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動捕服,究竟封印了多少人的美色?

2023-11-12     果殼網

原標題:一套動捕服,究竟封印了多少人的美色?

我真是來看動捕的!

就在九月末,美國的動捕演員們宣布他們將發起一次大罷工。

帶頭的是美國演員工會,它將此次罷工的矛頭直指各個遊戲公司,並對廠商們中提出了諸多談判條件,並表示訴求得不到滿足就會發起罷工,不過各大遊戲公司均以條件過於嚴苛為由拒絕了這些訴求,並表示演員們若是發起罷工,他們將會在後續工作中換人

事情過去了半個月,這件事直到現在也還沒有下文,演員們和廠商還在僵持中。

也許是出於大數據識別的威力,就在看這則新聞的同時,我的手機上彈出了B站的推送,定睛一看,是一位這陣子大火的動捕區UP。

不得不說,這兩則消息的對比實在是太有節目效果。一邊是轟轟烈烈的動捕演員罷工,另一邊則是穿著動捕服的靚女在整活,這種反差實在太過強烈,頗有種「窗外大火連連,窗內歲月靜好」的幽默感,而這也讓我對這個行業產生了些許好奇,我開始搜索一些關於動捕的相關資訊。

然後,動捕界就給我來了個小小的顏值震撼。

FF16女主的動捕演員芝井美香,她同時也是FF7RE中蒂法的動捕演員,像她這類顏值的人在業界不算罕見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為這個身居幕後不怎麼出鏡的行業對顏值沒有那麼高的要求,可無論是前陣子被人爆贊「人美身材好」的最終幻想系列的動捕演員,還是最近愈發出圈的動捕區UP,亦或是其他常常出現在遊戲爆料消息中動捕演員,他們無不令我發出感嘆:一套動捕服究竟封印了多少人的顏值

圖為《合金裝備5:幻痛》中靜靜的動捕演員史蒂芬妮·茱斯頓

而循著這些動捕界高顏值選手的步伐,我也因此得以踏入一個名為遊戲幕後演出的世界,並在其中逐步發掘名為動捕工作的真相。

雖說動捕演員們平時工作都身居幕後,但他們吃的辛苦實際上並不比熒幕演員少。演員們常常要在工作中面臨因角色體型、年齡乃至性別都與自身不符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讓一個猛漢給二次元萌妹配動作的情況雖然看上去十分滑稽,但在業界實屬不算罕見。

如圖中這位UP所示

不過,雖然「猛漢演萌妹」這件事聽起來十分有趣,但這種角色與演員體型「貨不對板」的情況帶來的更多還是麻煩,知名遊戲演員特洛伊·貝克對此可謂深有體會。

這位老哥是多部遊戲的動捕演員和配音

作為遊戲界公認的勞模,特洛伊·貝克常常要在不同的遊戲中扮演各種不同角色,適應各個角色的身型和聲線自然成為了他工作中的一大難點,不過有時候,這種困難不僅會體現在自己身上,演對手戲的演員也會因其身型與角色「貨不對板」而給他出難題

就像在《最後生還者》的製作過程中,特洛伊·貝克所飾演的喬爾需要把艾莉抱出手術台離開醫院,但在動捕工作的現場,貝克抱著的卻是早已成年的艾莉「中之人」艾什莉·詹森。也就是說,貝克需要在抱著一個成年人的情況下演出一種抱著蘿莉的感覺,為此他曾苦練臂力,吃了不少苦頭。

同時,隨著業界對電影化敘事愈發旺盛的追求,行業對動捕演員們的演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演員們要仔細思考人物的背景、心理和神態來表演動作,尤其在動捕現場,演員們常常進行的還是無實物表演,許多具體的劇情場景只能通過演員自己的腦補來想像,這實際上進一步增加了工作的難度。

COD19的動捕現場,演員們要在這一環境中演出在軍營或戰場上的感覺

不過這種愈發嚴格的演技要求也有其好的一面,雖說工作愈發辛苦,但動捕演員們也因此得到了更多演技上的鍛鍊,也使得許多在這一行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演員們鍛鍊出了不輸於熒幕演員的演技。

《最後生還者》遊戲中艾莉「中之人」艾什莉·詹森在真人劇中客串出演艾莉的母親,其演技表現十分驚艷

同時,也因著愈發成熟的技術和業界對電影化敘事的追求,不少廠商也逐漸邀請熒幕上的知名演員為遊戲進行動捕、面捕以及配音工作,國內廠商甚至還會請來一些京劇演員為遊戲做動捕,而這其中,也不乏有人因此與遊戲業結緣並成為幕後開發工作中的常客,其中較為典型的便是前不久剛剛逝世的知名動捕演員蘭斯·雷迪克。

