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不但可以生食、熟食,還能用窖藏的方式保持新鮮度及來年留種用,因而受到農民喜愛。紅薯好種,隨便把紅薯秧苗插在地里,就能收穫紅薯。但是要把紅薯種出既高產又優質的紅薯也並非易事。因為要滿足人們對紅薯外表及口感都有好感的紅薯並不好種。那麼我們如何才能種出外表光滑、個大圓潤、吃起來口感倍增的紅薯呢?
我年年都種植紅薯,收穫時好吃的紅薯品種並不多,但一種薯皮深紅色,薯肉淺黃色,形如錘形的紅薯我認為無論是從口感還是加工澱粉以及產量方面,都屬中等偏上的品種,所以我也最喜歡種它。剛開始我並不知道這種紅薯好吃,而是別人告訴我這種紅薯好吃還增產,所以我也試著栽培了,以致於最後年年都種植這個品種。這個紅薯品種的名字就是冀薯98,在全國大部分地方都可以栽培。下面我就以冀薯98紅薯為例,詳細講解如何高效、優質的種植紅薯。
要想紅薯優質高產,適合它生長的土壤非常重要。土壤就好比紅薯的溫床,床好睡著也舒服,當然長勢就好啦。因此選擇土層深厚肥沃、上下通透、排灌方便、向陽、富含有機質豐富的半沙壤土作為栽培紅薯的地塊。請注意:不選擇蟲害嚴重地塊,免得蟲蛀影響紅薯光滑。土地選擇好了,接下來要把地里的各種殘餘物清除乾淨,每畝施入高溫腐熟的農家肥3000公斤左右,氮肥15公斤左右,鉀肥18公斤左右。並結合整地把肥料混翻入土,翻耕深度在25厘米左右,並把土塊精耙細碎平整。
為什麼要給土塊施入農家肥呢?農諺說:「種紅薯一把灰,結薯起堆堆」。說的就是種紅薯時要用灰做底肥,這灰就是農家肥。一般農家肥包括各種枯枝敗葉和各種雜草燒燃後的灰燼,也可以是雞鴨糞便混入草木灰後堆漚的有機肥等。施農家肥即滿足紅薯生長期需要的養分,也能給它營造一個疏鬆,透氣的良好生長環境,是決定紅薯長相、品質和產量的關鍵,所以要想紅薯優質高產,施入高溫腐熟的農家肥必不可少。切記農家肥必須腐熟。
栽培紅薯當中,我會根據土塊面積大小選擇平畦種植還是起壟種植。一般面積小的地塊我以平畦種植,但是對於一些面積較大的地塊,必須起壟種植才能提高產量。採用上窄下寬的壟,壟高30厘米左右,壟面寬20厘米左右,壟底寬50~60厘米,壟距50厘米左右。這樣起壟的好處是瀝水功能好,活土層厚,有利提高地溫,改善土壤的透氣性能。
特別提醒:起壟要選擇晴天,免得後期土壤板結影響薯塊膨脹。並且晴天土壤疏鬆,泥巴也不粘農具,不粘鞋幹活利索。
二:適期栽培
栽培紅薯我們重慶是在5月初進行,那時農民一邊要插水稻秧,一邊還要忙著插紅薯秧,所以也是農民一年到頭最忙的時候。
紅薯可以適期早栽,栽得早有利紅薯早封壟早結薯。假如延長了紅薯生長時間,也就增加了塊根生長時間。所以要在5月底之前把紅薯栽完,免得栽得過晚影響產量。從育苗床挑選壯苗栽植,要求秧苗長18厘米以上,栽植時將薯苗斜著栽入土中,深度8-10厘米,栽培株距25-30厘米。這種栽植方法一般紅薯結薯多而且又大個。請注意:栽植時用細軟的泥巴壓緊薯苗下部1-2個節的位置,使薯梗和泥土充分結合,利於早發新根。
栽植時要選擇晴天栽植,請勿雨天或者土壤濕度在90%以上栽植。這個時候你也許會問雨天水分充足,栽植紅薯秧成活不是更快嗎?錯了,紅薯秧是沒有根須的,雨天栽培它,泥土易成團形成板結,土壤透氣不好,不利薯秧快速萌髮根須出來,所以晴天栽培比雨天栽培的紅薯成活率要高並且長勢較快。
栽完後,澆定植水,澆完定植水等水分滲透後把穴窩用土覆蓋,減少水分的蒸發。澆完定植水15天內,如果土壤不是特別乾旱不澆水。緩苗成活後,有缺穴少苗的全部補栽好,保證壟上全苗。請注意:要根據當天栽培多寬的面積,就在育苗床剪多少苗,做到隨剪隨栽,不要剪多了栽不完放到第二天來栽,這是不好的生產習慣,也影響成活率和後期產量。
