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房價猛漲?官方回應…

2020-06-07   東莞時報

原標題:東莞房價猛漲?官方回應…

近日,某房地產網站發布

《62城二手房冰山指數漲幅排名(157期)》

稱東莞二手房漲幅首次超過深圳

排名全國第一

隨之,各類房地產中介、網絡媒體

紛紛轉發,加以渲染炒作

那麼目前

東莞的房價情況真是這樣嗎?

數據說話:東莞房價猛漲了嗎?

根據某房地產網站發布的「冰山指數」,東莞4月第5周二手房價格19320元,5月第5周二手房價格19911元,月環比上漲3.1%,增幅排名全國第一。並宣稱今年以來東莞房價猛漲,即將進入「3萬時代」。

日前有媒體

向東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核實

該局提供了

近三個月的二手住房網簽價格數據

數據顯示,3月至5月,東莞二手房價格有兩個月環比負增長,一個月正增長。一手房5月二手房均價16402元/平方米,比3月二手房均價16541元/平方米還低。無論從總體價格水平還是價格趨勢,都與該「冰山指數」存在較大差異。

媒體記者查閱該房地產網站

發現一則《冰山指數聲明》

聲明中稱

冰山指數不是成交均價,是我們通過自己設計的算法,對二手房市場數據(來源於網絡公開數據)進行處理得到一個指數;因為數據源和算法的差異,冰山指數會和官方公布的一些數據有差異,這從統計學上來看是非常正常的。

也就是說, 冰山指數反映的並非城市二手房均價。不在均價基礎上計算出來的環比增幅和「全國第一」,其參考價值有多大?有待商榷。

再來分析東莞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均價及漲幅。根據東莞市住建局提供的近三個月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均價,統計如下圖:

從數據可知,今年3月、4月,東莞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均價環比下降,5月環比增長2.13%。 總體來看,從3月到5月,東莞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均價稍有增長,並未呈現出大幅上漲趨勢。

大家可能會有疑惑:這似乎與自己買房看房的觀感有所不同。 需要說明的是,東莞確實存在某些核心地段、熱門樓盤漲價較快的現象,而這些現象被各種網絡媒體「局部」放大。城市中心區和各鎮街,也存在冷熱不均現象。

對此,某資深業內人士分析:「近期東莞局部地區房價上漲較快,突出表現在主城區等熱點地區,由於土地資源緊張,住房新增供應一直較為短缺,而市場需求旺盛,加上去年以來南城、萬江拍出的幾宗宅地地價較高,進一步加大房價上漲壓力,無論一手房還是二手房,升幅都較為明顯。但從全市來看,房價呈冷熱不均態勢,多數鎮街漲幅溫和,個別鎮街甚至略有下降。」

趨勢分析:東莞房價將會怎樣演變?

供求關係影響商品價格,這是一個常識。東莞房價將來會怎樣演變,在很大程度上, 取決於將來住房的供求關係。

媒體記者梳理了

近年來東莞住宅用地出讓情況

由圖可知,從2016年開始,東莞住宅用地年均出讓面積總體呈下降趨勢。從230.67公頃的高位,下降到2019年的119.07公頃。凸顯出在東莞土地開發強度逼近極限的背景下,住宅用地供應持續減少的問題,而住宅供應不足,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房價的上漲。

今年以來,東莞市政府不斷加大住宅用地供應力度,隨著東莞全面啟動「拓空間」工作,推動城市更新體制機制創新、TOD開發和連片「三舊」改造等示範項目,住宅用地供應將會大幅增加。

2020年,東莞市計劃供應住宅用地229.62公頃,土地供應量比2019年增長接近一倍,預計新增供應商品住房逾5萬套,創近年新高,全市住房供需矛盾有望得到有效緩解。

地價和房價像一對「孿生兄弟」,相互影響。分析東莞房價的趨勢,也需對地價進行分析。

媒體記者仔細梳理了近三年東莞住宅用地掛牌出讓情況,出讓價格如下圖:

自2017年以來,東莞強化房價地價聯動機制,住宅用地嚴格實行限地價出讓。剔除配建、自持等因素,近三年可售樓面單價穩定在11000-12000元之間,地價運行總體平穩。

