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被影視中的恐龍形象騙了很多年

2023-01-31     娛樂九九

原標題:我們被影視中的恐龍形象騙了很多年

作者:黃姤

地球歷史上的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一顆小行星給地球帶來了重創,並且將長期統戰地球的恐龍從地球上抹去。6500萬年之前,恐龍統治地球長達1億多年,它們的形態各異,種類的多樣性。通過現代的科技手段,從化石標本之中可以了解到一些恐龍的生活習性、形態、身體構造等一些方面,還原恐龍的真實性。

圖源:網絡

真實的恐龍形象與影視中的恐龍形象完全不一樣

人們對恐龍的印象都是在影視和圖書中建立的,現代的圖形學技術相當發達,甚至可以創造出一個與侏羅紀和白堊紀相當逼真的場景,幾乎達到了「以假算真」的效果,讓人們身臨其境的感覺,但是這樣就會產生一個負面影響:假如影視中對恐龍的描寫有偏差的話,那麼會造成人們對恐龍有錯誤的認知,而這種認知是根深蒂固的。

現在建立在人們腦海中的恐龍形象與史前生活的真實恐龍形象,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羽毛。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古生物學家在研究古代生物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可惜影視並未跟得上研究進展的腳步。

避之不談

2009年《中國科學通報》發表了一篇古生物學家徐星團隊等人對近鳥龍的研究論文,題目是:《一種新羽毛恐龍化石填補了飛行起源中手盜龍類恐龍的形態差距》。

2009年《自然》發表了一篇胡東宇團隊等人對近鳥龍研究論文,題目是:《一種來自中國早於始祖鳥的傷齒龍科獸腳類恐龍在跖骨上長有長羽毛》。

採用雷射誘導螢光成像技術,對近鳥龍的化石標本進行雷射照射,來獲取詳細的輪廓,分析結果表明來自侏羅紀的近鳥龍類似於是鴿子和雞的混合體。

經過對化石骨架的復原,近鳥龍除了喙和爪。小面積沒有羽毛之外,全身都覆蓋著羽毛,前肢非常長且帶有利爪,帶有蹼狀的下肢還有鱗片覆蓋,長長的尾巴帶有五顏六色的羽毛,全身覆蓋著羽毛的恐龍樣子看起來更加神秘怪異。

赫氏近鳥龍是最早帶有羽毛的恐龍之一,比始祖鳥還早了1500萬年;赫氏近鳥龍生活在1.6億年前,比它還早帶有羽毛的有寧城樹息龍和胡氏耀龍1.65億年前,比赫氏近鳥龍早了500萬年。

動物界飛行類的動物,例如蜻蜓和豆娘等少數四翼飛行的動物外,絕大多數的飛行類動物都是採用兩翼飛行的。令科學家感到困惑的是,帶有四翼的近鳥龍到底是採用前肢來飛行還是四翼配合飛行的,這一點還有待科學家的考證。

· 假象 ·

迅猛龍,恐龍電影系列中的經典角色,人們對迅猛龍的印象是:體高和人類差不多,體型瘦小,前肢細長帶有利爪,動作靈活移動十分迅速,長相兇猛;這似乎是迅猛龍該有的「樣子」,這樣才配得上迅猛龍這個名字。

真實的迅猛龍與影視中的描述相差很大,古生物學家用一個簡單的比喻就能夠讓我們認識到形象的偏差之處——假如我們站在一群迅猛龍中間,你會覺得自己被一群像火雞般大小的「史前雞」包圍了,並不是被一群史前蜥蜴包圍了。

這個比喻就充分說明了真實的迅猛龍與影視的差別——真實的迅猛龍是全身覆蓋著羽毛像鳥類一樣的生物,並不是影視中全身光溜溜像人一般大小的蜥蜴類生物。

或許這個例子已經打破了迅猛龍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但是生活在侏羅紀時期的迅猛龍確實是長這個樣子。

通過以上的兩個案例,我們可以知道有一些恐龍是長有羽毛的,與影視中的恐龍形象存在很大的差異,但是恐龍確實是長這個樣子的事實是不可逆轉的。

為什麼影視中的恐龍沒有羽毛?

幾十年前,當時對於恐龍的研究還不夠透徹,人們想要通過電影來打造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恐龍形象,畢竟長有羽毛的恐龍看起來會非常奇怪和沒有震撼感,而且沒有那種「霸氣」的感覺,於是就放棄了羽毛,採用全身光溜溜的形象來打造令人有生畏感的恐龍,於是迅猛龍和霸王龍這兩個經典主角就誕生了。

這兩個經典角色已經成為了一種恐龍文化,或許是出於文化的習慣,恐龍系列的影視片就一直沿用了全身光溜溜的恐龍形象。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對於恐龍的研究有了重大的突破,刷新了我們對恐龍的認知,有相當一部分的物種是覆蓋著羽毛的,即便是那些沒有羽毛的物種:

它們的皮膚是否會有花紋?

它們的皮膚又是什麼顏色?

以上兩點目前是尚不清楚的,但是影視和圖書中將它們的皮膚顏色設計成淺灰色和淺綠色,真實的恐龍皮膚顏色到底是什麼還有待考證。

影視片是一種藝術,並不是真實再現的紀錄片,把恐龍設計成吸引眼球的形象這一點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電影投資都是巨大的,不可能為了追求真實性,冒著失敗的風險把恐龍形象打造得平淡無奇。身上覆蓋著羽毛這個形象,不但不能吸引眼球,而且還會令人覺得有一種很平常的感覺。

影視中的霸王龍進食方式與真實性存在差異

霸王龍,恐龍電影系列中的標配,它是一個非常討人喜歡的角色,現實中它們確實是存在過的,但是霸王龍的數量是很少的,身高比例並不像影視中描述的那樣,能夠遇到體型龐大的霸王龍的機率是非常小的。因為生活在侏羅紀時期的恐龍,種類是多樣性的,絕大多數恐龍的體型一般較小,行動十分靈活,移動的速度也很快,對於外界也很青春,一有風吹草動它們就會四處逃竄,所以能夠遇見霸王龍的機會是很少的。

其次,影視製作人已經在盡最大的努力去追求歷史的真實性,畢竟製作人不是專業研究恐龍的專家,由於相隔的時間實在是太過於久遠了,很多方面都只能依靠推測來完成,製作人的推論是帶有一定猜測性的,所以影視中的一些情節也只是製作人自己猜測出來的——霸王龍的進食方式。

影視中,霸王龍進食的方式叫做「慣性穿透」。當霸王龍咬住獵物時會很用力地來回甩動獵物,然後將獵物拋起3米左右,當獵物下落時利用下落的慣性將獵物刺穿在自己的牙齒上,然後將獵物撕碎。

霸王龍這種進食方式很有畫面感,很大程度上展現了霸王龍兇猛的一面。這就是影視製片人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追求歷史的真實性例子,因為製片人是根據霸王龍脖頸肌肉異常發達這一事實來推測出來的。

黃姤·結語

真實的恐龍和猜想之間存在太多需要彌補的細節,恐龍這種古生物的種類實在是太豐富了,它們曾經統治地球長達1億多年之久,在這1億年當中演化出來的恐龍是多樣性的,當中海中游的,天上飛的等等都是真實存在過的,只是目前我們對它們的了解還遠遠不夠,但是現實和影視之間存在太多的差異這一事實是有據可證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16de75ea8d74662f602528ab5e9738e.html
















蛋糕媳婦真行

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