來府上時,心中便疑惑賈府並未與忠順王府有來往,為何今日登門造訪。
最後一個情節,便是在一個風雨的秋夜,賈寶玉穿著一件北靜郡王送的蓑衣和木屐子來看黛玉,黛玉便笑寶玉是一個漁翁,後又無意間說漏了嘴,把自己和寶玉比作漁翁魚婆了。這段描寫,體現了兩人之間的親密,深深的牽掛。
紅樓夢
結語
北靜郡王的生活正是賈寶玉嚮往的生活,是賈府如果一直富貴賈寶玉以後的生活,他們都是富貴閒人,他們的生活趣味是一樣的,所以賈寶玉才願意和他親近。
而北靜王和賈寶玉是兩輩人,賈寶玉與他親近也只是把他當做可以拜訪長輩,北靜郡王對賈寶玉的提攜,也可能有出於政治的原因。
於書中人物,北靜郡王以及和他相關的王妃忠順親王,長史官等人,構成了一個不同於賈府以及四大家族的人物群體,他們身份地位遠遠高出賈府,而他們之間的關係似乎很像兩個政治集團。
紅樓夢
其中,北靜郡王出場最早,給給讀者留下了一個好印象,但之後就幾乎沒有再出場,給讀者留下的印象不是很深,對情節發展起到的作用也不是很大。
因為現在的紅樓夢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寫的,後四十回是別人續的,並不完全符合曹雪芹的原意,因此我們也不知道前八十回之後發生了什麼。北靜郡王這個人物來看,他可能會扶持賈府,而從書中可以看出,北靜郡王和賈府似乎都在走下坡路,可能也幫不了賈府什麼。
北靜郡王有著和賈寶玉一樣的「富貴閒人」的性子,他似乎就是賈寶玉的一個影子,但他和賈寶玉一樣,都靠不住,與國與家無望,只能做一個「富貴閒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84885681_120409334-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