雷迪克在接觸動捕工作前幾乎沒怎麼接觸過遊戲,但在第一次接觸了遊戲幕後的動捕工作後,他逐漸被遊戲業所吸引,並漸漸成為了遊戲業界的常駐角色,為遊戲業貢獻了一個又一個經典的遊戲人物,而在社交媒體上,他也與許多玩家打成一片,受到了社區中不少玩家的喜愛,這也讓他在逝世後獲得了不少玩家和廠商的紀念。

棒雞對雷迪克的紀念文章

發展到如今,動捕技術已和遊戲產業深度綁定在了一起,未來想必還會有更多的雷迪克會加入到遊戲行業中,而這種現狀也使得動捕演員們在遊戲幕後工作中的地位變得愈發重要。雖然時代的進步讓演員們的工作變得愈發辛苦,但也使得這一行業的未來前景變得更加廣闊,而演員們也得以乘著這股東風受到更多的關注和重視。

換句話說,動捕演員們正在漸漸從幕後走向台前,變得越來越出圈。

艾什莉的體模兼動捕演員PeachMilky遊玩《生化危機4重製版》

不過任何行業的發展總是一體兩面的,新發展總能帶來新問題,而動捕業的發展壯大不僅為行業帶來了更多新問題,也加劇了行業本就存在的種種矛盾。

在社交媒體上出名這件事有兩種影響,一是本人的知名度越來越高,能得到的工作機會也越來越多,號召力越來越強;但同時,這也會使得其本人的私生活在網際網路中被無限放大,一舉一動都會被人們關注

而對動捕演員們來說,這種出名的具體影響就是演員們的工作和生活動態成為了「舅舅黨」們獲取遊戲幕後製作消息的重要渠道。一些狂熱的玩家會盯著演員們的社交動態、工作照乃至求職簡歷來推測關於某某遊戲的幕後開發消息,就像此前我們曾介紹過的那場關於GTA6的狂熱潮中,就有一些玩家扒出演員們的簡歷信息來猜測GTA6的開發動向。

某位演員在其簡歷中列出其在R星某個名為「火球」的項目中的工作經歷,不少人猜測該項目指的就是GTA6

只是,這種行為卻並沒有受到演員們的抵制,反而有時候是演員們還會主動貼出自己的工作照並在配文中進行暗示,而玩家們則根據這些信息對某款遊戲的開發動向進行解讀。這樣的互動不見得為演員們造成了多少麻煩,倒更像是一種雙贏:演員們拿到了流量,而玩家們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而廠商也並沒有損失什麼,可謂皆大歡喜。

參與美末2的演員貼出自己的工作照,並在配文中放了三個Emoji和一句「絕密遊戲」,一些人由此解讀為美末3要來了

不過皆大歡喜的情況終究還是少見的,動捕界的問題終究以困擾和麻煩居多,而待遇問題自然是一系列問題中的重中之重,尤其隨著動捕演員們工作內容和工作強度的不斷增加,演員們也逐漸對遊戲廠商們給出的薪資待遇和權益保障措施愈發不滿,並在最終直接導致了開頭所說的那場罷工。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次的罷工訴求內容除了要求廠商改善演員們的待遇條件和權益之外,演員們還格外在意AI技術在遊戲業界的濫用問題。在此前的談判中,發起罷工的演員工會就要求各個遊戲廠商在AI時代保護演員們的合法權益。

圖源自演員工會官網,這些是此前與廠商們談判時的訴求,當然這些訴求現在都被各大廠商所拒絕

演員們的擔憂並非沒有道理。現如今的AI技術已然可以模擬真人的聲音,也能夠在電腦上模擬人類的真實動作,而這極大威脅了這些幕後演員們的生存,而現在廠商也通常在和演員們簽合同時買斷演員們的聲音和動作,這進一步剝奪了演員們的安全感。

濫用AI導致的版權、肖像權侵犯事件在各個行業愈演愈烈

可以說,現在動捕行業的未來並非一片光明。一方面,這個行業正在快速成長,前途大好;但另一方面,這個行業的老問題尾大不掉,而新的技術也在嚴重影響著這個新興行業的前途與生存,就像其他新興行業一樣,迷茫和問題都將困擾著年輕的動捕行業,就像一個個迷失於社會迷霧中的青年一樣

也許,動捕這一行業會被AI逐漸取代;也許,動捕演員們會逐漸與熒幕演員們合流;又或者,動捕演員們甚至會走一走日本聲優們曾經走過的路,為了愈發內卷的業界而選擇出道成為偶像。

要真是如此,搞不好考哥.jpg這種經久不衰的名場面,還會在那時的遊戲圈,迎來它的動捕演員2.0版本。

特洛伊·貝克(之前提過的那位動捕圈勞模):你們這幫傢伙別老是把角色和演員關聯到一起!

作者:溫特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遊民星空(ID:mygamersky),如需二次轉載請聯繫原作者。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d413f365a27430bdd1cb16b69030a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