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之赤峰——在中華第一龍出土的地方還有一座金字塔

2019-07-16   眾享文化

中華第一龍和中華第一鳳

那是1978的秋天,位於赤峰市的翁牛特旗博物館的股東徵集賑災進行,這天,來了一位鄉民說他和鄰居曾經在紅山溝里撿到一個半圓環的玉器,被鄰居藏於家中,他之匆匆說完就走了。這引起博物館人員的極度重視,立馬組織相關人員到哪家村民家調查,最終精得村民同意,徵得了那玉器。這玉器就是震驚世人的黃玉龍形器,紅山玉龍呈勾曲形,口閉吻長,鼻端前突,上翹起棱,端面截平,有並排兩個鼻孔,頸上有長毛,尾部尖收而上卷,雕工精細,神態飄逸,被中國文物部門定為一級文物而加入國寶行列的「中華第一龍」。

人們都以為華夏文明最早發源於黃河流域的中原一帶,其實赤峰境內有被國家考古界命名的原始人類文化類型有距今8150--7350年新石器早期的興隆窪文化;距今6660-4870年的新石器中晚期的紅山文化;距今4500-4200年新石器晚期、北方青銅器早期的夏家店下層文化。從考古發掘出來的石器、骨器、陶器、青銅器等生產生活器物證明,早在8千餘年前境內的原始先民已經過著原始農耕、漁獵和畜牧的定居生活。「中華第一龍」證明赤峰地區的古文化和中原地區一樣,是遠古中華文明的重要源流之一。

而就在時隔「中華第一龍」33年後,2004年5月,「中華第一鳳」又現身玉龍之鄉赤峰。考古專家在赤峰市出土的一個屬於新石器時期的陶杯上發現鳳造型,其頭、冠、翅和尾的造型與中華傳統的鳳極為相近,從外部特徵看,與「鳥」頗為相象,這隻陶鳳杯上的鳳造型頭、冠、翅、尾等造型,與中華傳統的「鳳」的特徵完全接近,且文物完整,系史前文物首次發現。該鳳長17.6厘米,寬9.6厘米,高8.8厘米。考古專家斷定,這個距今6800多年的陶鳳杯上的鳳造型,堪稱「中華第一鳳」。

中華第一龍和中華第一鳳同出赤峰,這就是龍鳳齊鳴天下贊、鳳邀龍舞赫吉祥!

紅山文化

可能赤峰就是因為有龍鳳祥瑞的緣故吧,這裡已發現各類礦產70餘種,赤峰市是國家重要的黃金產地和能源及有色金屬基地,巴林奇石作為藝術瑰寶蜚聲海內外。而在中國神話中經常出現的仙界動物——梅花鹿、丹頂鶴也是赤峰最大的動物資源,國家列為一類保護動物。

說到赤峰,就不得不提紅山文化,起始於五六千年前,是華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跡之一。 紅山文化遺存最早發現於1921年。1935年對赤峰東郊紅山後遺址進行了發掘,1956年提出了紅山文化的命名。

紅山山脈,在距離牛河梁女神廟一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夯土山,經初步發掘證實,這座山竟全部是人工夯築起來的,地上部分夯土堆直徑近40米,高16米,外包巨石;內石圈直徑為60米,外石圈直徑約為100米。夯土層次分明,估計總土方量在數十萬立方米以上。小山的形狀為圓錐形、小抹頂。上面是用3圈石頭圍砌起來的,每一層石頭伸進去10米,高度為1米,山下面亦有3圈石頭圍砌起來。圍繞小土山周圍的山頭上,還發現有30多座積石冢群址,整個積石冢群都是圓錐形、大抹頂,和古埃及的金字塔相比,布局是一樣的。故考古專家將其稱為中國的"金字塔"。那麼,這座"金字塔"式建築物到底是幹什麼用的?學者們說法不一,有的認為這可能是遼西原始文明古國用以祭天的壇;也有人認為是王者的陵墓;還有人推測與神話傳說中的女媧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