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旗艦SoC今年營收將達10億美元,還將為Meta定製AR晶片!

2023-11-20     芯智訊

原標題:聯發科旗艦SoC今年營收將達10億美元,還將為Meta定製AR晶片!

11月20日消息,近日晶片設計大廠聯發科在美國舉行「2023年聯發科峰會」,宣布繼旗艦晶片天璣9300導入對Meta Llama 2大模型支持後,將與Meta獨家合作推出下一代AR眼鏡晶片。同時,聯發科還透露,2023年天璣旗艦級手機SoC營收規模將達10億美元。

2023年天璣旗艦手機SoC營收將達10億美元

聯發科副董事長兼CEO蔡力行指出,近年來,聯發科通過積極的研發投入及全球客戶關係的開發,造就如今的全球領先地位。他強調,在2018至2023年間,聯發科投入約180億美元,更在各應用取得市場領先地位,包括無線及有線通信及網通設備、SoC(主要是手機SoC)、HPC領域。

特別是在生成式AI浪潮之下,蔡力行自豪地表示,憑藉聯發科多年積累的處理器開發能力,除CPU和GPU,也開發出出了多代AI處理單元(APU),領先於AI浪潮中把握市場機會,成為了目前極少數擁有能力支持各類邊緣AI設備的公司。

在11月6日,聯發科正式發布了新一代天璣9300旗艦5G生成式AI移動晶片。憑藉創新的「全大核」CPU架構設計,天璣9300提供了遠超以往的高智能、高性能、高能效、低功耗卓越特性;強大的12核GPU支持硬體級60FPS光線追蹤+全局光照,帶來了主機級的移動遊戲體驗;強勁的AI性能,支持最高330參數的AI大模型在端側運行,引領端側生成式AI的旗艦新體驗;安兔兔綜合跑分突破220萬分。可以說,天璣9300首次具備了超越高通新一代旗艦平台驍龍8 Gen3的實力,引發了業界的極大關注。

近日,vivo首發推出了搭載天璣9300的新一代旗艦機X100系列,跑通端側130億參數大模型,售價僅3999元起,引發了消費者的熱捧。根據vivo公布的數據顯示,X100系列的預售銷量相比上一代的X90系列銷量增長了740%,創下該系列歷代預售紀錄。

蔡力行在此次的美國「2023年聯發科峰會」上表示,預計今年將累計出貨20億台終端設備,其中旗艦級手機SoC今年的營收規模將達10億美元。

這裡所指的這個旗艦級手機SoC應該主要就是天璣9300以及上半年出貨的天璣9200。按照平均每顆晶片大約120美元的單價估算,整體的出貨量大約為833萬顆左右。這對於聯發科天璣系列來說,應該算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成績。

攜手Meta開發新一代Ray-Ban AR眼鏡晶片

另外,聯發科計算事業部總經理Vince Hu在此次峰會上攜手Meta Reality Labs副總裁Jean Boufarhat共同宣布,聯發科將與Meta建立新的合作關係,聯發科將負責開發新一代「Ray-Ban Meta」AR眼鏡晶片。

這意味著聯發科將挑戰比手機更小的鏡框空間,提供性能強大、體積更小、功耗更低、時延更低的SoC,助力AI應用在AR眼鏡上的實現。

Boufarhat在發言時強調,「需要開發新的矽膠」才能使 AR 眼鏡成為現實。他指出,他們需要高性能、低功耗、低延遲和緊湊的設計來適應眼鏡的外形尺寸,並稱聯發科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合作夥伴」。

