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食譜:名中醫們青睞的養生菜

2020-12-15   家庭醫學

原標題:養生食譜:名中醫們青睞的養生菜

隨著人們對養生保健的重視,食療成為人們時尚生活的一部分。名老中醫們在日常養生中,也會用到一些食療藥膳,用到的食材基本都是家常菜,沒有人參、蟲草等名貴中藥材。如果你也感興趣的話,一起看看吧。

養生食譜:名中醫們青睞的養生菜

養護血管:三七燉牛肉

國家級名老中醫宋祚民曾在養生節目中透露,自己養護血管的秘訣是常吃三七燉牛肉。

  • 具體做法

土豆500克,牛肉500克,三七30克。

烹飪時,先把三七塊敲碎,將牛肉和土豆洗凈切好,然後把三七、牛肉、土豆放入鍋里燉熟即可。

  • 養生解讀

土豆能和胃健中,三七、土豆配上牛肉,有補脾、活血益氣、保護心臟等功效。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孕婦忌服三七。《本草從新》提醒,三七「能損新血,無瘀者勿用」;《得配本草》提示,「血虛吐衄,血熱妄行者禁用」。

養生食譜:名中醫們青睞的養生菜

清除胃熱、養胃生津:清炒蘆筍

國家級名中醫郁加凡在坐診時,碰到脾胃不好的病人,建議他們吃點清炒蘆筍。用橄欖油炒蘆筍,再加點大蒜,一道集多種保健功能於一身的養生菜就成了。

  • 具體做法

蘆筍500克,香菇50克,大蒜20克,蚝油適量。

蘆筍洗凈切段,放進溫水裡焯一下。放橄欖油,把蘆筍、香菇、大蒜都放進鍋里炒,約2分鐘後,放入蚝油即可起鍋。

  • 養生解讀

蘆筍有清熱生津、利水通淋等功效。蘆筍有鮮美芳香的風味,膳食纖維柔軟可口,能增進食慾,幫助消化。

干香菇含有較多的維生素D,主要是因為在日光下麥角固醇轉變為較多的維生素D而致。因此,將買來的干香菇放置於日光下曬後食用,可促進較多維生素D的生成。

益氣養血:黃芪歸杞烏雞湯

烏雞湯是一些女中醫們的最愛。國家級名中醫、婦科名醫何嘉琳從少女時期便常喝黃芪烏雞湯。何嘉琳的父親何少山是一位婦科名家,為幫女兒調理身體,親手配製了這道菜。

  • 具體做法

烏雞1隻,黃芪、當歸各15克,枸杞30克,紅棗10枚,料酒、食鹽、冰糖、生薑各適量。

將烏雞洗凈去除內臟和雞爪,放進溫水裡加入料酒用大火煮開後,撈出烏雞,放進清水裡洗去浮沫,去掉血腥味。把烏雞、黃芪、當歸、紅棗、生薑片放入有溫水的砂鍋里,加料酒,用文火燉熟。最後加入枸杞、冰糖、食鹽調味後煮沸3分鐘,即可起鍋。

  • 養生解讀

此湯適合氣血不足、身體虛弱、月經不調、不孕、發育遲緩的女性吃。春、秋、冬三季食用更佳。

黃芪乃補氣之聖藥,被李時珍稱為「補藥之長」,具有補脾肺氣、昇陽舉陷、益衛固表、利尿消腫、托毒生肌、補血活血等功效。

大棗具有養胃、調中、補虛的功效。大棗與生薑、黃芪配合,能補氣血。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研究團隊對當歸補血湯不同配伍比例的黃芪和當歸進行了系統的藥效物質基礎研究,為經典配伍藥效機制提供了新的依據。該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刊出。

當歸補血湯5:1的經典配伍是最佳比例。

相比其他比例,無論是有效成分的含量、促血管新生和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的效果均較好。該研究為闡明當歸補血湯促血管新生和改善內皮功能的藥效物質基礎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補五臟之虛:蓮藕燉湯

《神農本草經》中記載,藕有「補中養神,益氣力,除百病,久服輕身耐老」的作用。中醫認為,藕不僅是佳肴,還是一種良藥。

  • 具體做法

取蓮藕、肉骨頭(排骨、腔骨、棒骨都可以)適量,姜兩片,黃酒、食鹽適量,另可加花生、枸杞等。

將肉骨頭洗凈,用沸水焯去浮沫,或用食用油、薑片煎一下。將煎好的肉骨頭放入瓦罐,一次性將水添足,大火煮開,再次撇去浮沫,放入薑片與黃酒適量,轉小火煮一小時。藕切成小塊,放入肉湯中,再煮半小時,加鹽,再熬半小時即可。

  • 養生解讀

中醫認為,蓮藕不僅是較好的食材,還是一種良藥。

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中記載,藕「補中養神,益氣力,除百病,久服輕身耐老」;

《食療本草》則記載其能「補中焦,養神,益氣力,除百病。久服輕身耐寒,不飢延年」;

《本草綱目》更是誇讚其「四時可食,令人心歡,可謂靈根矣」。

清代著名的中醫食療養生著作《隨息居飲食譜》中對藕的食療功效記載得更為詳細,稱其「生食生津,行淤,止渴除煩,開胃消食,析酲,治霍亂口乾,療產後悶亂。罨金瘡,止血定痛,殺射罔、魚蟹諸毒。熟食補虛,養心生血,開胃舒郁,止瀉充飢」。

(文/楊璞 南京中醫藥學會科普專委會主任委員)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關注公眾號《家庭醫學》,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