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曾給英女皇寫過一封信,現在保存大英博物館,976字盡顯荒唐

2021-06-10     今日生活視角

原標題:乾隆曾給英女皇寫過一封信,現在保存大英博物館,976字盡顯荒唐

導語:在談到晚清因為國力太弱挨打的原因,我們常說是「閉關鎖國」造成的。事實上,這並不是十分準確的原因,中國在歷史上一直是「封閉」的,比如秦漢明朝,對外貿易或對從外來的貿易都有非常嚴苛的限制,鹽和鐵等關鍵商品將被政府封鎖或限制。

然而,那些朝代並沒有因此而被外國痛擊,反而他們仍然走在那個時代的前列。同時,清朝其實也沒有全然對外封閉,其實清朝從早期到晚期都有與外國人交往和交流的習慣。如康熙指定比利時人南懷仁編年曆;雍正與俄國人簽訂條約;乾隆還接待了英國使節,我們怎麼能說「閉關鎖國」呢?

乾隆曾給英女皇寫過一封信,現在保存大英博物館,976字盡顯荒唐!

那麼,為什麼其他朝代在閉關鎖國的時候國家實力很強,而清朝在與歐洲人的長期接觸之中卻越來越落後與其他國家呢?也許乾隆寫給英女王的一封信可以幫助我們回答這個問題。然而,這封976字的信的內容卻荒謬與可笑,這也揭示了清朝落後挨打的根本原因。

清朝與外國人的接觸早在康熙時期就發生了,因為康熙把一小片土地割讓給了俄羅斯人。當然,俄羅斯人也要表現出對「天國」的尊重,與我們談談商業合作。1720年11月,俄羅斯人來到清朝的宮殿,但和晚清那樣,由於跪式拜見的原因與清朝發生了衝突。最終,俄國大臣讓步了,但清朝與俄國的合作破裂了。

到1793年,清朝龍椅上的皇帝由康熙改為乾隆,帶著期待和好奇心,英國還派了麥卡特尼作為特使前往清朝。英國人他們帶來了當時英國最有戰鬥力的工具,希望能吸引乾隆允許中國與英國開展一些商業活動和交易。事實上,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利時就被利用,有弊時唯恐避之不及。

但與乾隆皇帝與前朝有所不同。首先,他因為下跪儀式繼續與使節爭吵。然後,面對英國人帶來的全新科技成果。

乾隆高傲地對麥卡特尼說:「你們國家貢獻的東西我們國家也有」,不僅如此,他還向麥卡特尼炫耀自己國家的財富,把所有的黃金都拿了出來展示給使臣看,皇宮裡面的金銀珠寶,驚呆了使臣,因為這一切都表明清朝的物產和財富非常多。

因此,麥卡特尼在日記之中寫下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我不知道中國是有多麼的富強,能讓一個皇帝如此猖狂,目中無人。」,一個有著強勁力量的窮人看到一個虛弱殘敗的土豪,結果會是什麼?我們都知道,乾隆皇帝給英女王的976字回信更是有意思,比如:

「尊敬的國王,身在遠洋,卻一心想學習我們國家的文化,來教化你們國家的人,特地派使者來拜訪,叩祝萬壽,並備進方物,用將忱悃」,我們可以看出皇帝完全誤解了英國來訪我國的意圖,他只是認為英國來我國是來學習我國的制度的,回去教化他們的公民。但是沒有想到,真正的意圖卻是想要與中國進行貿易。

除此之外,英國人想派使者到首都,負責兩國貿易,但乾隆說:我在清朝這裡有自己的制度,你不能這麼做!英國女王看完這篇文章一定會發瘋的:你不是國王嗎?清朝的制度不是你說一句就可以改嗎?後來乾隆一再向英女王指出,貿易與體制不相容,所以我們不能進行貿易。

一直有西方國家的人願意到中國王朝工作,但是他們永遠不被允許回到自己的國家,這是中國王朝的習俗。一個外國人想要來京工作,也居住在北京,但是又不是國人,那麼對於我們來說有什麼益處呢?其實說白了,乾隆這句話的意思是:只要不符合現行制度,對清朝不好的事情他都不會做。

「賜予你國王一個奇珍異物,他上面有彩緞羅綺,但是長得像一般的物品,文玩器具諸珍,另列有清單。」 為了保守而保受之後,乾隆還在英國女王面前「炫富」。

猜想英國女王看了之後會想:他這麼說,是想吸引我去搶錢嗎?這麼差的政治外交水平,這麼有錢,誰不去搶他的呢?所以不難理解後來的鴉片戰爭,因為乾隆的自滿心既荒唐又極大地刺激了英國人的野心,不來打架才是莫名其妙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71389044_115015-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