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車賺不到錢還想著造「飛機」,小鵬的路是不是有點走歪了?

2023-10-31     智能相對論

原標題:賣車賺不到錢還想著造「飛機」,小鵬的路是不是有點走歪了?

來源 | 微信公眾號「知危」

作者 | 拾月

《 列子·說符篇 》里有這樣一個故事:

楊子的鄰居家丟失了一隻羊。於是,鄰居找來家屬親友去尋找,還來請求楊子的童僕幫忙去追尋。楊子問道:「 丟了一隻羊,為什麼要這麼多人去追呢?」 鄰居回答說:「 岔路太多了。」

追羊的人回來後,楊子問鄰居:「 找到羊了嗎?」 鄰居回答說:「 沒有追到,還是讓它跑掉了。」 楊子問:「 你們人這麼多,為什麼會讓它跑掉呢?」 鄰居回答說:「 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們不知道該往哪邊去追 」。

這個故事的名字叫 「 多歧亡羊 」,而這樣的寓言故事,是常讀常新的。

10 月 24 日,「 程式設計師節 」,也是 「 小鵬汽車科技日 」。

小鵬旗下的小鵬匯天公司宣布推出兩款可量產飛行汽車,一款是陸空一體式飛行汽車,外形簡單來說就是車上裝了幾個旋翼。

另一款是分體式飛行汽車,全稱叫 「 陸地航母 」。「 陸地航母 」 分為陸行體與飛行體兩個部分,飛行體可實現垂直起降,滿足低空飛行需求;陸行體可將飛行體完全收納至車內並進行地面行駛。

其中,分體式飛行汽車預計在未來 2~3 年實現量產。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將飛行汽車稱作是:對出行方式的全新探索。

他說,小鵬一直在探索如何讓出行效率提升 5 倍甚至 10 倍。在小鵬看來,城市內,汽車可以自動駕駛;城市與城市之間,汽車可以低空飛行,這是理想的出行方式。

通勤之外,何小鵬還描述了其他應用場景:「 過去,野外旅行時看到好風景,一般就是拿個無人機飛上去,拍一些好看的照片或者視頻,但是這不夠酷;現在,每到一個美輪美奐的景點,用戶可以乘坐飛行器飛到空中「一覽眾山小 」,可謂是 「 天地盡馳騁,山海盡飛躍 」。

除了個人用戶的使用需求外,這款 「 陸地航母 」 飛行汽車還能滿足部分公共服務方面的應用需求,如應急救援等。

似乎,小鵬做的飛行汽車 PPT 格局還是小了,除了通勤、風光攝影、應急救援之外,還可以拓展高空跳傘、婚禮策劃業務......理論上地上能做的,都可以換個方法在天上做。

直升機能做的事,小鵬飛行汽車能搶過來做;直升機不能做的事,小鵬飛行汽車以後說不定也能做。

但,飛行汽車的前途,沒那麼美。

首先,民用航空器需要獲得適航證才能上天。而司機端也得考證,飛行執照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才能拿到。目前,獲取直升機私用駕駛員執照需要實際飛行時間不小於 40 小時,有培訓機構報價 26.8 萬元。

而根據民航局發布的《 中國民航駕駛員發展年度報告 2022 年版 》,2022 年,獲得直升機私用駕駛員執照( PPL )的人數只有 514 人。

按照小鵬汽車在發布會上 「 飛行汽車價格低於 100 萬 」 的說法,假設有駕照的人手一輛小鵬飛行汽車,這個市場一年也就 5 億的營收。

作為對比,按照發布會的說法,小鵬汽車有 700 人的飛行汽車研發團隊。假設平攤之後每個人一年成本 30 萬( 工資+辦公室+設備等,已經很低估了 ),那麼飛行汽車團隊一年的研發成本至少也要 2.1 億元。

從研發到量產,具體要燒多少錢不知道,可以參考特斯拉產能地獄的說法。

此外,飛行汽車的續航也是個問題:小鵬飛行汽車據稱採用混動系統,地上跑的續航已經吃緊了,還要擠出天上飛的續航來;

飛行的安全性也是問題。雖然小鵬飛行汽車宣傳可實現 「 50 米超低空開傘的整機降落傘,接地速度可以控制在 5 米/秒左右,相當於一個成年人摔倒在地上的速度……相信小鵬會有能力實現超低空飛行的絕對安全 」 ,但,意外無處不在,理論上的可靠,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當然,商業化、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困難都是動態的,我們並不想否決飛行汽車的未來,目前也有很多公司在進行飛行汽車方面的研究。

比如,2017 年底,吉利收購了美國飛行汽車公司 Terrafugia( 太力 );2019 年 9 月,吉利再次出手,與戴姆勒共同出資 5000 萬歐元,參與了德國飛行汽車創業公司 Volocopter 的 C 輪融資。

2019 年 10 月,飛機製造商波音表示,正在與保時捷進行合作,共同開發一款電動飛行器。

2020 年 1 月,美國打車軟體巨頭優步( Uber )與韓國現代汽車公司宣布,合作開發電動空中計程車,現代在拉斯維加斯的消費電子展( CES )上發布了一架與優步合作開發的概念產品。

2021 年 CES 消費電子展上,通用汽車也發布過一款概念飛行汽車凱迪拉克 VTOL 。

今年 1 月,豐田汽車領投美國飛行汽車初創公司 Joby Aviation 的 C 輪融資,豐田汽車將用製造、質量和成本控制方面的專業知識,為 Joby Aviation 研發 VTOL( 垂直起降 )飛行器提供幫助。

所以,從同行的動向來看,飛行汽車確實是未來出行方式的潛在答案之一。

但,與小鵬不同的是,上面這些大力投資飛行汽車的玩家,可都是在汽車領域吃喝不愁的 「 土豪 」 們。

對於他們來講,這是在用自己的利潤去買未來,小賭怡情。

反觀小鵬,味道就有些不對了,飛行汽車,似乎不是還在賠大錢、自身沒有造血能力的小鵬應該想的事。

撇開 IPO 之前以及增發時要的錢不算,小鵬光美股與港股兩次 IPO 就融資了 250 億元,2018 年以來年年虧損,分別虧損 22.55 億元、46.43 億元、48.90 億元、48.63 億元和 91.39 億元,累計虧損 258 億元。

今年上半年,小鵬虧損依舊,金額為 -51.4 億元,毛利率也是負的 1.4% 。

在這樣的狀態下,小鵬拿錢研發飛行汽車,去追求 「 天地盡馳騁 」,路是不是有點走歪了?

聲明:本文僅供交流,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a55bfc5ba6a60d0e48b4c2b30d95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