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的小酒太厲害,被灌暈的馬未都糊裡糊塗的就答應了一件事

2019-10-27     北青文娛

收藏家、古董鑑賞家馬未都和以「笑臉人」聞名於世的畫家岳敏君,都是第二次來到烏鎮,10月27日,作為發起人黃磊朋友圈的成員,他們以跨界嘉賓的身份出現在烏鎮戲劇節「小鎮對話」,與黃磊一道聊了聊戲劇的人生以及人生的戲劇。北京青年報文化視頻直播欄目《後台》通過多平台對本場小鎮對話進行了全程直播。

小酒、電扇、戲劇與人生

生活中極為相熟讓三人的對談沒有試探和寒暄,直入主題。馬未都一上來便抱怨自己被黃磊的小酒搞暈,一衝動便答應他明年在這裡做一個關於「戲劇人生」的講演。「戲劇人生無處不在,剛剛進來我就發現現場的六個電扇有一個不轉,6個一起出場,但有一個莫名停擺了,這就是戲劇人生。」不過話音未落,停擺的電扇卻突然轉了起來,黃磊適時補充道:「這才是真正的戲劇性,人生隨處充滿了不確定性。」談話便在現場滿坑滿谷的一片歡騰中開場了。

關於美學,現場眾多文藝女青年最期待的便是「馬爺」的觀點,「人生有一種理想叫文學,它最能滋養人生,生活中的淒涼可以用文學來慰籍。如果明年我有機會去講戲劇人生,給我找個大點的地方,說服一個人很難,人多了反而好講。而且我習慣不拿話筒站著說,坐著說話只有站著表達的80%了,再拿著話筒又衰減20%。」

馬未都毫不掩飾自己對收藏家身份的厭惡,「總被扣上收藏家的帽子,特招人恨,收藏家只是個臨時身份而已。」對新媒體運用駕輕就熟,擁有粉絲無數,但面對黃磊,馬未都還是說出了自己多年來的無奈,「像黃老師這種長相,談戀愛就很省事,我這種長相談戀愛費勁,我曾經有一次說我談戀愛靠嘴,彈幕上就說』好污啊』!什麼意思啊,想哪去了。」

較勁之真,務虛之美

將這場對談稱作一場馬未都的美學普及公開課並不為過,「審美有四個基本層次,了解了或許可以解釋戲劇看不懂的問題。第一個層次是艷俗,代表是好萊塢大片,農村的大花被面以及各種晚會;升一個層次叫含蓄,有話不全說出來,代表是唐詩、宋詞,基本沒有直白露的表達;第三個層次最為複雜,是矯情,大部分戲劇都有矯情的因素,岳敏君老師的畫也屬於矯情的範疇;最後一個金字塔尖的層次是病態,也就是非常態,上升到哲學就好比吃辣、好比燒腦的快感,代表是全民接受的病態——纏足,自宋以來統治中國女人1000年,其次是尾巴分叉、鼓眼泡的中國金魚和用鐵絲箍出來的盆景以及太湖石的瘦皺露透。這四個層次也恰符合文學、美學、哲學、玄學的四層狀態,不過我認為矯情不是負面的,只是跟一件事較勁而已。」

而黃磊眼中的美依然離不開烏鎮,「很多年前人們就常說去麗江展開一場艷遇,有人問我,我說,在烏鎮發生的一定不是艷遇,而是愛情。更有人跟我說,別弄那麼多看不懂的戲,我說我沒法對你的審美負責,我也有看不懂的,但我會感激這種不懂,正是因為不懂,才會刺激我去繼續探尋美。從事藝術教育那麼多年,我一直覺得數理化應該是選修課,藝術教育應該成為普及教育,我們辦烏鎮戲劇節也有這樣的心愿,給大家帶來一種審美的引領。

在畫家岳敏君的眼中,烏鎮戲劇節的美更為抽象,「烏鎮最好的是呈現出了務虛的效果,平時我們太過務實了,人生中每一年都要有幾天務虛,或者說一生都要務虛,這才是最好的人生。每天看看星空,看看人生戲劇。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郭佳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曉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A7zEW4BMH2_cNUg0pc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