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一帶一路」中國·寧波國際攀岩大師賽在海曙區鄞江鎮攀岩公園舉行。(林海 攝)
日前,在卡達首都多哈舉行的國際舉重聯合會執委會上,寧波突破重圍,獲得2026年世界舉重錦標賽舉辦權,這是世界舉重錦標賽1995年在廣州舉辦之後再度在中國舉辦,也是頂級世界大賽又一次落戶寧波。
隨著城市國際化的加速,國際性體育賽事已經成為各大城市競相追逐的焦點。從奧運會到各類世界錦標賽,這些賽事的舉辦不僅激發了人們對體育運動的熱情,更為舉辦城市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
今年9月,杭州第19屆亞運會沙灘排球比賽在寧波半邊山沙灘排球中心舉行。(林海 攝)
體育大賽激發城市活力
運動、激情、夢想……今年9月以來,杭州第19屆亞運會帆船帆板比賽和沙灘排球比賽、女排奧運資格賽、WTA寧波網球公開賽等體育大賽密集在甬落地,吸引眾多媒體關注。隨著杭州亞運會的成功舉辦,體育大賽越來越多地進入寧波這樣的城市,成為後亞運時代的一種新氣象。
體育賽事是加速城市蝶變的助推器。世界田聯主席、英國奧委會前主席塞巴斯蒂安·科曾經指出,如果申辦、籌備、舉辦奧運級別的賽事需要10年時間,那麼實現賽事遺產也必須視為一個持續10年的大項,以保證賽事福祉惠及城市的方方面面。
體育賽事對城市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同樣不可忽視。一方面,賽事的舉辦可以吸引大量的遊客和觀眾,為城市的餐飲、住宿、交通、旅遊等相關行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賽事的舉辦還可以促進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提升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為城市的長期發展奠定基礎。
市體育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寧波舉辦的市級以上大賽有60餘場。其中,亞運會帆船帆板比賽和沙灘排球比賽、首屆中國—中東歐國際帆船賽、WTA寧波網球公開賽、全國青少年U系列英式橄欖球錦標賽等賽事是第一次在寧波舉辦。
其中,上半年寧波舉辦國際體育賽事11場,吸引參賽人數1萬餘人,觀眾40萬人次,帶動相關消費8億元;通過加大投入力度、引進社會力量等方式,推進寧波奧體中心、奉化體育館、北侖體藝中心、象山亞帆中心等大型「一場兩館」建設。寧波打造300餘個體育公園、嵌入式體育新空間,全市基本建成「10分鐘健身圈」,場地設施條件可滿足承接國家級賽事、綜合訓練和全民健身、文體活動的多層次需求。
在這些重大賽事中,9月中旬在寧波北侖舉行的女排奧運資格賽十分引人注目。在7天的緊張賽程中,中國女排和塞爾維亞、多米尼加、荷蘭、加拿大等國的選手先後對壘。雖然沒有獲得直通巴黎奧運會的資格,但女排姑娘在賽場上的表現可圈可點,人們從她們身上看到了心有所向、努力拚搏的自己,還看到了一座城市前進路上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動力。
當杭州亞運會帆船帆板比賽在象山舉辦的同時,皮划艇、賽艇等既能塑形又足夠「酷」的運動,成為年輕人的「新寵」。在社交平台,今年關於皮划艇、槳板的搜索量、發布量暴增兩倍以上。
首屆中國—中東歐國際帆船賽、寧波市全民帆船聯賽、寧波市全民槳板聯賽等賽事的舉辦,為擴大水上運動人口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背後,是寧波全面布局海洋運動產業、做大亞運經濟蛋糕的不斷努力。這座「人人運動,人人健康」的活力之城,正朝著「打造長三角地區帆船運動名城、長三角海洋運動中心」的目標努力前行。
「寧波象山承辦的杭州亞運會兩個比賽項目,對提升寧波和象山的城市影響力,無疑具有直接的幫助。我認為,接下來需要著重考慮後亞運時代的場館利用問題,把賽事體系和體育產業進一步推動發展壯大。」寧波大學體育學院教授陸亨伯表示。
今年11月,寧波市全民帆船聯賽(梅山灣站)舉行。(林海 攝)
品牌賽事亟須升級「增強版」
國際排聯終身名譽主席魏紀中在寧波時曾經提到,體育賽事的重要效應,在於它的外部經濟性。一場體育大賽,體現的是城市的國際化水準和現代化服務,帶來的是城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女排賽事持續10多年在寧波北侖舉辦,大大提高了寧波在國內外的知名度。
