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瑪芬赴美上市 母公司安踏賺了啥?

2024-01-10     中國商界雜誌

原標題:亞瑪芬赴美上市 母公司安踏賺了啥?

近日,始祖鳥母公司亞瑪芬(Amer Sports)赴美上市的消息備受矚目。1月5日,安踏發布公告稱,其合營公司之非全資附屬公司亞瑪芬已提交赴美上市申請。

據了解,亞瑪芬此次IPO目標是籌集10億美元,上市後其估值可高達100億美元。亞瑪芬旗下品牌的市場情況如何,其赴美上市對安踏而言有何意義?

安踏合營公司提交海外上市申請的公告。

旗下品牌占據「中產三寶」兩席,亞瑪芬在華營收最高

「當代中產三件寶,露露薩洛蒙始祖鳥。」近年來,一句調侃流行語在各大社交平台走紅。露露樂蒙(lululemon)作為「瑜伽褲界的愛馬仕」廣為人知,而薩洛蒙(SALOMON)和始祖鳥(ARCTERYX)對於大眾而言略顯陌生。

作為亞瑪芬旗下兩個支柱品牌,薩洛蒙和始祖鳥在國內戶外運動高端市場穩坐「兩席」。二者不僅在戶外圈是人手必備的品牌,其產品在圈層之外也火成了潮流穿搭單品。

「穿著始祖鳥的衝鋒衣和露露樂蒙的瑜伽褲,頭戴拉夫勞倫的棒球帽,手上戴著蘋果手錶,腳穿薩洛蒙的鞋,騎車去沃歌斯吃一頓輕食。」不知何時,這類潮流風尚流行起來,被廣大消費者戲稱為「中產標配」。

始祖鳥、薩洛蒙等戶外品牌的「高端」屬性,不僅源於其象徵中產身份的高價,更與國內運動消費的增長和大眾生活觀念的轉變密不可分。服裝分析師楊大筠對中國商報記者分析稱,疫情過後,國內消費群體比以往更為關注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近年來戶外競技類及基礎生活類運動產品非常暢銷,正是順應了這種消費趨勢。一位消費者這樣評價:「身穿始祖鳥不僅代表『有錢』,還代表『有閒』去做戶外運動。」

薩洛蒙、始祖鳥因順應國內戶外運動的消費升級趨勢而廣為流行,但其在歐美市場卻反響平平。中國市場已成為亞瑪芬的主攻陣地。據招股書透露,2022年亞瑪芬在大中華區收入為5.238億美元,在華營業利潤率超過整體業務利潤率。與此同時,2023年以來,亞瑪芬在大中華區的營收增長飛快,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長了67.6%。

亞瑪芬於2018年被安踏等企業收購,公告顯示,由安踏、方源資本、Anamered Investments及騰訊組成的投資者財團斥資46億歐元收購亞瑪芬。彼時安踏高管就曾表示,亞瑪芬被安踏收購後,最大的協同效應還是在中國。招股書顯示,2020年到2022年,亞瑪芬收入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0.4%,同期毛利率由47%擴大到49.7%,印證了收購一事帶給亞瑪芬的利好。

進入中國市場後,亞瑪芬旗下品牌一直反響平平,而被安踏收購後,始祖鳥、薩洛蒙快速「破圈」。2023年前三季度,始祖鳥在華營收達4.53億美元,占大中華區總營收的近80%。

楊大筠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始祖鳥能在國內市場快速發展,得益於安踏的渠道優勢及其運營經驗。斐樂的成功讓安踏積累了較多方法,使安踏能對亞瑪芬品牌影響力的提升給予充分支持。

安踏走向國際舞台,亞瑪芬成為跳板

據了解,亞瑪芬已申請普通股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由高盛有限責任公司、美國銀行證券、摩根大通和摩根史坦利擔任聯席承銷商,影響廣泛。