前期中耕培土:紅薯栽植後由於氣溫逐漸升高,植株長勢較快,同時雜草也長得很快,因此要進行田間中耕除草,劃破土表,疏鬆土壤,增加土壤通氣性,減少雜草對土壤養分的吸收。紅薯有耐旱的本質,前期一般情況下不澆水也不施肥,就能滿足紅薯生長的需要。但特別乾旱時還是要酌情澆水以保證紅薯生長對水分的需求。另外,要對紅薯培一次土,使其土層疏鬆,擴寬根部生長面積,使其後期塊根膨大有足夠的空間。培土時要注意,不要只講速度不管效率,把紅薯的莖挽壓在泥土中了也不管。所以如有壓住,要用手把挽提出泥面,才不影響紅薯生長。
中期肥水管理:7月底8月後紅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一併進行,此階段對水肥需求較大。但是要看苗施肥,此期並不是一定要施追肥。觀察薯藤若長勢良好,又在栽植時施了充足的底肥,再加土壤地力高,所以可以少追肥甚至不追肥,就能滿足紅薯一生的生長。反之薯藤長勢弱,當初底肥又施得不足,土壤肥力屬中等或者中等偏下,那麼就要施肥。一般每畝撒施或者隨水追施尿素10-15公斤即可。
中期控制旺長:7月-8月隨著降雨量的增加,上面薯藤有可能出現旺長的趨勢。這個時候不建議噴施藥物來控制旺長,不要動不動就想到藥物防止。最好用摘尖和翻秧的辦法控制旺長。摘尖就是把薯藤前段較嫩的頂稍摘除,摘尖長度在3-4厘米。摘尖可有效控制薯藤的旺長,而且摘除的嫩稍可以食用。翻秧(重慶管翻秧為翻藤),翻秧是將莖挽輕輕提起扯斷挽上的不定根,然後順方向放回壟上。這樣可以抑制莖挽生長過快,減少養分消耗,抑制地上部薯藤旺長;還可以起到晾曬壟土,改善土壤的通透性,達到增產的目的。
中後期天氣特別乾旱時,紅薯會出現基部葉片變黃早衰,從而影響地下塊莖膨大速度,這時我們應及時進行澆水追小肥的方式滿足其生長需要。一般隨水澆施尿素5公斤左右,能有效防薯藤早衰,有利地下薯塊膨大需要的養分。
中後期蟲害防治:紅薯的病蟲害較少,但並不表示沒有。例如天蛾和麥蛾,主要是咬食地上部的葉片,不注意防止也會減產。主要發生在8月至9月份。
天蛾主要咬食薯藤的葉和嫩莖,嚴重時可將整片葉吃光光,。防止最佳時期是在幼蟲初發期每畝用80%敵敵畏乳油2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天防治一次,連續防治1-2次即可。
麥蛾幼蟲通過吐絲卷折紅薯葉片,並蝸居其中食其葉肉,防治的最佳時期也是在幼蟲的初發期,每畝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在下午4:00後每畝噴施75公斤,每隔7天防治一次,一般噴施1~2次即可。
提示:病蟲危害30%以下時,無需用藥,對生產影響較小。要做到能不用藥則不用,主要還是先預防為主,藥物為輔的方法進行。
後期管理:後期管理主要是防薯藤早衰,可以採用根外追肥的方法,促使薯塊繼續膨大。一般用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葉面噴施,每畝噴施75-100公斤,每隔5--7天噴施一次,這樣噴2-3次可達到防早衰的作用。一般噴葉面肥的時間在傍晚,因為這時溫度低,溶液蒸發慢,有利於葉片吸收。
適期收穫: 一般重慶的收穫期在10月份,霜降來臨前收穫完。請注意:不管是機收還是人工用鋤頭收,都要儘量減少對紅薯的損傷。對一些受損的、蟲蛀的及細小等紅薯單獨選在一邊,先用來喂生畜。好的光滑的可以用來食用、窖藏或者出售。
綜上:栽培紅薯要想達到個大、光滑、口感好、產量高的目標,精心的田間管理很重要。因此我們在種植紅薯的時候,每一個生產環節都要做到位,不能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