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和黃聖依又惹爭議了。
起源是一場直播帶貨。前兩天,倆人為了賣產品,楊子熱血沸騰地喊,如果別的孩子去了迪士尼,你家孩子沒去,孩子的自卑心可能由此而生。
好傢夥,迪士尼對兒童身心影響這麼大呢?米老鼠知道嗎?
在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心中,「迪士尼」和「美國」似乎是優越的代名詞,哪怕迪士尼樂園的門票一漲再漲,大家依然願意頂著烈日,為玲娜貝兒和白雪公主消費大幾千。
其實真不必如此,咱自己就有酷炫的主題樂園,物美價廉,服務周到,關鍵是涼快。
上個月,吉林長春動植物公園推出個「夢幻西遊記」主題活動,展出的人偶都是咱們中國人自己創造的形象。
白天,孫悟空和他的朋友們陪遊客合影。
晚上,還有五彩繽紛的花車浩蕩巡遊。
對標迪士尼的快樂,卻不要迪士尼的價格,18歲以上的大孩子購票只要29,學生還能打對摺。
這是針對中國寶寶體質打造的樂園,提供中國人才能理解的快樂。
其實「夢幻西遊記」主題活動該推出時,很多人是拒絕的。
在大家印象中,這種活動無非是找幾個人扮成唐僧師徒,在一個小廣場站一站罷了。
第一波去逛公園的人,大部分是為了哄孩子,萬萬沒想到,最後家長比孩子玩得還瘋。
公園把氛圍感拉得滿滿,一腳邁進公園大門,騰雲駕霧的感覺就上來了——大片的乾冰呼呼地冒煙,一點不吝惜成本,力求每一位遊客都能獲得「平地飛升」的良好體驗。
進了「南天門」,熟悉的《西遊記》音樂就在耳邊響起,童年的記憶洶湧而來。
而你的身邊,千手觀音、天兵天將、魑魅魍魎,已經分頭行動,快樂營業。
東海龍王滿場飛,南極仙翁有走位,每一個想合影或找廁所的孩子都能賓至如歸。
天兵天將個個顏值擔當,高大威猛,千手觀音姿態優雅,滿面春風;
豬八戒和沙和尚都挺火,可等孫悟空一出場,你才明白什麼叫「腕兒」。
然而正派哪有反派香,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組團打工,貫徹愛與真實的邪惡,讓人慾罷不能。
青毛獅子憨厚一比心,你也要開心得融化了;
老象和大鵬兢兢業業維護道路秩序,認真的表情讓人心疼;
還有網紅妖怪奔波兒灞和灞波兒奔,這個家不能沒有他們;
只是,誰也沒想到,出圈的居然是牛魔王。
那天,兩個家長因為和牛魔王合影的事,在園子裡起了爭執,引來吃瓜群眾里三層外三層。
牛魔王急得像朝陽大媽,哄了這個勸那個,唯恐出了亂子。
此時一位紅髮媽媽衝出隊伍,把孩子往牛魔王身邊一推,就開始咔咔拍照。
前方遊客凹造型,後方遊客吵翻天,牛魔王站在中間,一邊拉架一邊找鏡頭,愣是兩頭沒耽誤。
網絡銳評:強者從不抱怨環境。
目前看來,這次活動全好評,NPC們打工認真,服務貼心;白天看完真猴看猴王,到了晚上,夢幻花車巡遊讓人快樂翻倍。
長春動植物公園火了,周末人山人海,園方決定將活動延期,讓忙碌的粉絲們有充裕的時間看猴。
貼心網友出了攻略:六點半的晚場活動,最好四點半入場;打南天門進,去了就能找到妖怪合影。
那些沒時間去長春的外地網友已經嫉妒到咬牙:這麼多妖怪會嚇壞小孩吧,你們還是來我家鄉搞吧。
而本地人三刷、四刷後已經給公園提交了無數份活動策劃和文創方案:
加個盤絲洞,用一群妖精誘惑我們;
搞個「你敢答應」活動,來個西遊版「跑男」;
整81個關卡,進園就領任務,贏家取真經。
據說園方已經在考慮,把「夢幻西遊記」活動疊代,搞個2.0版。
還有更敢想的人,直接要求: 等《西遊記》的活動過了,咱接茬兒把《紅樓夢》也安排上唄?
這句話一出,就有點心酸了。
國人盼「中國文化主題樂園」久矣,可如今已經2023年,這片市場依然如荒地般空白。
泱泱大國地大物博,我們為什麼沒有中國特色主題樂園?
