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2》:隱藏最深的人,騙過了范閒,卻沒有騙過慶帝

2024-05-24     小雲晴朗

《慶餘年2》毫無疑問是今年最精彩的權謀劇之一。

在最新的劇情中,都察院賴成名被賜廷杖,死在了瓢潑大雨中。范閒怎麼也想不明白,究竟是為什麼?

是因為參了陛下?還是因為參了鑒查院?以前御史指著陛下的鼻子罵,不是都沒有事情嗎?

直到陳萍萍告訴他答案。這些都不是原因,真正的原因是賴名成找了范閒,慶帝不會允許都察院和鑒查院共同查案。

無論是都察院還是鑒查院,都要獨立於六部之外。賴名成不但找了范閒合作,還認為慶帝失察,要求他放權給六部,這些都觸碰了逆鱗。

慶帝的逆鱗

慶帝寬宏大量,前提是不可以把手伸太長,不可以超出他的掌控。賴名成的結局早已經註定,不是死在廷杖之下,也會有其它死法。

上一個犯下相同錯誤的,是有從龍之功的京兆尹梅執禮,在告老還鄉的路上,遭遇「山匪」而亡。

查貪案從一開始,慶帝的目標就很明確。剪除掉二皇子和外臣的聯繫,同時把范閒推上「孤臣」的道路。

二皇子是個可憐人。慶帝在群臣面前誇他德賢兼備,十三歲封王,十五歲聽政,讓他給太子當磨刀石。

二皇子不想爭,但是慶帝不會同意,太子也不會相信,所以他只能爭,不爭就是死路一條。

爭一爭,或許還有活路,但也只是或許,對於他的勢力,慶帝一直都掌控內,可以在京城內廣結黨羽,但不能把手伸到京城外。

所以,當賴名成上參二皇子,勾結長公主走私,用掙來的銀錢賄賂京中官員的時候,慶帝當即叫停。

把范建和范閒罰俸,把二皇子禁足,表示此事到此為止,不想事情再發展下去,打破朝中各勢力的平衡。

但賴名成並沒有收手的意思,反而是繼續窮追猛打,終於是把慶帝激怒。

二皇子的反擊

被禁足的二皇子,並沒有安分守己,因為他清楚作為一塊「磨刀石」,什麼都不做就是不合格,只會死的更快。

其實通過這個事情,也讓他看明白了一件事,之前他覺得慶帝重用范閒,是要對付自己,現在他發現並不是。

范閒只是慶帝用來平衡朝堂的一枚新棋子,是培養中的孤臣,可以對付自己,也可以對付太子。

所以,二皇子找來了葉靈兒,希望他幫自己和范閒解除誤會,而方法就是推薦范閒擔任春闈的考官。

這其實就是一個陽謀。慶帝不允許自己勢力做大,同樣也不允許太子做強,超出他的掌控。

春闈是一次各方勢力擴充的機會,除了被禁足的二皇子。范閒的性情,若是擔任考官,必然不會允許太子這麼做。

而這也是慶帝希望看到的,用范閒削弱老二的勢力之後,再削弱太子的勢力,保持一個平衡。

同時,借著這個機會,也可以對付林若甫,打壓六部勢力。這次查貪案中,除了賴名成之外,最讓他不滿的,就是丞相林若甫。

二皇子借勢反擊,慶帝樂見其成。二皇子和都察院之後,再讓范閒得罪太子,清算林若甫,這就是孤臣。

隱藏最深的人

太子,二皇子,范閒,都是慶帝的孩子,這一大家子可以說是父慈子孝,唯一單純些的似乎只有年幼的三皇子,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三皇子並不單純。他很清楚自己的命運,不會比二皇子好多少,只是二皇子暫時頂在前面,慶帝還用不著他。

青樓的事情,范思轍也許不清楚,但他絕對是清楚的,因為范思轍只管帳,而三皇子卻參與了其它許多。

他這麼做其實就是故意自污,不給慶帝夸自己德賢兼備的機會。但同時,他又給自己留了一手。

青樓的事情,他不但拉上了范思轍,還拉上了許多勛貴家的紈絝,這其實也是一種拉攏手段。

是不是紈絝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們背後的家族,只要搭上線,將來需要的時候就可以用。

勛貴紈絝當街找范閒麻煩,范閒和林婉兒都以為是二皇子的手段,目的是麻痹范閒。但從二皇子和謝必安的對話可以看出並不是。

所以,這些都是三皇子安排的。他的目的很簡單,一是擔心范閒看穿,暗中記仇自己利用范思轍,所以借著機會,讓自己挨頓打,好讓事情翻篇。

另外,也是借著母親的教訓,還有長輩的囑託,和范閒建立正式的聯繫,今後他便可以光明正大找大表哥范閒。

他很清楚,作為一個年幼的皇子,自己今後日子能否安穩,很大程度取決於范閒。

三皇子才是隱藏最深的人,騙只是過了范閒,卻沒有騙過慶帝。慶帝聽到三皇子挨打的時候,一副想看熱鬧的表情。

慶帝想看看,這個小兒子能不能蒙住范閒,范閒又會怎麼處理。結果得知范閒攔住不打了,知道範閒沒看破,也可能是不計較,頓時覺得無趣。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范閒其實也有自己的計較,和太子還有二皇子都會撕破臉,為了范家和自己的未來,掌握命運主動權,他也該有自己的打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7f1ea3ab679d94f7dbed71b2a1cc9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