記者通過走訪相關人士了解到,周邊城市如上海、南京、杭州,同類城市如深圳、廈門、青島、大連,近年來在體育大賽的舉辦方面有許多大手筆。上海舉辦的F1賽車大獎賽中國站、網球ATP大師賽、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世界花樣滑冰錦標賽、短道速滑世界盃、世界自由式輪滑錦標賽等世界頂級大賽享譽海內外。同為計劃單列市的深圳,體育賽事市場呈現高端化、國際化、全面化,已經形成了天上「鷹擊長空」(無人機運動等)、地上「你追我趕」(路跑、球類等)、海上「百舸爭流」(帆船等)的局面。
和這些城市相比,寧波除了女排系列賽事具有相當的影響力之外,其他體育賽事在規格、規模、特色、影響力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國研經濟研究院東海分院的調研報告顯示,寧波曾舉辦過的世界級賽事有世界排球聯賽分站賽、龍舟世界盃等,但對城市的綜合帶動效應和傳播影響力有限,賽事的延續性和城市的匹配度、賽事之間的聚集度、品牌效應和拉動城市綜合效益方面有待提高。
「寧波有很好的賽事體系基礎,但目前還缺少長時間在寧波舉辦的品牌賽事。寧波舉辦的網球WTA賽事可以和上海的ATP賽事開展多層次的合作,在未來形成長三角的賽事體系。」上海體育大學教授黃海燕認為,寧波馬拉松的提檔升級可能是當前需要著重考慮的,讓寧波馬拉松成為引領品牌賽事構建的一項標誌性賽事。
杭州亞運會沙灘排球比賽和帆船帆板比賽分別在寧波半邊山沙灘排球中心、寧波象山亞帆中心舉行。亞運會之後,象山積極引進濱海體育賽事,先後舉辦了中國大學生沙灘排球精英賽、中國大學生帆船錦標賽等。黃海燕說:「象山現在是寧波重點打造的一個區域,寧波需要圍繞亞運場館,從國際化戰略的角度去思考,構建符合城市發展的賽事體系。」
去年12月,近萬名選手參加寧波馬拉松比賽。(徐能 攝)
打造「國際范」的賽事之城
站在體育國際化的風口,寧波追夢的腳步不曾停歇。本月初,中國羽協在官網宣布:確定寧波市為2024—2025年亞洲羽毛球錦標賽申辦城市,目前,我市相關申報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對標全球與寧波資源條件相近的城市,打造「運動寧波」城市品牌、建設具有「國際范」的體育運動時尚之城,成為各方期待。
「爭取舉辦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頂級賽事,是打造城市金名片的重中之重。」國研經濟研究院東海分院院長陳旭欽認為,寧波可主動與國家體育總局、浙江省體育局等主管部門積極溝通,使世界頂級賽事和本地IP賽事「齊頭並進」;爭辦桌球、體操、舉重、羽毛球等項目的世錦賽、亞錦賽;以WTA寧波網球公開賽為契機,積累辦賽經驗,爭取高等級ATP網球賽事落戶寧波;打造WTCR房車世界盃成為國際精品賽事。
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認為,未來要從後亞運時代的角度,發展濱海運動——培育具有寧波特色的自主IP職業賽事,培育濱海運動品牌賽事,依託江、河、湖、海等寧波特色水文資源,聚焦帆船帆板、皮划艇、賽艇、龍舟等運動,聯合世界帆聯等組織,打造帆船賽等自主IP賽事。要培育特色戶外品牌賽事,充分挖掘「陽明文化」「浙東唐詩之路」等文化元素,基於奉化、寧海等地戶外越野賽事經驗,因地制宜辦好寧波馬拉松系列賽、「一地一品」特色體育賽事等精品賽事,建立「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市場運作」的體育賽事模式,構建「一市多品、一縣一品」格局,推動專業競賽、群眾競賽、青訓競賽和學校競賽深度融合,做好賽事在海內外的傳播。
寧波財經學院影視學院從事國際傳播研究的王聲平教授認為,要注重完善各類體育賽事的要素支持,吸引民營企業投資各類體育賽事。積極引入社會資本辦賽,通過市場化、多元化、專業化的辦賽機制,引導民營企業參與國內外頂級體育賽事、寧波當地特色品牌賽事、群眾體育賽事等各類賽事的引進、贊助,以及大型賽事相關場地設施等的投資。打造專業化賽事運作管理隊伍。通過知名體育企業、頂尖俱樂部、國際體育組織等渠道,引進各類體育賽事開發與運營的專業人才團隊來寧波創新創業,並鼓勵寧波高校培養賽事運作管理領域的專業人才。 記者 楊緒忠 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