亞瑪芬的品牌矩陣。

「亞瑪芬赴美上市」被業內人士視為安踏對旗下資產的一輪賭局,若亞瑪芬真能達到100億美元身價,安踏將拿到比收購時多一倍的價錢。

但從當前財務情況來看,亞瑪芬何時能扭虧為盈仍有待觀察。亞瑪芬上市公告顯示,2023年前9個月,亞瑪芬凈虧損為1.139億美元,同比增加9.1%。且2020年到2022年,亞瑪芬凈虧損累計超過6億美元。2023年前三季度,其凈虧損數額從1.044億美元增加至1.139億美元。

安踏合營公司提交海外上市申請的公告。

雖然收入持續增長,但亞瑪芬連年虧損也是不爭的事實。不過,安踏似乎並不在意亞瑪芬能否帶來短期盈利。近年來,安踏全品牌的營收數據都較為可觀。

1月5日,安踏發布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最新營運數據。公告顯示,2023年安踏的零售金額與2022年相比取得高單位數增長,第四季度安踏實現了同比10%—20%的增長。作為安踏的重要子品牌,斐樂2023年的零售金額同比取得10%—20%的增長,而在第四季度,斐樂零售金額同比增長25%—30%。安踏其他品牌第四季度線上與線下也都保持高增速,超預期達成增長目標。

相比於上市後實現資產升值,安踏或更希望藉助亞瑪芬在國際舞台上「施展拳腳」。楊大筠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亞瑪芬赴美上市將助力安踏國際影響力的擴大。

楊大筠進一步解釋稱,一方面,本土品牌「出海」非常困難,安踏只擁有旗下海外品牌(如可隆、迪桑特)在中國地區的相關經營權,僅能開展國內市場業務。收購亞瑪芬有助於優化安踏在全球市場的經營管理。另一方面,安踏今年有可能超越露露樂蒙成為「全球第二」,亞瑪芬赴美上市,對未來安踏與耐克的競爭有幫助。

安踏門店。(中國商報記者 唐硯/攝)

戶外運動賽道迎來「海淘」模式

始祖鳥、土撥鼠、攀山鼠、猛獁象……縱觀我國戶外運動品牌分布,高端市場幾乎被歐美品牌占據。國產運動品牌順應趨勢,紛紛開啟戶外運動賽道的「海淘」模式。

從近期的收購情況來看,歐美戶外品牌正成為「香餑餑」。與李寧有密切關係的萊恩資本將瑞典戶外品牌火柴棍收入囊中,特步進一步增持對美國跑鞋品牌索康尼的擁有權,三夫戶外與攀山鼠母公司簽訂合資協議。被安踏斥巨資拿下的亞瑪芬,其影響力也正在安踏成熟的運營下快速擴大,始祖鳥已成戶外圈穿搭「頂流」。

小紅書平台近萬點贊量的戶外運動品牌排名。

記者在小紅書平台發現,在消費者認可的戶外運動品牌排名中,頂端幾乎都是海外品牌。在一條近萬點贊量的帖子中,始祖鳥位列戶外運動品牌金字塔的第一梯隊,第二梯隊則是猛獁象、山浩、北面、凱樂石、火柴棍等品牌。高端線上的國產品牌寥寥無幾。

而國產運動品牌未能進入高端市場,主要源於我國戶外運動興起較晚,運動服飾與裝備的製造經驗尚淺。紛至沓來的海外品牌收購浪潮,實際上是國貨「出海」的另一種反映,表明國產運動品牌的實力在增強。

零售獨立評論人馬崗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國貨的海外擴張有兩條路徑,一是本土品牌實現高端化後走向海外,二是直接收購國際高端品牌。在戶外運動賽道,國產運動品牌主要選擇後者。

「單收購,沒靈魂。」馬崗補充說,收購僅僅是短期行為。服飾承載的是文化與審美,還要依靠文化魅力與產品設計,才能擁有更加完整、更具體系化的生命力。 (記者 周子荑 王怡菲)

來源:中國商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9e3d482cd7f559829406e62facb69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