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萬億元! 全省科技創新「成績單」來了

2022-02-16     成都科技

原標題:2.3萬億元! 全省科技創新「成績單」來了

2月16日,2022年全省科技工作會議在成都召開。會議回顧總結了2021年全省科技工作,研究部署2022年重點任務。

「成績單」

高新技術企業破萬

截止到去年年底,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已經達到10210家,增長22%;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1396億元,增長11.8%;科技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3200億元,增長10.4%;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營業收入2.3萬億元,增長14.4%,推動全省跨過了創新型經濟體的門檻。

在創新載體建設方面,去年,我省成立天府實驗室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掛牌運行天府興隆湖實驗室、天府永興實驗室。獲批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科技創新匯智平台以及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國家雙創示範基地等國家級創新平台17個。成都超算中心納入國家超算體系。

在科技創新引領區域發展方面,川渝聯合實施科技創新合作計劃,成立高新區聯盟、技術轉移聯盟。西部(成都)科學城正式掛牌,綿陽、德陽獲批國家創新型城市。

在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方面,我省啟動實施航空與燃機、工業軟體及信息安全、生命健康、川豬、生物育種等5個重大科技專項。育成全國首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種公豬品種「川香黑豬」。編制釩鈦領域「卡脖子」技術清單和路線圖,組織實施第五批攀西試驗區重大科技攻關項目13項。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產品項目144項,成德綿國家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區通過科技部驗收,獲批國家科技成果評價改革綜合試點省。

在科技服務民生方面,我省新育成農畜新品種207個,「四川科技興村在線」服務平台入選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實施科技扶貧產業示範基地項目42個、科技示範村項目25個。持續推進47項新冠疫情科研項目攻關,兩支在研疫苗進入Ⅲ期臨床試驗,6款檢測產品獲批上市、銷往9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推進科技人才引育和創新企業培育方面,我省去年新增兩院院士6人,全省院士達到65人。爭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700餘項、資金突破10億元。柔性引進外國專家300餘人次,在川工作外國高端人才1006人。新增瞪羚企業52家、省級科技成果轉化示範企業215家,備案科技型中小企業1.48萬家。

在科技體制改革方面,我省支持7家單位開展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前非資產化管理改革試點,3項典型經驗在全國推廣。出台省科技獎勵配套文件7個,2名外國專家獲中國政府友誼獎,5名外國專家獲天府友誼獎,27個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實施科研減負行動,深化科技評價改革,開展科技項目「揭榜制」、科研經費「包干制」試點,推廣應用科技創新券。設立「天府科創貸」風險資金池,「科創通」服務平台獲國務院第八次大督查通報表揚。

「任務書」

力爭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營業收入2.45萬億元

今年,我省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四個面向」,落實「科創十條」,實施「四大策略」,健全「九大體系」,抓好「十件大事」,夯實創新基礎,提升創新實力,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加快建成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提供堅實科技支撐。力爭全省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總量達到1200億元,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1420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營業收入2.45萬億元,科技信息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3500億元。

2022年全省科技工作會成都市科學技術局分會場

今年,我省將聚力抓好十件大事:

一是組建四川省自然科學基金,建立管理機構,健全管理制度,完成項目設置並啟動首批項目。

二是爭取國家批覆建設高端航空裝備技術創新中心。

三是實施綠色低碳重大科技專項,出台《建設綠色低碳產業技術創新策源地實施方案》。

四是建好四川省跨高校院所新型中試研發平台,取得早期收穫。

五是爭取國家層面出台《綿陽科技城建設科技創新先行示範區的意見》。

六是命名首批省級創新型縣(市、區)並給予激勵。

七是推進省級農業科技園區調整優化,啟動首批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建設。

八是掛牌運行天府絳溪實驗室和天府錦城實驗室。

九是啟動實施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四川行動。

十是成立全省科技行業黨委,舉辦全省科技行業黨建工作交流會。此外,還要辦好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首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第七屆中醫藥現代化國際科技大會、第八屆中國西部高新技術產業與金融資本對接推進會、第十屆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等重大活動。

來源:成都日報「錦觀」

部分圖據:川觀新聞

你「在看」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c62fa60e9ed0f82bc4af3d2a7c342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