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關於追逐正義的故事。
迷霧劇場又爆了。
9月16日,迷霧劇場推出第五部劇集《沉默的真相》。當天,《沉默的真相》豆瓣評分開分便達到了8.8;9月18日,全劇後6集放出超前點播;隨後,劇集豆瓣評分日均增加0.1,到今天(9月21日)達到9.2分。
上線不到一周,《沉默的真相》已經超過同為迷霧劇場的年度「爆款」《隱秘的角落》,成為2020年度國產劇評分TOP1。
原著《長夜難明》作者紫金陳的微博也「配合」了劇集的熱度走向——
上線第一天,紫金陳對劇集仍然保持著觀望態度,字裡行間充滿了客觀理性,同時還有一貫的「見縫賣書」的微博風格;
第二天,只有簡短的一句話,一句話里還有三個「牛」;網友的轉發和評論還調侃「這條微博居然沒有提賣書,看來是真的牛」;
第三天,紫金陳:今天收攤不賣書,好好追劇;而後,從發博時間可以看出,紫金陳「氪金」直通大結局,通宵追完劇後連發三條微博盛讚「太厲害了」。
那《沉默的真相》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劇集從一起「地鐵拋屍案」說起,一個中年男人提著大號行李箱在人流涌動的地鐵站強行闖安檢,大庭廣眾之下,中年男子被抓獲,而行李箱中是一具成年男子的屍體。
審訊期間,中年男人也對整個犯罪經過供認不諱,加上現場目擊證人眾多,整起案件的偵破異常順利。但就在檢察機關對嫌疑人正式提起公訴之時,中年男人卻在法庭上當場推翻所有口供,並給出了有力的不在場證明,案發當晚,他身在異地,無法作案。
由於案件產生了極大的社會影響,省公安廳決定成立專案組,並讓知名的「破案專家」嚴良(廖凡 飾)介入其中。
隨後,在對死者江陽生前經歷的調查過程中,一起長達十年的冤案調查經歷徐徐展開。
其實整部劇的敘事邏輯很容易捋清楚。
整個故事圍繞2000年的侯貴平(陸思宇 飾)、2003年的江陽(白宇 飾)、2010年的嚴良三線並行展開。2000年,政法大學學生侯貴平前往平康縣苗高鄉支教,支教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幾個學生被脅迫提供性服務,而這背後,牽扯到的是當地企業家與政府官員形成的利益集團。調查過程中,侯貴平拍到了該利益集團脅迫女學生的證據,也正因此,他遭到了報復,被人殺害,甚至在警方的報告中顯示其因強姦婦女,在被追捕的過程中落水身亡。
2003年,同是政法大學學生的江陽來到平康縣檢察院任職,這條線索也是全劇的核心所在。
到任後,侯貴平生前女友李靜(譚卓 飾)前來請求江陽幫助老同學翻案,一開始,江陽是猶豫的,但架不住女友的「慫恿」,江陽最終介入其中。偵查過程中,江陽與法醫陳明章、刑警朱偉一步步接近真相,但也因此遭到了黑惡勢力的步步緊逼。
數年時間,江陽每深入案情一點,便陷入其中一絲,為此,他付出了青春、仕途、愛情、家庭等代價。
饒是如此,檢察官、刑警、法醫這一原本能主持正義的組合,卻在官商勾結的黑惡勢力前顯得如此孤勇——找到知情人,知情人無故失蹤、無端喪命;找到證據線索,即刻便遭銷毀。
而後,就連江陽自己,也被設套扣上受賄的罪名,被誣陷入獄,失去了事業和名聲。
出獄後,那個曾經意氣風發的少年,已經顯得老態龍鍾,但在他心中,仍有一件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為侯貴平翻案,為正義和公義證明。
為此,他決定付出生命的代價。五個無法抗衡黑惡勢力的「小人物」,決定裡應外合製造一起能引起轟動效應的「地鐵拋屍案」,讓更高級別的政法機關介入調查。
《沉默的真相》收穫高口碑,固然是因為原著有著紮實的故事基底,但放眼劇作層面,這部劇依然可圈可點。
比如飽受觀眾好評的平行蒙太奇的敘事手法,通過這種手法,三線並行敘事,畫面不斷在2000年、2003年、2010年之間穿梭,一集中,即便多達近十次的轉場,都能講述得十分清晰,而且每次轉場都能讓觀眾瞬間明白是哪一條線的故事——
劇中的一系列細節也經得起深度挖掘和推敲,不少看似多餘的鏡頭在劇集後期都有所呼應,比如——
李大北存江陽的備註有錯別字,符合他「沒文化」的人物設定。
窗外的竹子與江陽一樣,「咬定青山不放鬆」「千磨萬擊還堅勁」。
「我盡力吧」,於是江陽的人生軌跡和命運開始發生了改變。
最讓觀眾津津樂道的,還是劇中演員演技層面的發揮。
豆瓣「沉默的真相」討論小組中,有這樣一個帖子,投票選出劇中演技最好的角色,除了飾演江陽的白宇外,很多網友都投給了「吃瓜通道」,從回覆中可以看出,網友們此舉更多是因為「全員演技派,不知道怎麼選,所以投給了吃瓜」。
平心而論,相較於廖凡、寧理等有「影帝」「戲骨」頭銜傍身的演員,白宇在《沉默的真相》中,發揮確實亮眼,尤其在江陽出獄後、患病後的表現,確實很能體現曾經的英氣少年、國家公務人員,在遭受不公後的心氣上的轉變。其中,第10集一場「丟錢包」的戲,足可以成為該劇的經典場面,彈幕里有網友評論這個片段生動地展現江陽在遭遇諸多挫折後,「成年人的崩潰有時就在一瞬間」。
當然,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來自於江陽這個角色本身受觀眾喜愛,而這個角色也讓現實主義色彩濃厚、讓觀眾產生無力感的《沉默的真相》,增添了不少浪漫主義色彩。
正如紫金陳感嘆的「赤子之心」,江陽便是劇中「赤子之心」的「代言人」——他曾經天真熾熱,在經歷不公後,他一腔孤勇;他身上帶著一股浩然正氣,執著於「公道自在人心」。劇中,還有其他這樣的角色,比如與江陽數年來為了翻案從不言棄的「平康白雪」朱偉、住進精神病院卻在嚴良問他「後悔嗎」後發自內心回答「我不後悔」的昔日刑警劉明洋。
正是這些人的存在,讓秉承著「厚黑」的尸位素餐者形穢,讓黑惡勢力愈發醜惡。就如魯迅那句:有缺點的戰士終竟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竟不過是蒼蠅。
紫金陳在微博里說:創作其他故事更多追求的是好看,唯獨《長夜難明》輸出了個人價值觀,這幾年微博上至少十幾二十個人告訴他,因為這個故事讓他們選擇了法律專業、選擇了公檢法系統的工作。
在長夜難明之時,或許就如同侯貴平支教時領讀的那兩句英文一樣——
What if I never let you go?
What if it brings hope?
假如我永遠都不放棄呢?
假如這樣就能帶來希望呢?
-END-
輪值主編:依梧
作者:宵夜
編輯:捉五魁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