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範類專業認證背景下體育教育專業術科教學改革與實踐 —以鹽城師範學院為例

2023-05-03     生態體育

原標題:師範類專業認證背景下體育教育專業術科教學改革與實踐 —以鹽城師範學院為例

術科課程是體育教育專業區別於其他專業的「屬性課程」,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學分占比最高。然而,在傳統術科教學模式下培養的體育教育專業畢業生,逐漸表現出師範能力下降、知識結構與體育與健康課程需要不適應等問題,導致其越來越難以「匹配」基礎體育教育的現實需求,進而導致就業難等社會問題。專業認證提出的「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理念為這些突出問題的破解指明方向,尤其是指出要加強師德教育、教學能力等新時期體育專業人才核心要素的培養,這些對術科課程如何打破傳統教學理念並與體育教育專業國際化接軌具有突出意義。鹽城師範學院體育教育專業是全國首家通過師範類專業認證(第二級)的試點院校,在術科教學層面進行了積極改革與探索,形成以理念為引領,教學模式、課程內容、教學評價為支撐的教學改革體系。自改革以來,鹽師體教學生畢業前教師資格證考取率平均為 98.3%,應屆體育教師編制考取率穩定在75%以上,在全省具有一定優勢。有鑒於此,梳理與總結其改革經驗,以便為其他高校體教專業進行術科教學改革提供借鑑。

引文格式: 戴俊,劉躍,汪慶波. 師範類專業認證背景下體育教育專業術科教學改革與實踐——以鹽城師範學院為例[J].體育學刊,2023,30(01):112-117.

1.教學理念突破:從「教會學生做」到「學

學、學會育人、學會發展」

1.1 學會教學:從「教會學生做」到「教會學生教」

傳統教學理念下的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術科教學模式是教師講解+學生練習。這種理念下因學生對教學技能的感知和實踐不足,培養的人才與基礎教育體育教學需求的不適性主要體現在:隊列隊形、口令等教學基本功缺失,技術原理分析、教學組織、保護幫助、糾錯等教學能力欠缺。專業認證工作給師範辦學準確「把脈」,強調師範生培養的社會適用性,重塑對師範性的追求。鹽師體院修訂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拓展人才培養目標的內涵,突出師範生教學能力與從教信念的培養;畢業要求主動對接認證標準,詳細詮釋學科素養與教學能力等具體要求,並細分指標點支持畢業要求達成。進而修訂課程教學大綱,明確各項目課程目標,凸出教學能力培養在課程目標中的重要地位。「學會教學」是對專業認證政策的響應,也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基本條件,更是對師範性的應然追求。

1.2 學會育人:從「知識表征」到「綜合育人」

師範生兼具「被育」與「育人」雙重屬性,在職 前、職後扮演著「被育者」與「育人者」的雙重角色,「教書匠」向「育人者」的轉變是體育師範生培養的方向。體育院校育人方式停留在以理論課程學習為主,以教師教育類課程為主要載體,以知識傳授為主的育人方式不符合現代教育理念的發展。術科課程的獨特育人功能也未有效發揮,育人方式的單一性導致其育人效果亦不盡人意。鹽師體院以認證標準為指南,把「有效組織課外鍛鍊、課餘競賽能力」作為「班級指導」畢業要求的重要內容。踐行「以體育人」理念,把體育活動作為學校綜合育人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具備向大眾傳播、普及體育鍛鍊知識 和方法的能力,具有策劃和組織大眾體育活動,提升大眾體育健康水平」作為「綜合育人」畢業要求的重要內容,構建校內外一體化的綜合育人體系。在綜合育人能力方面,通過課外體育活動組織和設計實踐,提高學生運用《班級與學校管理》相關知識,以體育為載體進行育人,充分發揮實踐育人功能。

1.3 學會發展:從「技能表征」到「多維發展」

傳統教學模式下對於體育「准教師」們自我發展意識與溝通合作的培養與訓練明顯不足。以教師講解為特徵、以技能掌握為導向、以應付面試為目標的術科教學,對於學生髮展的支撐顯得更為困窘。技術講解+技能訓練的術科教學模式,只關注到學生客觀的考試需要,未關注到學生持續發展的內在需求。鹽師體院在認證標準的基礎上拓展其內涵。即要求術科教師在教學中,結合中小學學校體育發展和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講解項目發展的前沿動態與科研訓練新成果,引導學生自主選題開展教育反思,加強學生反思能力的訓練;以教育見習、實習為契機,開展學生自主反思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撰寫活動反思,訓練學生教研反思能力。