Vince Hu則表示,與Meta的合作一種獨家合作夥伴關係。這意味著它為 Meta 開發的任何晶片都不會提供給其他智能眼鏡品牌。

關於即將推出的AR眼鏡,聯發科和Meta除了直接表示這款AR眼鏡將在未來某個時候出現外,幾乎沒有透露任何細節。而外界的爆料顯示,下一代帶取景器的AR智能眼鏡將於2025年發布,而2027年還將推出一款更為堅固的AR眼鏡。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推出的第二代「Ray-Ban Meta智能眼鏡」搭載的是高通Snapdragon AR1 Gen 1 SoC。另外,Meta Quest 3採用的還是高通Snapdragon XR2 Gen 2 晶片。因此,聯發科與Meta合作,為其開發定製的AR眼鏡晶片的舉動確實令人以外,而這也意味著聯發科將搶下未來高通在Meta的訂單。

當然,這並不是聯發科第一次為 AR/VR 設備定製晶片。去年,聯發科就曾宣布為索尼 PSVR 2 提供定製晶片。

下一個五年規劃

蔡力行表示,眾所周知,2023 年對於我們的行業和公司來說並不是一個偉大的一年。但重要的是 2023 年將在六周內過去。這才是重要的事情。我們將迎來更加光明的 2024 年。在下一個五年里,希望聯發科能夠在邊緣、雲或介於兩者之間的所有設備上啟用人工智慧。

其中,高速及高效率的數據傳輸,是AI生態系統的必要條件,在移動通信、無線網絡、NTN衛星通訊、SerDes等領域,聯發科產品以最強性能,最佳表現為客戶創造技術價值。

在雲端AI方面,聯發科也在大力發展SerDes及深度學習加速器(DLA)等核心技術,支持並滿足客戶發展雲端AI的需求,將邊緣、雲端、混合式AI帶入跨平台解決方案之中。

至於汽車方面,今年5月聯發科與英偉達(NVIDIA)攜手,共同宣布兩家公司將在汽車晶片領域進行合作,聯發科技將利用小晶片高速互聯技術,開發整合有英偉達的GPU的車用SoC處理器,共同為新一代智能汽車提供解決方案。根據供應鏈消息指出,預計2025下半年將可望陸續進入正式量產。這也將進一步強化聯發科技Dimensity Auto汽車平台,為客戶提供更全方位的智能駕駛體驗。

未來五年,聯發科除了持續投資於技術的領先及創新之外,還將深化及拓展與合作夥伴的關係,並以最全面性的IP和技術組合為客戶提供優異的解決方案。

蔡力行強調,美國市場將在未來五年推動其收入增長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因為該公司正在將其產品組合從移動晶片轉向多元化,並將其業務擴展到中國以外的更多地區。

建立生態系統

對於聯發科來說,建立生態系統對於公司未來增加收入至關重要。

蔡力行表示,聯發科與台積電合作,利用台積電的領先技術,包括 3nm製造和先進晶片封裝技術,從CoWoS 到Chiplet,來製造其處理器。

同時,聯發科還與 Arm和NVIDIA合作,將業務擴展到高性能計算和汽車領域。

「我們希望與他們(這些合作夥伴)合作,優化、最大化我們的能力,以便人們可以享受邊緣人工智慧。」蔡力行指出:「雖然我們無法做 OpenAI 做的事。但是我們將提供技術、晶片和服務,使他們能夠做到這一點。」

聯發科表示,通過大力投資研發,其已建立了技術領先地位。自2018年以來,聯發科已花費約180億美元用於研發。同時,聯發科預計其營收也將從79億美元飆升77%,達到今年的140億美元。

天璣8300即將發布

值得注意是的,聯發科還將於11月21日下午正式發布全新的天璣8300移動平台,對標高通剛剛發布的驍龍7 Gen3,爭奪中端市場。

根據傳聞顯示,天璣8300由台積電4nm製程,同樣的採用全大核架構,包括擁有1個3.35 GHz Cortex-X3超大核+3個2.4GHz Cortex-A715大核以及4個1.6GHz的Cortex A715大核,GPU為6個Mali-G52,或將由Redmi K70E。

編輯:芯智訊-浪客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20a3bc5ca8b95de445585a4f5d69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