相關專業人士分析,隨著東莞市政府加大力度,加大住宅用地供應,協同推進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預計一手房、二手房市場價格也將趨於穩定。

官方出招:嚴厲打擊炒作房價行為

某些網絡媒體渲染東莞房價猛漲,背後是部分房地產中介、自媒體和少數業主在推波助瀾。這種緊張氣氛,不僅誤導消費者,更會影響東莞的招商引才和發展轉型。

近日,東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何紹田表示,堅決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的決策部署,完善住房體系,加快編制住房發展規劃,加強房地產市場和土地市場聯動調控,大力推動安居工程建設,多渠道滿足住房困難群眾的基本住房需要,促進「住有所居」「住有宜居」。

對於當前房地產市場出現的亂象堅決進行重拳整治, 嚴厲打擊捂盤惜售、製造房源緊張氣氛、哄抬炒作房價、抱團漲價、虛高掛牌等行為,確保東莞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

連日來

一些頂風作案的「出頭鳥」

已經受到嚴肅處理

東城某小區業主委員會換屆選舉,公然在小區張掛多條橫幅,鼓吹組織業主把二手房價從3萬炒到5萬。市住建局接到舉報後,立即責令該小區業委會拆除橫幅,並做出了嚴肅批評。

南城某個樓盤預計到今年9、10月份才開始預售,然而連日來,卻頻頻傳出該樓盤一房難求、房價「破四」、收「茶水費」等「風聲」。市住建局立即約談了該樓盤開發商,敦促其切實規範經營行為,採取措施遏制外圍炒作,不得擾亂市場秩序。

在整治亂象的同時

接下來

東莞還將採取很多

「硬措施」穩控房價

加強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指導,對項目申報價格明顯高於周邊同類在售項目價格或本項目前期成交價格又不能做出合理說明的,暫停核發預售許可證或暫不辦理現售備案;

加強房價信息公開,在每月定期公布上月新建商品住房網簽銷售數據的基礎上,增加發布全市及各鎮街二手住房交易價格信息,進一步提高房價透明度;

密切關注二手房價異動,對二手房掛牌價明顯高於近期真實成交價、或周邊樓盤均價的房源,全部下架處理;

對捂盤惜售、價外加價、虛假廣告、發布虛假房源、惡意哄抬房價、捏造和散布不實言論等行為,依法依規從嚴查處,並及時予以曝光;

金融監管部門對違規挪用各類信貸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的行為,實施常態化打擊,規範銀行消費貸、經營貸等的審批管理,對房貸違規行為予以處罰。

在增加土地供應、穩定地價房價、規範市場秩序的同時,東莞 還將加大安居房、租賃房、人才房的建設力度,不斷擴大保障範圍,實現多渠道保障。

據了解,目前全市已累計籌集建設保障房、人才房(安居房)、租賃房合計約6萬套。另外,截至目前招拍掛出讓住宅用地已配建或計劃配建人才住房(安居房)1.25萬套(按平均每套90平方米計算)。

即將出台的《東莞市人才安居辦法(試行)》明確政府投資籌集建設人才住房的主要方式包括新供應用地建設、新供應用地項目配建、城市更新項目配建、各類存量房源盤活等4種方式,並重點突出雙「10%」原則,即原則上要求新供應用地項目、政府主導類城市更新項目配建比例不少於10%的安居房,用於人才住房等用途,以加快人才住房房源籌集。

同時,完善以公共租賃住房為主體,覆蓋本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並惠及外來務工人員的住房保障體系。在保障本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基礎上,逐步加大外來務工人員和城市公交司機、環衛工人等住房困難群體的住房保障力度,規範保障性住房的運營管理,推進住房保障貨幣化改革,建立以「貨幣補貼為主、實物保障為輔」的保障方式,儘可能擴大新就業職工、外來務工人員的住房保障受益面。構建起多層次、全覆蓋的住房保障體系,保障群眾住有所居,為「灣區都市、品質東莞」建設進一步夯實基礎。

來源: 南方日報、東莞陽光網

圖文值班編輯:汪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