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島,建築與自然共生的活力景觀

2022-06-01     《藝術與設計》雜誌

原標題:犬島,建築與自然共生的活力景觀

原創 劉星 藝術與設計

犬島生活花園,攝影:Yoshikazu Inoue

由項目藝術總監、東京當代藝術博物館館長長谷川祐子(Yūko Hasegawa)和建築師妹島和世(Kazuyo Sejima)聯合策劃的新展覽——「共生之島」,將在倫敦的日本之家開幕,展覽探索過去13年來推動日本工業重鎮犬島的轉變的大型藝術和建築項目,讓藝術積極作用於環境和社區的積極改造中,為島嶼勾勒未來藍圖。

展覽「共生之島」重點聚焦在自然與建築之間的相互作用,並展示每個項目如何通過不斷變化的環境將島上的人們與建築和藝術聯繫起來,以及它如何通過自然創造共生關係,通過建築模型、照片、錄像和居民的採訪,向來訪者展示犬島「藝術住宅項目」(Art House Project)的變革影響,探討藝術、建築和景觀之間的互動。這次展覽還將特別展出巴西藝術家 Beatriz Milhazes 的「黃花夢」(Yellow Flower Dream),展覽從2022 年 5 月 21日至持續到9 月 4 日。

A Art House,BeatrizMilhazes:黃花夢,2018

瀨戶內海曾是日本的工業重鎮,包括直島、豐島、犬島等從事重工業生產的小島在其中星羅棋布。在時代的浪潮中,這些工業島嶼從興盛到衰敗。自江戶時代起便是花崗岩原產地的犬島,島上到處散落著採石場,在紀錄片《Too Large As Architecture Too Small As City》里,妹島和世介紹道:「這個島嶼1900年的前後最活躍,有5000左右居民。這個島以岩石聞名,留下了很多當年開採的洞,後成為小池塘。大阪城堡用的石頭就是從這裡產出的。」

自2008 年以來,犬島和直島的振興成為長期的項目,一直在被社會各界關注。在安藤忠雄(Tadao Ando)、名和晃平(Nawa Kohei)、荒神明香(Haruka Kojin)、淺井裕介(Yusuke ASAI)等日本建築師和藝術家的參與下,房屋、新藝術空間、畫廊和裝置等作品為島嶼增添了奇幻的色彩,甚至還吸引了諸如奧拉維爾·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這樣的國際知名藝術家的參與。

犬島街道

從2010年啟動的「藝術住宅項目」中,妹島和世與藝術家長谷川祐子聯手,在「共生」的概念下實現舊屋改造建築和景觀完美融合,力圖將建築與島上既有的風景、藝術與當地居民的生活有機聯繫起來,將這個目前只剩下50戶,平均年齡80歲以上的島嶼從後工業化時代窘境里解脫出來,轉變為無邊界的、可持續發展的景觀。

在女性建築師中,妹島和世無疑是風格卓顯的。她是2010年普利茲克獎得主,2010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首位女性策展人,以設計金澤21世紀美術館和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法國羅浮宮朗斯分館等項目而聞名。在這個藝術項目中,她以一系列小尺度的建築和構築物介入,微妙地融入當地的村落中,賦予傳統村莊新的生命力。

Olafur Eliasson 自循環2015

在設計理念上,妹島和世常常提到建築改變都市與人的關係。她說:「真實空間對於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打造那樣的空間。媒體、行動電話技術和電腦,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縮短了人們之間的距離,但空間仍然是存在的,這就是我從事建築設計的興趣所在。」在著手「藝術住宅項目」的前期,妹島和世預先做了很多功課,走訪當地居民,開展特定地點的歷史調研……她發現島上的房屋並沒有被規划過,房屋的朝向都很隨性,每間所用的材料都不太一樣。她和團隊多次前往犬島,先做了一個島的模型出來。她說:「開始我很猶豫只改造一所房子。」若是僅僅造出一間全新的美術館的話,很難融合在這個島嶼里,於是建築師轉變想法:「我看到周圍美麗寧靜的大自然,田野里有人勞作,最終決定將新舊混合,找顏色相近的材料,翻新項目中新舊材料共同使用,這樣顯得不突兀,延伸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2010年,F Art House、I Art House、S Art House和中之谷東屋(Nakanotani Gazebo)建成。2013年,為迎接瀨戶三年展,新建了A Art House和C Art House。A Art House是丙烯酸材料製成的一個環狀結構,遊人進入入口後,可以沿著環形的展館行走,中央的休息區放著兔子椅。由荒神明香設計的複雜織錦形成的花瓣裝置,顏色明艷,紅、粉、明黃,漂浮在透明的牆體中,亦真亦幻。C Art House是一間利用傳統工藝建造的木製建築物,沒有窗戶,其中的雕塑作品是藝術家半田真規(Masanori Handa)在2019年,用日本畫的原料製作的花朵木雕。

F Art House,名和晃平:生物群(動物植物),2013

妹島和世一直在研究如何拉近內部空間和外部空間的距離。她擅長運用鏡面、玻璃、鋁這些反光材料,反映出村莊、樹木和海洋的風景。在改造舊建築的同時,又加入鋁、亞克力等透明材料,塑造她的典型輕盈風格,令建築與景觀融為一體。「我想創造一種新環境。」妹島和世說:「通過微妙的改變,我試圖在尊重現有環境的同時創造一個新的景觀。其中的新干預手法並不是統一的,而是以各種不同的造型呈現出來,並與周圍現有的景觀、藝術以及犬島居民的生活融合在一起。」

展覽策展人長谷川祐子認為:「犬島是一個體現和諧生態系統的地方。通過我們的工作,我們想創造一個例子,說明如何通過與藝術共存來振興和豐富島嶼及其社區,我希望參觀『共生』展覽的遊客也能從與犬島『藝術住宅項目』的互動中獲得同樣的豐富體驗,不僅是在他們自己的生活中探索共生的概念,甚至有一天也能參觀該島。」

展覽現場

犬島的藝術項目像是營造一個後現代式的田園,妹島和世從考慮架構的格局出發處理景觀,甚至邀請了一個園丁,來塑造紫色小花和藤蔓自由生長的浪漫海灘,在積極的環境塑造中,保留了屬於島嶼的美麗景觀,並為之增添藝術色彩,吸引更多的人來到犬島。多年來,島上的居民一直密切參與該項目的開發。如今,一些外部公司和企業已經開設了酒吧和住宿設施,供遊客在島上過夜,最終目的是將島嶼開放為藝術和文化的平台。這裡風景沒有邊界,風與草、花與浪都是流動的,可以共享,可以獨處,由身處其中的人自己去定義。

展覽現場

文 Article / 劉星 Liu Xing

圖 Pictures / 倫敦日本之家Japan House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937106ca4e3b872a0ab7ab4c13fc868.html