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文化佛山行丨謝紅:挖掘佛山「鎮」街之寶,書寫新時代宣傳「好文章」

2024-08-01     羊城派

今年1月,佛山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強調要擦亮歷史文化名城品牌,首次提出粵劇文化、功夫文化、龍舟文化、龍獅文化、陶藝文化、工匠文化、美食文化、秋色文化、祖廟文化等「十大傳統文化」。

作為紮根佛山近40年的嶺南文化大報,羊城晚報多年來從未缺席佛山經濟社會、文化事業發展的重大時刻。佛山「十大傳統文化」的提出,也讓我們對於文化挖掘有了更多的思考。

幾百年前,當第一頭南獅在佛山的街頭起舞、騰跳,自此成就佛山「南獅之鄉」的美譽;400多年前,高明鄉賢、明朝進士區大相、區大倫兄弟帶頭捐資在龜峰山上興建了靈龜塔,祈求風調雨順。

翻閱歷史的長卷,文物是無言的百科全書。每個時期的歷史遺蹟、文化古蹟、人文底蘊、文化瑰寶,都成為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承載著佛山人民的基因和血脈,生動述說著過去,深刻影響著當下與未來。

長期以來,羊城晚報習慣從「橫截面」觀察社會百態,決定從另一個角度去尋找「文物」。我們想尋找的,並非那些藏在深閨、藝術價值極高的「國寶」,而是以俯身之姿,尋找那些與佛山這片廣袤大地血脈相連、貼近人民生活、見證社會變遷的「文物」。這樣的「文物」,藏在佛山近3800平方公里的廣袤大地上,藏在佛山的鎮(街)里。

今年5月起,羊城晚報全媒體傳播中心開闢全新融媒體欄目《「鎮」街之寶》,在佛山大地上行走,深入各個鎮(街),用手中的筆觸、鏡頭,重新對焦那些不為人知的文化寶藏,讓它們褪去歲月侵襲後的外衣,重新「活」起來、「潮」起來,讓更多的人了解它們背後的故事。

未來,羊城晚報佛山全媒體傳播中心將充分藉助自身全媒體平台資源優勢,發揮媒體整合力量,積極從「觀察者」「記錄者」向「助力者」轉變,始終與佛山各界齊肩並行,共同書寫好新時代的宣傳「好文章」,共同講好新時代「佛山好故事」,為佛山文化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的「羊晚貢獻」。

(作者系羊城晚報佛山全媒體傳播中心主任、高級編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3d6800f0836769c52344a9a694330a9.html














翁城日記 701

202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