其實,關於傳統文化的主題樂園,我們是有的。只不過它們缺了「天時」,「人和」不足,如今已經沒落。
最讓人扼腕的那個,就是北京大觀園。
大觀園,建於1983年,當初拍87版《紅樓夢》時,劇組找不到合適的場景,就乾脆自己蓋了一座。
如今看《紅樓夢》,一書一畫,一衣一飾無不精緻到位,大觀園作為全劇最大的「道具」,更是讓劇組耗盡心血。
梁思成的學生、古建築學家楊乃濟規劃設計,1984年在北京宣武區動工。
大刀闊斧,一年多建成,建築面積8000多平方米,開闢水系24000平方米,堆山疊石6萬土石方,五步一樓,十步一閣,硬裝精緻,軟裝奢侈。
它還原了黛玉的瀟湘觀,妙玉的櫳翠庵,事實上,它幾乎還原了整個書中的「大觀園」。
香煙繚繞,花彩繽紛,太平氣象,富貴風流,完美的園子讓當年的年輕演員們一夢不醒。
它曾經震驚全國,站在「中國美學鄙視鏈」的頂端,它被業內人士認可,成為《還珠格格》《甄嬛傳》《上錯花轎嫁對郎》的取景地。
可是當年,專業的認可沒帶來客流,管理者也沒有長期運營維護的概念。
這座院子偶爾被各大劇組租用,日常接待遊客三五七個,剩下的時間,就如同無人欣賞灌溉的嬌花,默默地殘敗。
再次成為新聞時,它是作為笑柄。
「大觀園的蠟像嚇哭小孩。」2019年,《中國青年報》如是說。
去年,蠟像再次被質疑,一起被人議論的還有園中破敗荒蕪的場景:湖水骯髒,欄杆掉漆,屋宇老舊。
40年的忽視,毀了一片富貴溫柔鄉,如今這園子要是住人,那當真是「潑皮破落戶」了。
《甄嬛傳》火了之後,大觀園的人氣也曾旺了幾天,畢竟,紅樓夢中人已零落天涯,可甄嬛和她的小夥伴們還活蹦亂跳在各大媒體上。
很多影迷帶著情懷興奮而來,懷著失望的心情落寞而歸。
圖源:抖音@瀞DoDo
即便是遊客多了,園子的管理和服務也沒有改善,「北京恐怖蠟像館」的名號倒是叫得越來越響了。
網絡時代,一人喊「錯付」,一個朋友圈的人都不會來光顧,大觀園的人氣很快就沒了。
只有附近的老人依然來捧場,跳舞唱歌打太極,對他們來說,天下所有的公園都是一模一樣的舞台。
當年一場大雪,黛玉曾說:「我為蘆雪 庵一大哭。」
如今,輪到我等書迷,為蘆雪庵,為怡紅院,為整個大觀園一大哭。
大觀園的蕭條背後,是中國文化主題樂園產業的蕭條。
關鍵詞是「中國文化」,不是「主題樂園」。中國人超愛主題樂園的好不好。
上周,上海迪士尼樂園宣布,開園7年後,第四次漲價。如今想在高峰日逛個迪士尼,票價高達799元。
可消費者依然熱情:
「即便再次漲價,我還是會計劃去迪士尼遊玩。」
今年「五一」期間,上海迪士尼平均每日客流量8.5萬;大家在網上分享自己和玲娜貝兒合影的時間成本——周末排隊5小時見上一面就是超級幸運鵝。
粉絲們說了,票價貴點不重要,排隊也沒關係,重要的是情懷。
另一邊,北京的環球影城也生意興旺,截止到2023年1月30日,環球影城每日客流量為2萬人次,人均消費約783元。
中國人愛玩,也有錢玩,可為什麼就搞不起來自己的主題樂園呢?
細想一想,原因還挺複雜,首先錢就沒到位。上海迪士尼建起來的時候,投資了340億,妥妥的大手筆,大製作。
相比之下,國內的主題樂園投資往往不到上迪的四分之一。
服務上也是坑,大部分主題樂園如今都有了晚場、煙火、花車,有了可以合影的互動卡通形象,可是網上普遍反應,還是迪士尼的工作人員最入戲,遊客最沉浸。
別的不說,如果你是個cos成唐老鴨或白雪公主的小朋友,在樂園裡被「後媽」和大鴨子牽著手滿場溜達,你不心花怒放?
可最關鍵的,還是IP,是歷史,是文化自信。
迪士尼是全球孩子講了幾十年的故事,才讓好幾代人認可了白雪公主的真善美,給了小美人魚N個形象解構安徒生。
漫威把作品在漫畫書、大小銀幕上輪播了將近一個世紀,才給了鋼鐵俠和綠巨人一個宇宙的發揮空間。
而中國,用專業資訊人士的話說,現階段國內還缺乏具有國際影響力、能打動人的文化影視IP。因此,即便樂園基礎設施跟得上,但也會顯得吸引力不足。
所以蕪湖的「方特歡樂世界」把女媧、白娘子、哪吒都搬進園子湊熱鬧,卻反響平平。主題散亂,IP形象不夠深入人心,觀眾不買帳。
所以昆明的「七彩雲南歡樂世界」用最炫民族風貫穿遊樂園主題,卻被人罵了,因為沒有足夠豐滿的、耳熟能詳的故事打動全國、全球的遊客。
中國越來越強大了,孩子們的見識越來越廣了,毫無特色的遊樂園哄不了他們了。
而我們從不缺少文化積澱,缺的只是重視文化、開發IP、花樣推廣的過程。
幸好,國潮在復興,國學越來越被認可,老字號們陸續翻紅,我們曾經忽略的寶藏,如今重新被挖掘。
哪吒、白娘子、《西遊記》《封神榜》的故事被輪番重製,我們正在逐步向外推廣自己的大IP。
我們在發力,只是時間尚短,且讓子彈飛一會。
相信用不了多久,關於名著、神話的主題樂園就能幫環球影城分流。
不遠的未來,沒辦法帶孩子去迪士尼的家長,再也不用被PUA,不用擔心孩子自卑了。
也希望未來中國孩子的童年記憶,不要只有迪士尼。
30 / Jun / 2023
監製:視覺志
編輯:逗逗龍
微博:視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