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高的瀑布文成百丈漈,水色山容風光奇秀,趁免費趕緊去!

2022-05-18     溫州古道

原標題:中國最高的瀑布文成百丈漈,水色山容風光奇秀,趁免費趕緊去!

文圖:羅山行者戴建達

中國溫州有兩處5A級風景區,一處為樂清的雁盪山,另一處是文成劉基故里景區。今天借五一長假,遊覽了劉基故里景區中的百丈漈。

下面請隨我的筆端先去細細欣賞那百丈漈中的最秀氣最寬廣的百丈三漈。

接近山谷,一座高大的劉基石像,手握文卷,目視前方,巋然而立。背後一巨石上書有"伯溫故里,天然文成",彰顯出文化與自然完美融合的氣息。

緣溪前進,景區入口又是一座氣宇軒昂的牌坊,端莊的"神州第一瀑"匾額,襯托著"瀑懸一二三排山倒海,峰峙左中右撲地張天"的對聯,使我們雖未見瀑布,卻已微微感覺到其間的壯觀與豪氣。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報琵琶半遮面。漸聞水聲轟鳴,抬頭見一道寬廣的白色水幕隱約於綠樹後。靠近,谷右懸崖如削,其上那"百丈三漈"四個大字蒼勁雄渾,飄逸洒脫,有中國著名國學大師書法家蘇淵雷提寫。當地民謠曰"百丈三漈百丈寬",三漈為百丈漈中最寬的瀑布,其以秀氣著稱。

三漈從80來米寬的漈口傾瀉而下,雖不高,卻有排山倒海之勢,如白綾垂壁,風姿綽約。瀑前平台上一棵挺拔大樹,枝繁葉茂,綠影婆娑,白水映藍天,綠樹掩碧潭,婉約而秀氣。站瀑前,春風送爽,攜著絲絲水氣,一股涼意撲面而來,心生愜意。

三漈漈頭岩坦寬廣,而旁邊岩壁高竦,怪象叢生。這裡流傳著一個神話故事,傳說呂洞賓塑百丈漈,把方圓百里的大小石頭化成大群牛羊趕向造三漈時,因受女媧阻攔,仙法失靈,大小石頭皆現原形,留下未成之景。散落一地的巨石,將三漈的水分成若干支水流一字排開近百米寬,水勢浩淼,遠望如白紗垂掛,如絲如縷。水流擊石,水幕落潭,這潺潺的水瀉聲仿佛正在向過往的遊人訴說著一個動人的傳說故事。

三漈左上方有一平台,為"國師弈棋台"。據說,暮年劉伯溫結廬百丈漈之下,以瀑為伴,隱世而居,常在此烹茶自弈,以至是非齊一,物我兩忘之境。一小孩正在棋台前,排弄棋子,大有與國師對弈一決高下之氣概。

在三漈上方不遠處,有一深潭叫"神龜潭",因位於高崖上的觀音洞的正下方,也稱觀音放生池。潭水清碧如玉,匯融百川,滿溢緩流。潭中臥有巨巨形似游龜戲水,抬頭望山,怡然自得,靜觀塵世。相傳此龜為觀世音菩薩放生所化,位於八仙岩與三漈之間,鎮住了八仙岩向下滾落山谷,以免擾亂了下方的國師對弈之雅興。

細賞完三漈與神龜潭,意猶未盡,依依不捨。無奈時間匆促,隨曲曲流水,跨碇步,穿崖洞,邁石橋,便去追逐雄偉的百丈二漈而去⋯⋯

山以峰勝,澗以漈名。文成百丈漈是國家5A級景區劉基故里景區的核心部分,百丈漈共有三漈,以"一漈雄、二漈奇、三漈幽"的獨有特色冠絕神州。欣賞完三漈之後,讓我們繼續去盡覽二漈百丈深奇之壯貌。

告別百丈三漈,追尋百丈二漈而去。一路幽潭奇岩,碇步曲曲,石岩壘壘。匆見一巨石聳立徑旁,上刻"八仙岩"三個大字。隨之溪谷間出現許多大石塊,形態各異,嶙峋崢嶸。細數之,其間有八座巨石,分列谷岸,引人注目。相傳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在建造成天下第一瀑一一百丈漈之際時,特邀八仙齊聚品賞,因眾仙留戀此境,故化成岩石,留於百丈二漈下方的溪灘之上,永不離去。

過溪谷,從右上一段石階,沿陡壁下石徑前行。見絕崖擎天,聞水聲轟鳴,綠意盎然,幽深靜朗。峰迴路轉,一條高達百米左右的水幕以氣吞山河之勢傾瀉而下,至下方平涯水潭做短暫停留又折成一幕落入深潭,氣勢磅礴,妙不可言。整個百丈二漈,分上下二折,氣勢如虹。遠望,那白色巨幕高懸青山綠樹之間,與山巒的蒼翠綠幛,遙相輝映,相得益彰。

