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招商很難,但也不是沒有辦法……

2022-06-03     廣電獨家

原標題:綜藝招商很難,但也不是沒有辦法……

來源|IFORMATS

文|劉大壯

拉開和短視頻帶貨品牌的差距,是綜藝節目招商突圍的關鍵。

如今搞綜藝最難的是什麼,就是招商。

除了一些頭部綜藝,有的大熱IP可能都無法順利等來贊助:各種被誇的《半熟戀人》甚至裸播到底。或許有些用心製作的綜藝存在受眾面太小或數據不高的現象,但《半熟戀人》是總點擊量達11億的綜藝,依然存在招商難的問題。

裸播的《半熟戀人》不是個案,一些藝人云集、綜藝常客助陣的節目很多也不樂觀。最近,黃子韜和陳飛宇靠《新遊記》頻上熱搜,但是節目本身的招商情況也不火熱,僅有奧利奧、安慕希和美團3個品牌贊助。

相比新內容品牌《聲生不息》開播前成功招商9大品牌、《乘風破浪的姐姐》招商近40家,最近新綜藝的路走得確實有些艱難。

這種大環境下,如何能順利招到商、賺到錢?

▍了解品牌訴求,理解品牌,投放邏輯

橫向對比, 品牌雖然投放在綜藝節目的預算減少,但是流向短視頻平台的資金卻有所增加。

對綜藝節目的投資減少,不能簡單地以電視平台和網絡平台的視角進行對比,例如《半數戀人》是純網播,招商數為零,《聲生不息》為台網聯播,就有較好的表現。

所以, 綜藝節目的競爭對手並不是不同的平台播出不同的節目,而是變現模式與長視頻綜藝完全不同的短視頻。

綜藝節目的時長較長,消費者從看到節目到刺激出購買衝動的時長也相對較長。

而短視頻可以快速刺激觀看者的購買慾望,在視頻連結中直接無障礙下單,ROI也就是投資回報率更加可控,速度也夠快。對於有快速提升業績需求的品牌來說,短視頻似乎是更好的選擇。

因此, 綜藝節目的招商目光應當適當投向非快速變現、致力於維護長期品牌形象的高端品牌,或近期鞏固口碑的目的大於追求的ROI企業。

在最近播出的《聲生不息》中,出現了中國移動、京東、嵐圖汽車等 非消費品品牌。而曾經幾乎在各大綜藝里都能尋到一席之地的贊助王者Vivo和Oppo手機則逐漸淡出視線。

作為《大偵探》七季節目的老夥伴,「探案神器」Oppo在本季也終於和老朋友說再見;Vivo在延續了一個季度對《你好星期六》的贊助之後,也和合作了10年的《快樂大本營》分手了。

在新一季更換為京東冠名後,《大偵探》特別感謝了這些一路陪伴的品牌方們。

反觀最近在綜藝節目贊助上捨得投入的則是伊利集團。優酸乳作為年輕向品牌,接替了對《你好星期六》的贊助,而高端品牌金典有機奶則獨家冠名《乘風破浪》。

另一個品牌則是甚少在綜藝節目中露臉的京東,其取代Oppo成為了《大偵探》的冠名商。

相比短視頻,綜藝節目的製作成本更高,必然要對標能負擔得起更高投資門檻的品牌。

拉開和短視頻帶貨品牌的差距,是綜藝節目招商突圍的關鍵。

▍形成電視觀眾與品牌用戶的粉絲閉環

電視綜藝需要加強對垂直賽道的深耕,抓住關鍵目標粉絲,形成圈層。

不面對廣大觀眾群體的反面不是大範圍觀眾的流失,而是增強某個忠實群體的黏性。群體黏性高,則對節目的認同度就高,對贊助品牌的轉化就更有效。

深耕垂直賽道,抓住核心觀眾,其中一個好處就在於,投資是可控的,小而美的綜藝一樣可以完成高轉化。

例如,如今電視節目的主要收視群體為中老年人。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深,中老年題材節目一定有巨大的發展前景。而健康是中老年觀眾關心的頭等大事,健康題材的節目就是未來電視台可深耕的賽道之一。

健康題材的傳統做法可能是名醫問診或健康訪談,作為越來越時髦的中老年人,一檔中老年健康題材的真人秀,是不是為一個好的選擇呢?

如北京衛視製作的《活過100歲》的節目模式,該節目投資小,操作便利,在收視上取得了很大成功,在網絡上也有不錯的反響。

開播時,該節目還未有任何品牌贊助,而節目播出一期後,就迎來了「京視健康」App的品牌贊助。該健康App也是同類型節目《養生堂》的贊助方。 品牌形象與節目深度捆綁,直接面向節目的目標群體。

在這種邏輯下製作的節目,觀眾與品牌受眾高度重合, 由節目引流向品牌的用戶不僅可以為品牌提供粉絲的消費力,粉絲在品牌的消費偏好亦可為電視節目提供更準確的觀眾畫像,從而更精準地製作這個人群所感興趣的內容,增強觀眾忠誠度。

節目和品牌互相合作,形成閉環。

在好的內容獲得優質招商的前提下,調整招商策略和內容方向,也是適應市場變化的必修課。

「廣電獨家」是廣電業界第一訂閱號,「影視獨家」透視影視熱點,北京中廣傳華影視文化諮詢有限公司運營,長按二維碼可訂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4cc36f1c771e6be51af9f21fa095c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