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雙胍是臨床上用於治療糖尿病的首選藥物。
它之所以能夠成為首選藥物,一方面是它具有強效的降糖作用,幾乎不會引起低血糖,並且患者的血糖越高,它降糖的能力就會越好,第二方面是這種藥物還具有控制體重的效果。
但它畢竟是一種藥物,很多人說長期服用這種藥物會傷肝腎,真的是這樣嗎?
老年患者在服用這種藥物時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患者在服用二甲雙胍之前,需要牢記以下這幾點
1、長期服用二甲雙胍不會傷肝腎
二甲雙胍具有比較大的安全性,在合理有效的範圍內,使用規範的劑量,是不會對肝腎造成損傷的。因這種藥物不需要肝臟進行代謝,也不存在腎毒性。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本身肝腎功能就不太好的患者來說,醫生通常會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減少藥物的用量,甚至會停用藥物。
2、老年患者長期服用這種藥物,需要定期檢查肝腎功能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體內的各項機能會不斷的降低,肝腎的功能也是如此,所以老年患者在服用這種藥物之前,應該先檢查肝腎功能。
對於需要長期服用二甲雙胍的患者來說,在服用藥物6個月左右,就需要檢查一次腎臟的功能。
如果本身腎臟的功能就不太好,則需要將檢查時間縮短到3個月。
3、服用藥物後出現胃腸道反應,酌情減少藥量
服用這種藥物是存在一定副作用的,常見的就是胃腸道的不適反應,比如食慾減退、腹瀉等。
如果患者出現的不是特別嚴重胃腸道的反應,建議是先調整用藥的時間,或是減小用藥的劑量,觀察不良反應是否減輕。
如果出現的是特別嚴重的胃腸道反應,可以先停止用藥,再具體諮詢醫生調整用藥方案。
4、注意緩解不良反應
據相關統計發現,初次服用這種藥物的患者,大約有10%~20%會出現胃腸道的不良反應。一般情況下,隨著身體對藥物的慢慢適應,在10周內不良反應就會消失。
想要減輕藥物帶來的不良反應,患者可以在吃飯過程中或是飯後服用藥物,也可以先小劑量服用,然後慢慢增加劑量。
必要時還可以服用一些特殊的劑型,比如緩釋片、腸溶片等,幫助緩解不良反應。
5、血糖穩定也要繼續服用藥物
很多患者服用一段時間的藥物以後,血糖逐漸穩定,就開始減少藥量,甚至是停用藥物,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糖尿病本身就是一種慢性疾病,如果突然停藥或是不遵醫囑服用藥物,很容易使血糖控制的不好,會誘發心臟病、糖尿病眼部疾病、腦卒中等併發症。
即使血糖穩定也不能停用藥物,在治療的過程中,如果在10年或是20年以後,血糖一直處於穩定的狀態,才能算是達到了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
對於糖尿病的患者來說,在服用藥物之前,要牢記上文提到的這幾點,會更利於血糖的控制。
還要注意的是二甲雙胍畢竟是一種藥物,所以患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不要隨意增減藥量或是停藥,避免給身體帶來嚴重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