2.優化教學模式:從「聚焦課堂」到「課

內外、校內外一體化」

傳統術科課程教學模式偏向「訓練化」,具體表現在:教師講解時間過長;教學方法以分解教學法為主;內容缺乏有效加工, 脫離中小學實際需要;關注學生在課堂內的有效學習, 忽視學生課外自主學習。鹽師體院通過實施術科課程校內外、課內外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盤活現有資源,充分利用學生校內外時間。通過將課外活動納入課程體系建設,學生早操出勤率等納入考核內容;將體育社團與運動競賽與學生技能發展有機融合,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校內外競賽,敢於「亮相」展 示,敢於上場執裁。延伸學生有效學習時間,拓展學生練習空間,補齊學生「短板」,提升專項能力。實行課內外一體化需要解決 2 個核心問題,一是課堂上解決學生練什麼,二是解決課外學生怎麼練。

3.整合課程內容:從「競技體育傳承」到「體

育健康引領」

長期以來,高校體育術科課程內容的選擇偏向「競 技體育傳承」,強調技術動作的「高階性」與「準確性」, 忽視術科課程在培養學生意志品質、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促進作用。鹽師體院整合課程內容,積極踐行專業認證理念,發揮體育教師在基礎教育中的健康引領作用。通過課程內容的豐富與精細,圍繞學生健康教育促進、教學技能提升、教育情懷深化、探究與創新思維培養進行課程設計。培養學生在課堂中應對意外事故的處理能力,強化師範生的「學以致用」,發揮師範生在教學中的引領作用,提高中小學生的保健意識及應對能力;主動銜接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需求,實現師範生知識、能力在中小學的轉化,促進體育課程「教會、勤練、常賽」的常態化發展。

4.革新教學評價:從「單一評價」 向 「綜合

評價」轉變

傳統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為:重視評價結果,忽略評價過程,進而學生的學習過程不能有效監控、學生的主體性與個體差異性不能充分體現。認證理念下的教學評價觀是一種多元化、過程性評價,是積極探索增值性的評價,更是一種不斷健全的綜合性評價。鹽師體教開展專業認證以來,術科課程考核積極踐行專業認證理念下的教學評價觀,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教學大綱,考核方式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教學能力培養為導向。在內容上增加對學生教學能力與課程思政的考核;在考核機制上,學院層面實行巡查+「教考分離」 考核機制。模擬「國考」面試環節與教師編制 的面試場景,創設學生在陌生情景下進行技能展示與無生試講環節。

5.轉變教師觀念:從「技能提升為旨趣」到

「教學能力生成為目標」

專業認證下,術科教師的從教觀念應該要從由關注師範生技 能的「高精尖」轉向教學過程的「學以致用」。隱藏在教學過程中的教育功能需要術科教師,一是要深化理念,「學會教學、育人、發展」是指導術科教學改革的核心,是實施教學改革的行動指南;二是要提升專業素養,師範生培養具有強烈的行業性、專業性、職 業性。三是要深耕教學環節,教師要注重理論思維的提升,增強對術科教學的理解與實踐。鹽師體教在專業認證理念下,積極推動術科教師教學觀念轉變。針對術科教師缺什麼、怎麼辦等問題,採取術科課程「項群化」管理模式,通過教學案例集編寫、教研活動等加強術科教師間的教學互動,減少教學中的機械重複。通過教師教育課程教師、術科教師間的協同教育,改變傳統教學中術科教師與教材教法教師「同質異構」現象;通過線上+線下的學習培訓,提升術科教師教學設計能力與課程思政開發能力;定期開展術科教師到中小學進行教學觀摩與教研交流活動,動態把握基礎教育需求變化。

第一作者:戴俊,男1965年生,江蘇鹽城人,碩士研究生學歷,鹽城師範學院體育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體育人文社會學。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主持省部級課題5項。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在體育類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

生態體育:體育場館園區小鎮綜合體投資設計運營規劃,康養文旅鄉村振興產業融合發展智慧升級。

免責聲明:【生態體育】圖文來自於網絡,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目的,如有標註錯誤或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生態體育及時更正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798cebea30fdf5ff6f881556caf44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