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河流地貌實驗視頻,收藏起來!圖文解說典型地貌景觀:丹霞地貌&岱崮地貌&嶂石岩地貌

2023-02-17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原標題:六個河流地貌實驗視頻,收藏起來!圖文解說典型地貌景觀:丹霞地貌&岱崮地貌&嶂石岩地貌

河流地貌是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難點,作為最直觀形象的呈現方式,視頻可以在河流地貌的講解中起到非常好的輔助作用。

這裡推送六個河流地貌相關實驗視頻

01

河流階地形成實驗

河流階地是在內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種河流地貌,是原有河谷底部,比如河漫灘或河床超出平均水位時,呈階梯狀分布在河谷坡地的地貌。在正常情況下,階地越高,其形成的年代越老。如何讓學生理解這一點,看看上邊的視頻就行了,超級直觀形象哦!

02

曲流河形成實驗

曲流河的形成過程也是考察重點,通過以下視頻,可以直觀地看出曲流形成中的變化特徵,比單純的講解或者動圖展示要生動的多。

03

溯源侵蝕實驗

溯源侵蝕是河流地貌形成過程中的難點知識,很多學生不能夠理解河谷加深、延長的地理過程,通過以下的地理實驗視頻可以很好解釋。

04

凹凸岸侵蝕差異實驗

凹岸和凸岸的侵蝕差異實驗,能夠非常清楚地看出凹岸和凸岸的流速差異,侵蝕和堆積的對比十分清楚。

05

沖積扇形成過程

沖積扇是如何形成的?通過這個實驗能夠比較清楚地看出來,雖然比較簡單,但是比較好用,我們自己也可以使用一下。

06

河流三角洲的形成

河流三角洲的形成,這是一個來自於國外的視頻,通過視頻可以比較清楚地看出河口三角洲的形成過程。

認識和了解各類地貌景觀對於我們研究地質環境,開發礦產能源,都有著特別重要的作用。今天,小桔就為大家圖文結合介紹14種典型的地貌景觀。

1

丹霞地貌景觀

丹霞地貌是紅色砂礫岩在內外營力作用下發育而形成的方山、奇峰、陡崖、赤壁、岩洞、巨石等特殊地貌。

由於受地球內外營力的作用,該地貌形成形態各異的懸壁陡崖,孤峰、峰林,饅頭般的山形,渾圓的峰頂及線條流暢的岩面和岩石,同時也易被溶蝕沖刷成洞穴。

我國著名的丹霞地貌名山有廣東的丹霞山和金雞嶺、福建的武夷山、福建連城的冠豸山和永安的桃源洞、安徽的齊雲山、江西的龍虎山、河北承德磬錘峰等都屬於這種地貌。

—— 貴州赤水:青年早期-高原峽谷型丹霞的代表;

—— 福建泰寧:青年晚期-密集峰叢峽谷型丹霞的代表;

—— 湖南崀山:壯年早期-密集峰叢型丹霞的代表;

—— 廣東丹霞山:壯年晚期-簇群式丹霞峰叢峰林的代表;

—— 江西龍虎山:老年早期-疏散峰林寬谷型丹霞的代表;

—— 浙江江郎山:後老年期-高位孤峰型丹霞的代表。

廣東丹霞山

位於廣東省仁化縣,以赤壁丹崖為特色。丹霞山面積最大,發育最典型、類型最齊全、形態最豐富、風景最優美,堪稱「中國紅石公園」。

貴州赤水

赤水丹霞屬於青年早期的丹霞,也是丹霞最美的階段。

福建泰寧

泰寧丹霞是中國亞熱帶濕潤區青年期低海拔山原--峽谷型丹霞的唯一代表,是中國丹霞從青年期--壯年期--老年期地貌演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被國內外地學界稱為「中國丹霞故事開始的地方」。

最完好的古夷平面:泰寧大地記錄、展現了中生代濱西太平洋大陸邊緣活動帶形成、發展演化的進程,保留了完整而顯著的古夷平面。

最密集的網狀谷地:區內100多條線谷、270餘條巷谷、400多條峽谷,為中國丹霞地貌區所罕見,被稱為「丹霞峽谷大觀園」。

最發育的崖壁洞穴:泰寧丹霞洞穴十分發育,大型單體洞穴60多處,壁龕狀洞穴群100多處,無數千姿百態的大小洞穴構成了獨具特色的丹霞微地貌景觀,堪稱「丹霞洞穴博物館」。

