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古訓:居家不養「四眼」狗,出門需帶「遍地走」,是啥意思?

2023-12-05     戲說人生

原標題:農村古訓:居家不養「四眼」狗,出門需帶「遍地走」,是啥意思?

「什麼?過去還有這麼一句古訓?這句古訓所要表述的意思是什麼呢?」我不解地問。

老農說,是啊!過去的確是有這麼一句古訓。至於說你不知道這句古訓的意思究竟是什麼,我可以給你絮叨絮叨。

狗是一種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的動物,在我國,狗被稱為「六畜」之一。

科學家稱,在4萬年前~1.5萬年前,狗還是一種灰狼,基於人們的逐漸馴化,過去的灰狼才真正變成了現在的狗。不過,這種說法還有待於驗證,因為現在的狗有許多種類,而灰狼只有一種,一種灰狼怎麼能夠演化出許多種類的狗呢?所以,我們也不能過於相信這種說法。

中華柴犬在長期的飼養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體貌特徵上的變化。比如在許多農村,就經常能夠看到一種「四眼」狗。

所謂的「四眼」狗,並不是說狗真的長了四隻眼睛,而是說有一種中華柴犬的兩隻眼睛上方分別長出了兩個類似於眼睛的圓圈,這種中華柴犬就被民間稱為「四眼」狗。

上面我們已經說了,中華柴犬在長期的飼養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體貌特徵上的變化。有些中華柴犬演變成了「四眼」狗,而有些中華柴犬卻演變成了一種體型高大,活潑好動,既兇狠又聽話的一種狗。這種狗在跟隨主人出門的時候喜歡四處走動,以便能夠為主人探知危險以及防範主人的安全。這種狗在許多農村都被稱為「遍地走」。主人在出門的時候如果能夠帶上這樣一隻狗,主人的安全就能夠有所保證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b81f7c3c2543b3653c5b964f5d1a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