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皇帝的聖旨從京城傳到廣州需要幾天?

原標題:古時皇帝的聖旨從京城傳到廣州需要幾天?

從北京到廣州的直線距離大約是1900km。這個距離還是比較遠的,但放到現在,這都不是事,坐高鐵才8個多小時,坐飛機也才3個多小時。

但是在沒有高鐵、沒有飛機的古代,這是比登天還要困難的事。

古人一天能走多少公里呢?

步行基本上能走50公里左右,按照這個速度到從北京到廣州需要40天左右。

當然,古代也有交通工具。古人遠行,要麼乘坐馬車,要麼騎馬,要麼坐船,也有騎驢或騎騾子的,這個速度只比腿腳快點就不細說了。另外,聖旨這玩意,作為內部傳輸的東西,一般是不要馬車運輸的。

我們重點說說騎馬和坐船。

無論是騎馬和坐船,最快的當屬「國家特快專遞」,也就是「驛傳」或「郵驛」。這是傳送公文、信息及情報的通道。我們常說,八百里加急。八百里有點誇張,如果真達到八百里,不知道要跑死多少匹馬。

正常情況下,這個速度有多少呢?

不同的朝代規定不同,但速度大都差不多。漢代馬遞的最快速度是日行四百里,唐代最快的要達到日行五百里。當然,必須皇帝的聖旨或者敕令才能達到這個速度。一般而言,車行至少一百二十里,騎馬一百八十里。

從直線距離來看,在唐代一個情報從北京傳到廣州至少需要7天時間。但這是直線距離,而且還要水陸兼程,實際耗費的時間遠遠不止7天。

唐代的政治中心可是在西安和洛陽啊。從西安和洛陽出發達到廣州的聖旨呢?

這有個很好的例子。詩人杜牧有詩云「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相傳楊貴妃喜食荔枝,而廣東所產荔枝,尤勝於蜀,所以唐玄宗專門開闢了特快通道,每年飛騎傳送,走數千里,馬死無數而荔枝之味不變。

常溫下荔枝保鮮不超過一周,如果放上冰塊可以超過一周。這個時間應該和從聖旨到廣州的時間差不了多少。

到了清朝,由於軍機處的設立,文書傳遞的速度被提高到一晝夜六百里。如果是皇帝的聖旨,速度更快,甚至可以達到八百里。從北京到廣州需要至少5天的時間。

以上的測算還都是直線距離。實際上,北京到廣州的距離要遠得多。清朝時期,走陸路從廣州到北京,距離大概是4800里。騎快馬八百里加急,日夜兼程,那麼就只需要6天左右的時間了。

有人說,清朝末年,朝廷不是修建了鐵路嘛,比如貫通南北的京漢鐵路,速度應該快點。但那時火車的速度也才30公里左右。如果除去停靠站點和鐵路不通的情況,還趕不上八百里加急。

再說了,清朝修建鐵路時,電報已經出現了。比如,甲午戰後,慈禧太后向十一國宣戰時,就是通過各地電信局,將宣戰詔書下發出去的。當然,宣戰詔書後來被郵政大臣盛宣懷扣押了,後面發生的就是東南各督撫的互保了。

電報是一種即時遠距離通信方式。從理論上來說,慈禧太后的宣戰詔書可以立即到達地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413517c8d9d822ee881a8484ffb0f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