最宏大的水上丹霞:丹霞地貌與湖、溪、潭、瀑完美結合,形成山環水繞、綠水丹崖、景色秀麗、雄偉壯觀、國內外罕見的「水上丹霞」景觀。

湖南崀山

崀山丹霞地貌類型多,共有60餘處主要地質地貌景點,分別有條帶式楔狀、分割式的塊狀、邊坡式的牆狀、交切式的線狀、零散式的柱狀和拱狀,以及嵌鏤其間的凹槽、蜂孔罅穴和崖壁溜紋等。

其中又以層疊成列的楔狀地貌和突起其間的寨峰地貌顯目。崀山丹霞地貌從青(幼)年期、壯年期至老年期的遺蹟均有發育。

江西龍虎山

龍虎山地質公園位於江西省鷹潭市,主要地質遺蹟類型為地質地貌類。龍虎山丹霞地貌類型多樣,擁有幼年期、壯年期到老年期丹霞地貌的完整序列,尤以壯年期地貌為主體。同時,園內分布著奇特的火山岩地貌及典型地層剖面。

浙江江郎山

形似石筍天柱,形狀像刀砍斧劈,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依次為:郎峰、亞峰、靈峰,人們叫「三爿石」。

2

嶂石岩地貌景觀

嶂石岩地貌為中國三大砂岩地貌(丹霞地貌、張家界地貌)之一,為地貌學按岩性分類確立的一種新型地貌類型,主要由易於風化的薄層砂岩和頁岩形成,多形成綿延數公里的岩牆峭壁,三疊崖壁,除頂層為石灰岩外,多由紅色石英岩構成。

地貌上為山高谷深的中山地貌,地勢由西南向東北降低,最高峰黃庵堖海拔1774米,淮泉為槐河的發源地,富含多種礦物質。

嶂石岩地貌是河北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郭康研究員於20世紀80年代末期給嶂石岩地區搞旅遊規劃的時候提出來的。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張家界地貌是以塔柱狀峰林為特色,看上去是千峰聳立、萬石崢嶸的景觀。

丹霞地貌紅色的奇峰異石與嶂石岩有點相似,但它是由流水整體侵蝕切割形成的,以塊狀結構為主。

而嶂石岩地貌則是以延續不斷的丹崖長牆、彎曲相連的型嶂谷以及一頭開口的峽谷為主要特色,因此認定它是一種新的地貌類型,命名為嶂石岩地貌,與丹霞、張家界並列為中國三大砂岩地貌。

嶂石岩這種特殊的形態與構成它的岩石性質有關。這個堅硬的厚層是構成它的主要成分--石英砂岩,下面則是一層比較薄、比較軟的泥岩或泥質砂岩。

雖然薄,但是在嶂石岩地貌形成過程當中卻起很大作用,因為這層東西比較鬆軟,所以風化剝蝕以後,在重力的作用下塌下來,這是嶂石岩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跟丹霞動畫是一個主要機制。

但是它跟丹霞地貌又不一樣,丹霞地貌整個岩層都比較鬆軟,所以有時候是一層層從外往裡剝落,嶂石岩地貌則是從下往上塌,然後就往後面退。

當底部軟岩層被侵蝕掏挖後,上面的岩石沿裂隙向下垮落,首先形成縱深往裡、一頭開口的溝谷,兩側陡壁繼續垮塌,就逐漸形成成型的嶂谷。

3

岱崮地貌景觀

是指以岱崮為代表的山峰頂部平展開闊如平原,峰巔周圍峭壁如刀削,峭壁以下是逐漸平緩山坡的地貌景觀,在地貌學上屬於地貌形態中的桌形山或方形山,因而也被稱為「方山地貌」。

岱崮地貌是我國繼「丹霞地貌」、「張家界地貌」、「嶂石岩地貌」之後為我國科學家最新發現的新的世界岩石地貌類型。

成因:「崮」的成因主要是古生代寒武紀灰岩經受了強烈的地殼切割和抬升運動,地殼切割和抬升運動區經過浸蝕、溶蝕、重力崩塌和風化等多重動力作用,形成了外表呈圓形、山頂平展、周圍峭壁如削、峭壁以下陡坡逐漸由陡到緩的崮,多呈駝、帽、桌和雞冠等形態。

綜合自講地理的喬老師等

推薦關注防失聯純地理知識公眾號——譚老師講地理

註:本文由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自各地理公眾號等,一併致謝!若引用不當可以隨時文末留言聯繫註明來源或刪除,歡迎大家標註來源轉載、文末點擊分享、收藏、點贊、在看就是我們更新的動力!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更多產品。期待同學們每天在已閱文章下方留言打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122499c3b775a40ded8525a121030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