靠近二漈,水氣漂渺,煙雨撲面,細雨霏霏之感。從廊中觀瀑,瀑流如簾,飄飄洒洒,猶如奇妙的花果山水簾洞。站洞中,水瀉而下撞擊崖壁如鼓聲隆隆,這大自然的傑出音樂,沖走了你心間塵世的紛擾,讓我們的大腦逐漸放空,有的只是被洗滌過後的悅愉。但此處不可永留,需急忙而過,不然難逃濕身之患。

二漈之前,有碧潭深達百丈,相傳直通東海龍宮,因此得名"龍潭"。潭中有一方整的形似玉璽的巨石,被喚為"龍女梳妝檯"。傳說,日出東山之時,常有龍女躍出水面,端坐金椅梳妝。後來,貌美的龍女與痴情的牧童相愛,後來被龍王棒打鴛鴦,牧童冤死,龍女被幽禁龍宮。最終牧童化成金鯉魚永遠守在梳妝石邊,盼望著龍女的出現。優美的傳說更給這綺麗的百丈二漈增添了神奇的色彩。

從二漈左側繼續上山,有一石亭,古樸典雅,名為"沁心亭"。坐亭中,周圍山色盡收眼底,亦可覽二漈之全貌,大有心曠神怡之感。

上步雲嶺,懸崖峭壁間一條險峻小道,直插高山深處。相傳呂純陽在二漈設道廬,常在此逕行走。徑旁有凹瀑形似虯龍,以三折之態傾入深澗碧湫,四周清幽寧靜。此道上去可尋到百丈一漈,但登這一百多級的峻峭石級上嶺巔,絕對是一次毅力與體力的考驗。

離百丈二漈漸行漸遠,但它的奇麗,它的深遠走進了我的文字里。讓我的文字邂逅那大山的清歡,永遠流淌著百丈二漈的源源清泉⋯⋯

雄而高的百丈一漈

浙江文成的南山之巔,天頂秀湖如一面明鏡,鑲嵌於群山環抱之間,湖光山色相映成趣。靠近天頂湖邊一側,懸崖絕壁高萬仞,湖水從二百米高的懸崖直瀉而下,形成了"神州第一瀑"的雄姿。這百丈一漈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確定為中華第一瀑,足見它獨具特有的魅力。

告別百丈二漈,需爬一段陡峭的石階,往山頂攀升。石階棧道蜿蜒盤旋於崖壁上,映入眼帘的是群山連綿,滿目蔥鬱。山路雖險峻,卻遊人絡繹不絕,前者呼後者應,為睹一漈之芳容而樂此不彼。峰迴路轉,猛一抬頭,遠望巍巍高崖上縷縷白紗匯成一幕白帳,輕柔地垂天而下。其間褶皺起伏,絲絲分明,婀娜著多姿的身影,輕緩下墜,仿佛慢鏡頭的感覺,又賦予蒙太奇的體驗,美不勝收,妙不可言。

瀑前有山峰突兀,一石亭臨于山崖之上,正對著一漈,是最佳的觀瀑點。登臨觀瀑亭,儘管石亭有二疊飛檐為蓋,但亭內依舊瀰漫著飛天而來的水煙,讓你無處躲避而"失"身。只見石柱、石凳、石桌都生滿厚厚的苔蘚,沒有任何一方干處,留下的儘是長時間打濕的痕跡。

站觀瀑亭旁,可近距離縱覽百丈一漈之全貌。這一漈一改之前遠望的柔情,仿佛似銀河倒瀉,又似白龍騰空。縱有千岩萬壑,也難以阻擋其萬釣雷霆。其聲似怒雷撼地,其勢如萬馬奔馳,驚心動魄,雄偉壯觀,不愧有"神州第一瀑"之美譽。

難怪明代開國元勛劉伯溫曾數度來此觀賞,寫下著名的《觀瀑》詩:「懸崖峭壁使人驚,百斛長空拋水晶。六月不辭飛霜雪,三冬更有怒雷鳴。」這百丈一漈的曠世奇觀,氣吞山河之雄姿,令國師暮年結廬此山中,以瀑為伴,功成身隱。

舉目仰望,在百丈一漈東邊,只見巨嶂接天,山勢峰嶺疊嶂相映爭輝,正好像一隻展翅翱翔的雄鷹,直指蒼穹。其蒼勁之勢,更襯托出百丈一漈的壯闊雄偉,讓人折服。這只是純粹的大自然的傑作,並非鬼斧神功。這百丈漈的水因依山而多姿,這裡山因這水而成名。山水如此,人世依然,行走山水,亦可頓悟人生。

瀑底開闊平坦,縱使白練飛瀉,落入百丈深壑,飛珠濺玉,怒瀑驚雷。最後還是化成涓涓細流,穿石鑽縫,回歸平靜。漫步瀑底,高瀑成潭,潭溢成溪,小橋流水,百草豐茂,綠樹成蔭。突想,這水位置不一樣,其狀態完全不同。這水剛柔相濟,不論居高崖,還是處平溪,最終還是回歸平靜。水如此,人亦更如此!

告別百丈漈,被文成的山水而折服。一路飽覽于山的詩情畫意,觀賞於水的急緩留聲。心生愜意,盡以文字抒發囉嗦,描三漈聊慰激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26f96dc17d28155d77c281d72e2da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