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巴山發現「石虎」,是我國12種野生貓科動物之一,非常兇猛

2022-04-03     動物速遞

原標題:重慶大巴山發現「石虎」,是我國12種野生貓科動物之一,非常兇猛

石虎是我國民間對豹貓的稱呼,它在我國的分布範圍很廣泛,尤其是南方地區,更為常見,即便是深圳這樣的一線大城市裡面,在一些城市公園、濕地里,也能夠觀察到它們的蹤影,算得上是當下南方森林裡面的主流猛獸。

在過去,石虎的種群數量十分龐大,廣泛存在於森林、灌木叢、濕地等多種類型的環境下。

20世紀70年代後,它們的數量開始大幅度減少,甚至在華東的某些省市裡,成了瀕危物種。而今石虎已經從原來的「三有」保護動物提升為國家二級,保護力度進一步提升。

位於重慶最北端的大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一片屬於森林生態系統類型的保護區,這裡植被茂盛,野生動物資源非常豐富,已探明的陸生動物高達656種,其中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就達到了40種,其物種多樣性可見一斑。

近日,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在整理架設在野外的紅外相機所拍到的影像資料時,發現了許多動物的活動痕跡,其中就包括了石虎。

畫面顯示,一隻石虎出現在了鏡頭的前面,它看上去比較警惕,時不時地四處張望。

體型像貓,是我國12種「野貓」之一

從外形上看,石虎長得跟一隻野貓差不多,成年之後體重一般在1.5-5千克之間,屬於小型的貓科動物。

相對於家貓來說,石虎的體型更具纖細感,同時四肢也相對修長一些,這樣的身材構造,註定了石虎要比一般的家貓靈活。

由於其分布範圍廣泛,所以不同地區的石虎,其毛髮基色會有一定的差異。即便是同一地區的個體,在不同的季節也會有略微的差異。

總體上來說,南方石虎的毛髮基色主要為淡褐色或淺黃色,而北方的石虎會偏灰一點

石虎因為身上遍布黑色的斑點及斑紋,形似銅錢,所以在我國古代,人們也將其稱為「錢貓」。

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每一隻石虎的個體,其身上的斑紋也是獨一無二的。我國的貓科動物種類相對豐富一些,包含石虎一共有12種「野貓」生活在我國境內。

與其他的小型「野貓」相比,石虎的特徵是從鼻子到兩眼間再到頭頂,有兩條白色的斑紋,鼻吻部白色,尾巴有環狀斑紋,尾尖為黑色。

常在水邊出沒,擅長進村偷雞

石虎的棲息地主要為一些山地林區、灌叢濕地等等,同時在一些林緣村寨附近,也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作為一種小型的貓科動物,石虎自然具備了高超的爬樹本領,雖然是地棲型的生物,但它在樹上也能靈活行動,甚至能在樹上捕獲一些小鳥。

石虎是一種很擅長游泳的貓科動物,它常在水邊出沒,因為水源地附近,往往獵物也比較豐富。

石虎是全能型的獵手,天上飛的、地上跑的,甚至是水裡游的,均能成為它的盤中餐。

說到進村偷雞,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黃鼠狼,這點在一些俗語上面就能夠看得出來。不過你知道嗎?石虎進村偷雞的本領,不會比黃鼠狼差,為此它甚至得到了「抓雞虎」的外號。

一些生活在村寨附近的石虎,會趁著夜色偷偷潛入村莊,鑽進關養家禽的地方,盜食家禽。

由於石虎一般在晚上行動,而且警惕性很強,所以不容易被人們抓到,往往人們聽到聲音趕到時,就只剩一地雞毛了。就算是被人們看到了,由於石虎十分靈活,所以也很難擒住它。

性格非常兇猛,是鼠輩剋星

雖然石虎的體型小,但它也是一種不折不扣的猛獸,事實上幾乎所有的野生貓科動物,都是不好惹的,由於常年的茹毛飲血,它們的攻擊性很強,一旦人們激怒到它們,便會遭到無情的攻擊。

石虎的性格非常兇猛,在當下南方多數森林普遍缺乏捕食者的前提下,石虎儼然是一個小小的霸主。

它們的活動規律具有夜行性,在晨昏之間活動頻率會明顯提高,這主要是它的獵物所決定的。

石虎主要以松鼠、飛鼠各種鼠類為食,偶爾捕食野兔、青蛙、蛇等小動物。其捕鼠本領十分高超,堪稱鼠輩的剋星。

石虎是傳統意義上的獨居型貓科動物,平常多單獨行動,在發情期的時候,雌雄會配對,之後便成對活動。

石虎傾向於在每年的5-6月份產仔,因為在這個季節,氣溫較高,小型哺乳動物的數量非常豐富,獵物資源多,有助於它們養育幼崽。

一般來說,雌性石虎要等到幼崽長大離開之後,才會重新發情,但也有例外的情況出現,比如幼崽被其他天敵殺死或者夭折掉了,那麼它就會在4-5個月內重新懷孕。

對於野生動物來說,城市是它們不敢涉足的地方,更別提在這裡長期居住生活了。縱觀世界上的多數野生動物與人類相處,總體上呈現「人進獸退」、「人退獸進」的局面,鮮少動物能夠與人類和諧共存的。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世界上有那麼一些動物,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在城市探索出了自己的生存之道。比如北美的郊狼、歐亞的浣熊,以及本文所提到的石虎,都是能在城市安家的典範,成了能與人類和諧相處的典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cb4e5008b1ece03299845d6c7b67a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